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模式及其意义

2014-07-15 07:47余秦
卷宗 2014年5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余秦

摘 要:西方发达国家比较重视对国家宏观经济的管理,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它们成功的经验对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选取发达国家中市场发育最成熟的典型国家为对象,对以美国、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三种市场经济模式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目标、手段以及操作方法进行理论概括,试图从不同模式的背后把握一般规律性,探讨建立我国市场经济宏观管理模型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宏观经济调控模式;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1 美国宏观经济调控以间接形式为主

1.1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范围小、力度弱

美国政府干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农业、科技和对外贸易等。据统计,美国通过各种形式给予美国农民的补贴占美国农民收入的25%。近年来,美国又制定了新的农业法,对农民的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另外,美国政府还帮助农民开拓市场。美国政府对于经济直接干预的领域在科技方面表现得很突出。近年来,对于科技的发展,政府非常重视。美国政府直接干预的第三个领域是对外贸易。美国政府通过外交渠道来一方面为本国产品开辟国外市场,制定很多政策和规定限制外国产品的大规模进入。

1.2 政府宏观调控需求管理为侧重点

罗斯福1933年上台构建了美国宏观调控体系,对总需求进行主动调节,将结构的平衡交给市场,通过价格机制来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近年来,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起来以后,美国对结构问题也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是美国的传统是对结构问题不必干预,它依据凯恩斯的主张来实施宏观管理,对总供求调控着眼于需求总量。要解决生产过剩问题,必须扩大需求,需求难以扩大时,政府就扩大支出来求得总供求的平衡,为生产的发展提供需求的空间。

1.3 美国宏观调控相对重视财政政策的运用

虽然美国频繁地运用货币政策手段稳定经济,其货币政策的效果也非常明显,但从美国传统看,与其它国家相比,相对重视财政政策。从目前来看,美国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有三个。一个是税收,美国通过税率的改变来调整经济运行。布什上台以后,主要政策就是减税,通过减税来刺激经济的发展,效果也体现出来了。另外一个手段就是折旧,这也是美国政府影响经济的重要财政政策,通过加速折旧促进企业更快地更新机器设备,开拓国际市场。第三个措施就是政府采购,美国军费开支非常庞大。

2 日本宏观经济调控突出政府主导

2.1 突出政府调控的主导作用,强调计划管理

日本宏观经济管理更多地强调计划管理,其计划形式完备、机构健全。它有专门的计划机构。如日本战后经济发展计划、产业性计划、中长期计划、年度计划,还有专项计划,构成了一个计划体系。日本政府的计划具有预测性、灵活性,它把信息提供给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告诉企业哪些要优先发展,哪些要限制;而且计划会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动态及时调整,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文献;日本计划会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企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政府计划对公共产品的约束力相对较高。

2.2 日本宏观调控注重行政手段的运用

市场经济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但并不排斥行政手段。在行政手段运用方面比较成功的典型国家是日本,这与日本的文化传统有关。日本的行政手段就是政府发布指令,除此之外还有其特殊性,叫“软”行政手段,日本称之为“窗口指令”,即政府通过“打招呼”的形式将政府意图传达给企业财团。日本政府的作用很强,叫做强势政府。如果不与政府配合,最后政府也有办法整治企业;如果与政府合作,政府将对企业给予帮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潜规则,其行政手段的运用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作法,非常有特色。

2.3 日本宏观经济管理注重官民协调的决策体制

日本的宏观经济决策与其它国家一样,由政府来制定。但日本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会吸收产业界的一些领导人、学术界的权威专家参与进来。日本重大的经济政策的出台和重大计划的制定,都要在官厅主导之下吸收大的财团、专家讨论形成。政府以吸收专家的建议为基础,同时充分倾听企业界大财团的呼声和要求,经过沟通磨合而形成结论,符合企业的要求,同时符合经济规律,由政府推动容易产生效果,构成了日本宏观调控的重要特色。

3 德国宏观经济调控重视从长远利益进行政府干预

3.1 追求自由、强调秩序

德国经济学家认为,自由和竞争是经济繁荣之源。没有竞争和自由就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资源就不能得到最优化配置,经济发展必须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德国前总理艾哈德也是一位经济学家,写了一本书叫《来自竞争的繁荣》,认为凡是没有竞争的地方就没有进步,久而久之就会陷入呆滞状态。这一观点反映了德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自由与竞争如果是无规则,国家经济就不健康,因此竞争需要秩序,是有秩序的自由和竞争,否则就是混乱。德国政府主张政府干预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竞争的秩序,形成有秩序的竞争。

3.2 追求效率、兼顾公正

德国经济学家认为,搞市场经济不强调效率,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但如果没有公正,就不会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政府主要通过再分配把效率与公正结合起来。德国收入的再分配对于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非常重要。德国政府非常强调地区之间收入的大致公正并以一定的制度为保证。政府明确规定,富州要向穷州进行水平转移支付,使穷州收入必须达到全国人均财政收入的90%以上。各层次政府之间还有垂直转移支付,以此来平衡社会经济关系。

3.3 宏观调控手段偏重货币政策

各国中央银行都有四大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与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目标一致。德国明确规定,德国中央银行以保持币值稳定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具有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职能。德国中央银行不是政府的附庸,银行行长直接向议会负责,其任期与总统的任期错开,保证了银行独立于政府,并形成了一种制衡,使德国的宏观管理在不同的目标之间有一个平衡。

4 启示

4.1 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借鉴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中反映一般规律性的东西,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管理模式,并不是照搬照抄。既使证明在西方国家非常实用、非常管用的做法,在我国并不一定有效,也必须考虑到差异性加以改造,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宏观管理模式。

4.2 宏观经济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我国过去否定市场的作用,完全通过计划来配置资源,这种道路已经行不通,所以选择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这是不是说明不要计划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并不是不要计划,而是对过去的计划体制实行改造,目的是把政府的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

4.3 宏观经济管理必须联系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国家历史是影响一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蔑视权威与规则,强调个人自由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排斥政府干预。这样的历史传统,形成了美国政府干预范围小、力度弱、间接化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日本是东方民族,讲秩序,政府的劝导和权威也就体现出来。德国历来严谨,讲规则,又崇尚自由和民主,强调在一种规则的约束下自由民主。传统与历史决定了德国既强调自由竞争又强调秩序,既强调公平又强调效率,构建了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形成了自己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傅红春,《中美宏观经济指标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靳晓黎,《外国宏观经济管理概述》,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年版

[3]李立华,《中美宏观经济管理比较分析》,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

[4]勃朗森[美],《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