论沈从文《黔小景》的叙事特色

2014-07-14 08:59段敬霞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3期
关键词:客舍小景图景

段敬霞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0)

论沈从文《黔小景》的叙事特色

段敬霞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0)

《黔小景》是沈从文乡土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除展示湘黔边界的风土人情外,在叙事结构上有以下三个特色:一是叙事时间淡化,二是叙事背景潜移,三是叙事结构尽显张力。

叙事特色;《黔小景》;沈从文

写于一九三一年的短篇小说《黔小景》,讲述了三月的贵州深山里,一条“官路”上所发生的故事。这一年,沈从文还写有《渔》《三三》《虎雏》,浓厚的地方色彩,淳朴的人情事理都在这些作品中呈现。《黔小景》虽篇幅短小,但也将黔地这一处的风俗、物景、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浑然天成,在叙事方式上独具特色。

一、叙事时间淡化:以场景更替推动故事发展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小说具备人物、情节、环境三大要素,时间往往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最主要的线索。但在《黔小景》中,时间线索却是模糊的。

作品开篇,讲述在贵州深山里的一条“官路”上,每年都会有千百人在这条路上奔走:“有作兵士打扮送递文件的公门中人,有向远亲奔差事的人,有骑了马回籍的小官,有行法事的男女巫师”“最多的是小商人”1。接着将视角重点转向在这条“官路”上来回奔走的商人,描述他们为生计辛苦辗转、忍劳耐苦的生存状态。再接着点画式描写这条“官路”上供商人投宿的客舍;商人投宿时的状态;客舍主人的招待及在客舍会发生的事情。小说主体部分,具体描写两个伯侄相称的商人在一个孤老头子的客栈里投宿的情景。最后,以这两个商人的视角描写在这条“官路”上已经发生或是又将发生的其他事情。综观整部小说,作者对黔地“官路”上这一处物景人情的描述,从开始的总体点染“官路”上会有的一切,到对“官路”上商人的聚焦性描述,再到具体描写两个商人投宿客舍,最后以这两个商人的视角描述从客舍启程后在“官路”上的事情,实现“路上——商人——客舍——路上”四个描述对象的更替,场景更替取代时间变化,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尤其在小说最后部分,作者借两个商人的见闻讲述在这条“官路”上的种种事情,时间概念模糊:也许商人投宿之前就已遇见过,所以他们只是看看后又默默地走开;也许这些即将在这条“官路”上出现。作者在这里将过去、现在、将来融合,消弱故事发展的时间线索,将多个场景拉拢聚集,浓厚沉重的氛围笼罩着小说始末,达到强烈的震撼效果。

二、叙事背景潜移:以“官路”上的物景人情映射历史图景

《黔小景》表面上讲述的只是贵州深山里一条“官路”上的故事。但作者运用巧妙的叙事技巧,将“官路”潜在地映射到巨大的社会历史图景。

确切地说,即整个湘黔边地人们的生存现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艰难的生活。小说开篇讲述三月间的贵州深山有着“烂泥如膏”的官路;挨饿太久全身黑黢黢的老鸦;小茅屋里无望无助面色憔悴的妇人;在泥里雨里奔走的千百路人。这些在作者笔下虽只是寥寥数笔、点到即止,却成功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环境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其实这些都是环境描写,它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为我们勾勒出了故事发生的历史环境。”2“官路”本是官府修建的大道,但在这里却是“烂泥如膏”,虽说是贵州深山里多雨的三月,但千百个行人“长年用这条长长有名无实的‘官路’折磨他们那两只脚,消磨他们的每一个日子每一个人的生命”3。在这条路上作长途跋涉的人,除面临春雨过后道路难走之外,还得接受心中早有准备的灾难:在客舍睡觉会被虎啸声吼醒;在路坎上会发现巨大的山猫脚印。“官路”上本应有官府设下的专门供行人投宿的驿站,但这里的客舍却可能是由一个刚刚死了儿子的孤老头子为了生计开的。当地人们孤老无依的生活及热情好客的纯朴情感也在作者笔下呈现。而且在这条“官路”商人上会遇到路旁躺有“商人摸样或军人摸样”死人等种种让人心生畏惧的事情。但他们“依然是默默的看看,又默默的走开了”4,因为他们“在路上所见的虽多,他们却只应当记下一件事,是到地时怎样多赚点钱”5。为了生活,他们无暇去顾忌别人的生死。“官路”上这些自然物景和人情来往,是湘黔边界的缩影,但一副巨大的社会历史图景潜存于“官路”背后。

三、叙事结构尽显张力:从整体到具象再到笼统

沈从文乡土小说的叙事结构可以简单总结为:一是宗教与原始交织营造浓郁的风俗背景;二是场景与意境互动构成小说诗化的叙事;三是人事与自然融合形成田园式抒情。

以上三个特点也体现在《黔小景》中:小说中“官路”上的男女巫师穿着“鲜明红色缎袍”,吹着“镶银的牛角”,招领着一群“我们看不见的天兵天将鬼神”。这种对神与命运的崇拜和迷信具有原始宗教的神秘性,展示了因闭塞而保留的原始民间风俗。同样,场景更替推动小说叙事,第一大点有所谈及。在人事与自然融合方面,小说开篇就将笔墨涂抹在三月间贵州深山的自然风景中及人们在此情景中的表现。如文中有提到因三月间多小雨,许多面色憔悴的妇人会为茅屋檐外的景致发愁;孤老的客舍主人看到天放了晴,会十分快乐,“像小孩子的神气自言自语的说着:‘晴了,晴了。我昨天做梦,也梦到今天会晴。’”6等,人情与物景紧密融合。除以上总体特色外,小说还具有自身特有的叙事结构,即从开始的整体描述贵州深山里的风景到具体描写两个伯侄相称的商人落脚客栈再到以这两个商人的视角讲述天明后再次上路之后又会遇到怎样情境,以及他们会有着怎样的心里感受结束,以特有的叙事结构完成整部小说的建构,从“整体描述”到“具象讲述”再到“笼统的讲述”,形成特有的结构张力,即由大的自然环境及风土人情的点画式描述,具象到讲述具体的人物活动及情感,再由具象转向更大的社会历史图景的暗示性讲述中,使得整部小说结构紧凑,内涵丰富。

注释:

1.3.4.5.6.沈从文.沈从文选集(第二卷)[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2.刘晓静.人生悲凉和历史图景惨烈的双重书写——对沈从文小说〈黔小景〉的解读[J].名作欣赏,2011(30).

段敬霞(1988-),女,湖南怀化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客舍小景图景
生命的源泉
——趵突小景
元宇宙的实践图景及哲学追问
黄河口的小康图景
邀友春游
生命的源泉
——趵突小景
生命的源泉
——趵突小景
「金」风吹开一池莲 金银器中的池塘小景
在沙碱地绘出幸福图景
艾家河描绘新图景
乡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