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的“三鞠躬”

2014-07-17 05:58王新芳
做人与处世 2014年12期
关键词:闲书李叔同礼貌

王新芳

1912年,李叔同担任杭州师范学校的老师,教音乐和图画课,虽然不是主科,但学生们都很喜欢他,也很听他的话,因为这个老师和别的老师不一样。

音乐绘画课通常安排在下午第一二两节,年轻人的心情不免松懈些。李叔同通常是很早就坐在教室里,面前放着点名簿、讲义和粉笔,他会先在讲台上说明单元要点,讲述歌词,然后再进行范奏的。在上课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状况。

有一次,李叔同正在给台下的学生范奏,一个学生勾着头,大概在看闲书。琴声未停,他以为老师没看见他开小差,就继续“偷课”。下课铃响了,大家都站起来,准备向外走。这时候,李叔同叫住了那位看闲书的同学,很郑重,同时声音很轻地对他说:“年轻人,下次上课时,请你不要再看别的书了。”年轻人脸红了,答应了一声。没想到,李叔同向他微微一鞠躬,然后请他出去。从此这位同学再没看过闲书。

一次音乐课之后,最后出去的一个同学把门一带,碰得“砰”一声重响,听起来很不礼貌。等走出教室十几步,李叔同跟出来,满脸和善叫他转来,进了教室,李叔同说:“下次关门,请轻轻的。”向他一鞠躬,送他出门,然后自己轻轻把门带上。从此,这种不礼貌的学生越来越少。

还有一次,李叔同在范奏钢琴的时候,一群学生娃围着他看,偏巧一个学生忍不住,放出一个屁来,空气很臭,大家都很尴尬。李叔同皱了下眉,继续上课。课上完了,同学们还没离座,李叔同说:“我有一句话,大家等一等,以后方便要放出去,不要放在教室里。”说完,低沉严肃地向大家鞠了一躬。

李叔同“三鞠躬”的故事,被当时的教育界同仁传为佳话。学生们说,叫“夏”木瓜骂一顿,吃得消,让“贝多芬”一鞠躬,我可怎么活。意思是和校长相比,学生们更听李叔同的。李叔同心慈色厉,像一位母亲,“鞠躬”这种特殊的教学法,杀伤力很大,能让学生衷心感佩。

(编辑/杨逸)

猜你喜欢
闲书李叔同礼貌
李叔同研究史上的新坐标
——《李叔同—弘一大师年谱长编》评介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无事读闲书
当诚实遇上礼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影像中的灿烂人生
——《李叔同——弘一大师影像》简评
听李叔同送别(外一首)
小猴买礼貌
静静地坐在墙根,捧一本闲书
暗恋是一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