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甲长篇纪实文学《非典启示录》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4-07-16 22:31
出版参考 2014年6期
关键词:祥林报告文学海峡

本刊讯 (记者 缪立平)3月9日,由海峡书局出版举办的王宏甲长篇纪实文学《非典启示录》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孟祥林,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张胜友,海峡出版发行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刘瑞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林彬等嘉宾出席了研讨会。

何建明在研讨会上指出,《非典启示录》充分展示了报告文学的纪实性和思辨性的突出特点,是一部兼有很高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并极具现实意义和思想性的纪实文学作品,是一部“把灾难变成财富”的作品。它的文献价值有坚实的科学性,文学价值直抵人心。非典十年,有关SARS的书籍已出版不少,这是首部全方位系统地追踪记述2003年全球联手抗击SARS的纪实文学作品,也是首部全程追述人类与某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斗争的纪实作品。殊为可贵还在于,作者的追踪和反思没有停留在非典事件本身,还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卫生事业和非典之后出现的医患矛盾做了深入的追踪撰述,写出一个民族的卫生医疗事业是关乎全民健康,牵系经济发展的国之大政,人民事业,足以影响民族兴衰。

孟祥林谈了两点感受:第一,文学作品应该更多地直面现实,关注现实。翻开这个作品,十多年前的非典历历在目,非常震撼,这是一个强烈的感受。第二,作者在这部作品里有思考,有反思,有批判,让我们再一次感觉到了文学的活性、文学的力量,今后我们的文学作品应该更多地直面现实,敢于批判,才能使文学作品走得更远,影响更深。

猜你喜欢
祥林报告文学海峡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海峡
“四层”:引导数学高考的一面旗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阵痛与激情:1979—1989年的灾难报告文学
魔鬼海峡
海峡可以很远,但是心可以很近
浅析如何写好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