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建筑消防安全问题探讨

2014-07-14 02:08沈杭毅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6期
关键词:文物消防火灾

沈杭毅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保卫办,浙江杭州 310008)

文物建筑消防安全问题探讨

沈杭毅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保卫办,浙江杭州 310008)

文物建筑的保护是针对一些历史遗存下来的具有较高文化传承和文明象征的历史建筑进行的保护。特别是随着朝代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文物建筑的年代性、自然环境的不稳定和人为因素致使文物的建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必须落到实处,探析文物建筑保护中的消防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文物建筑 消防安全 问题 安全措施

1 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承载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文物建筑,随着各种原因对文物建筑造成的摧残,所以文物建筑的保护也成为了一个永恒的主题。[1]对于文物建筑而言,火灾对其造成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特别是一些古代的建筑采用的是木质结构,火灾一旦发生有可能就会造成文物建筑的的坍塌甚至变为灰烬,即使能够及时得到抢救,对于“原真”的破坏性也是十分严重的,所以对于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在实践中积极采取防患措施,杜绝火灾的发生,在火灾发生后积极采取应急措施确保文物建筑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文物建筑是历史的遗产,一旦破坏就很难进行修复以还原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问题关系到多个方面,消防组织是与其关联最为密切的,消防组织应积极的采取措施解决文物建筑消防中遇到的问题,其中包括:一、防患于未“燃”,二、急救于“燃”,三、消“燃”人员培养。

2 防患于未“燃”

文物建筑饱经沧桑对于其本身而言就十分脆弱,由于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人文价值,教育和经济价值,文物建筑也成为现在旅游开发的重要对象,每增加一个游客,对文物建筑造成的风险就增加一分,所以对于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而言,防患于未“燃”是十分必要的。

2.1 加强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意识宣传

文物建筑的建材不同于现在的混凝土之类,而多数为木质结构,且自身已经有成千上百年的历史,其整体的稳固性和抗火性都基本丧失,加之木头表面的一些化学易燃物质,火灾一旦发生极易造成很大的火势。所以加强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意识宣传是十分必要的,诸如借助现在的网络平台,积极的做出一些广告或者宣传片,宣传文物建筑建筑的自身的特点和火灾的特点以及其毁灭的严重性提醒人们在进行参观旅游或者日常的活动行为中认真的规范自己,文物建筑的保护人人有责。[2]

2.2 加大投资,完善消防设施

文物建筑消防保护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前期资金的投入也是十分重要的,消防设备对于防止火灾的发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火灾发生的案例来看,消防设施的完善程度关系到火灾发生的系数,在不破坏原有的建筑结构的情况下开辟能够顺利采取安全措施的通道;消防设施还包括一些灭火器之类,要安置在较容易发现的地方,且运用起来较为简单的灭火装置;对于大多数文物建筑而言建在人群较为稀少的偏远山林地区,山林的树木造成的火灾是很大的一个安全隐患,所以建立完善的防火隔离带是必须的。[3]除了上述这些设施之外还有其他的措施比如人员措施专门的消防员巡防、完善的保护组织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

3 急救于“燃”

3.1 应急措施预案

文物建筑的的火灾一旦发生就可能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及时的抢救措施并将火灾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是十分必要的。应急预案是在重大事故发生时采取的高效的措施。应急预案可以使火灾发生的时候在忙乱之中发挥其更加有效的作用,在忙乱的状况下临时想办法进行抢救可能会因为措施的不完善而造成抢救效率的低下。这也是文物建筑保护中的“早灭自救”的原则,文物建筑一旦发生了火灾,要及时的发现并进行自救,以免造成火势变大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3.2 建立自动灭火系统

从文物建筑发生的火灾情况而言,火灾之所以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发现的不够及时,当问题发生时,发现了问题再去采取措施往往会拖延时间,造成严重的问题。所以自动的灭火系统的建立可以解决这一关键性的难题,降低损伤的程度,在火灾发生之后可以自动的提出报警并进行积极的抢救,但是这一措施的采取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免采用的灭火原料的不同造成的对文物的破坏。

4 消“燃”人员培养

4.1 专业性消防素质培养

在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中消防人员是主要的成员组成部分,所以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他们是否训练有素,消防过程是否专业是关系到文物建筑的十分重要的部分。对于消防人员来说应该掌握专业的救援知识,在灭火的过程中能够运用自身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以前的救火经验处理文物建筑中出现的事故,其中包括文物的保护、建筑物的安全、人员的安危等等,具有一个专业的消防员所具有的心理素质能够在救火的过程中积极主动、不被环境所乱等等。

4.2 规范制度要求

文物建筑消防安全问题的解决要做好对人员的规范化培养,这就要依靠制度来完善组织、规范行为、明确责任等。关于消防安全制度的建立就是要在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范围内将消防安全责任做到最明确,明确所有的岗位上的所有消防人员负起安全的责任。并结合文物建筑保护单位的实际情况,将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落实,其中包括定期的带领消防人员深入文物建筑内部进行文物建筑文物特点和各项设施的了解,并进行实地的演习,提高消防安全的能力。[4]建立完善的安全巡检制度,在安全巡检的过程中明确每个人的责任,让每个人都提高文物安全意识,保护文物建筑的安全。

5 结语

文物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遗产,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这也是我国的消防组织正在不断努力的方向,从消防安全意识的宣传的多样化、消防制度的规范化、消防知识教育培训的专业化趋势可以看到我国对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视。对于文物建筑的消防问题而言,不仅仅是政府、消防组织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提高进行文物建筑保护的意识,在日常生活行为中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从自身做起,杜绝火灾,保护文物建筑避免火灾带来的损害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李济成.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的挑战与应对[J].山西:新安全东方消防,2008,03.

[2]史月英.创新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文化建设之我见[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11.

[3]田玉坚.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宣传之我见[J].太原科技,2008,09.

[4]张耀泽,李建华.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体系初探[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人民政府.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人民政府,2009:5.

猜你喜欢
文物消防火灾
《消防界》征稿启事
文物的栖息之地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