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晋城周边地区玉米生物覆盖技术研究

2014-07-17 16:02张群群
科技与创新 2014年8期

张群群

摘要:干旱是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如何在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提高降水利用率,已成为旱作农业研究的主要内容。覆盖耕作是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干旱区对土壤进行保护性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采取少耕、免耕,深松,辅之以覆盖措施,实现对旱地土壤环境因子水、肥、气、热的调控,从而达到土壤环境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的目的。

关键词:干旱区;玉米作物;覆盖技术;配套农艺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08-0155-01

覆盖耕作是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干旱区对土壤进行保护性管理的有效手段,以下将对覆盖技术进行介绍。

1覆盖技术

1.1整秆沟埋

本技术操作程序为:秋耕整地→分带划行→开沟埋秆(过冬)施肥播种→收获(留茬)→空档开沟埋秆。

秋季玉米收获后,深耕整地,按133 cm为一带在田间划行(大行距83 cm,小行距50 cm)。在大行距中间开沟(宽27 cm,深20~27 cm),将玉米整秆尾压梢铺入沟中(每把约8~11株),埋土过冬。第二年早春,在埋入秸秆的垄上开沟施肥,在垄两侧种两行玉米。秋收后,在小行距中间开沟埋秆、过冬、播种。

本技术适用于海拔1 300 m以下,平均气温8.5 ℃以上,≥10 ℃有效积温在2 800 ℃以上,无霜期130d左右的温和地区。晋城市陵川县适宜推广本技术的乡镇有秦家庄、杨村、附城、西河底、潞城、马圪当、崇文(部分地区)。

1.2整秆覆盖

本技术操作程序为秋耕整地→分带划行→整秆覆盖(过冬)→空档施肥→规格播种。

第一年大秋作物收获后,深耕整地,按133cm为一带在田间划行, 然后在行中间覆盖66.5 cm宽的整秆,留66.5 cm宽的空档。来年早春,在66.5 cm宽的空档中开沟施肥整地。4月中旬,在空档中种两行玉米(小行距50 cm,株距随品种定)。秋收后,不刨茬,不动旧秆,将新秸秆覆盖在原玉米种植行上过冬。第二年早春在旧秸秆行间用小型旋耕机整地(或人工刨地),再施肥、播种,逐年轮换播种行。如果遇严重春埋,可不整地、不施肥,硬地播种。在玉米拔节期,采用从根基旁开穴追肥的方法一次施足肥料。

本技术适用于海拔1 200 m以下,年均气温9 ℃以上,≥10 ℃有效积温在3 000 ℃以上,无霜期160d左右的温暖地区。晋城市陵川县适宜推广本技术的乡镇有秦家庄、杨村、礼义、附城、西河底、潞城(部分)、马圪当。

1.3二元双覆盖

本技术操作程序为分带划行→开沟埋秆(过冬)→施肥起垄→盖膜播种→收获(留膜留茬)→空档开沟埋秆。

秋季玉米收获后,深耕整地,按133 cm为一带在田间划行(大行距83 cm,小行距50 cm)。在大行距中间开沟(宽27 cm,深20~27 cm),将玉米整秆尾压梢铺入沟中(每把约8~12株),埋土过冬。第二年早春,在埋秆的垄两侧开沟(深15 cm,宽15 cm)施肥,然后覆土起垄。

垄高10 cm,趁墒覆盖80 cm宽的超微膜。4月上旬,在地膜两侧打孔(孔深4~5 cm)种两行玉米(小行距50cm,株距随品种定)。在玉米生长期间只中耕空档,不培土。秋季玉米收获时,不刨茬,不揭膜,在原带距的空档中间开沟埋秆,操作程序同上年秋季。来年早春如果遇严重春旱,可不揭旧膜,不施基肥,在旧地膜上打孔播种玉米,即一膜用两年。到玉米拔节期时,采用株距间打孔追肥的方法,一次施足肥料,以追肥代基肥。

本技术适用于海拔1 300 m以上,年均气温8℃以下,≥10 ℃有效积温在2 800℃以下,无霜期120 d左右,露地种植中单2号玉米不能正常成熟的冷凉地区。晋城市陵川县适宜推广本技术的乡镇有平城、城关、潞城(部分)、六泉、古郊。

2保护性耕作技术

为充分发挥生物覆盖的增温保墒效果,提高作物对光、温度、水的利用率,除整地下种时要求对播种进行松耕整地外,在作物整个生育期间,一般对覆盖空档可不耕、少耕或浅耕,追肥可使用追肥枪。但每隔3~5年应进行一次深耕普耕,以打破犁底层,加厚活土层,使土壤养分上下均匀分布。

3配套农艺措施

3.1选用适宜的品种

整秆覆盖、整秆沟埋宜选用农大3138和农大108品种;二元双覆盖宜选用农大3138和长早6号品种。

3.2科学施肥

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和作物需肥规律、特点来确定各种化肥的施用量。一般每公顷地施有机肥15 000 kg,纯氮225~300 kg,五氧化二磷120~150 kg。

3.3合理密植

生物覆盖田一般要比不覆盖田每公顷增加密度4 500~7 500株,确保技术的增产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3.4防治病虫害

在采用包衣种子的基础上,用质量分数为10%的辛拌磷可湿性粉剂处理土壤,防治地下害虫。在玉米生长期还要防治玉米螟等地上害虫。

〔编辑:刘晓芳〕

Jincheng Corn on the Surrounding Areas of Biological Research Covering Technology

Zhang Qunqun

Abstract: Drought is a major limiting factor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ryland agriculture, how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conditions of limited water resources, has become the main content of dry farming research. Covering farming in arid, semi-arid and sub-humid arid area of soil management is an effective means of protection carried out by taking minimum tillage, no-tillage, subsoiling, complemented by covering measures to achieve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upland soil water, fertilizer, gas thermal regulation, so a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a virtuous cycle, to achieve crop high yield purposes.

Key words: arid zones; corn crop; covering technology; supporting agrono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