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不厌百回改,妙手雕琢著华篇

2014-07-17 13:11陈凯
新课程·上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通顺原点审题

陈凯

修改能力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之一。从古到今,修改都是成就好文章的必备环节。可是大多学生却只会以较快的速度写作文,却不会改,以至于写作处于较低的水平而难以提高。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呢?笔者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尝试:

一、着眼材料,从审题立意开始进行修改

一提到作文修改,有的学生可能简单地认为就是看文中有没有错别字和病句。于是一动笔就埋头于词句的修改中,对作文整体的失误却没有察觉,这样做是本末倒置,无益于作文水平的提高。

例如面对下面这个材料:

荀子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而我说:人生要善于清零。每天清晨,都把自己当做一张白纸,清清爽爽,了无负担,从头做起——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每天也应是新的。忘记过去的辉煌与荣耀,抑或坎坷与屈辱,过去是0%,将来是1%,今天才是那99%。

善于清零,我们就如雨后的新笋,喷涌的山泉,试翼的鹰隼,初升的朝阳!

请你以从上述文字中得到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部分学生审题后将观点定为“坚守诚信”,如果我们只是对文章词句进行简单修改,无疑只是缘木求鱼,无益于文章水平的整体提升。这时就需要我们从材料出发,看作文中心是否明确,是否有新意,看所选材料是否紧紧围绕中心,然后再考虑句式的选用、词语的锤炼等问题。如此一来,文章的整体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文从字顺,从文章行文方面进行修改

所谓文从字顺,就是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安排得井井有条,行文合理连贯,相互照应。做到文从字顺是作文修改的最基本要求,但真正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试看下面这段文字:

清零后,回到原点,是展现内心初始进取的一面,是生命乐章中为引起高潮的空拍,是人生诗篇不可或缺的停顿。中国古人早已洞悉这玄秘、奥妙的道理,才会有“退一步海阔天空”之说。当我们早早到达自以为的巅峰,后退一步回到原点,才会发现有更峻耸的雄山我们从未涉足,才有机会饱览奇光异景,实现超越与突破。(学生作文《回到原点》)

这段文字表达不清楚,语言不通顺,究竟要说什么,读者看不明白。“清零后,回到原点”放在句首,给读者的感觉是下面要写“回到原点”后要怎么做,但下一句转到了“回到原点”是什么,前后不连贯。“退一步海阔天空”说的是忍让的作用,怎么又成了“回到原点”的证明呢?可见,作者的写作思维没有规律,使读者无法把握文章的思路。

再来看修改稿:

这是因为,善于清零不意味着遗忘(失败),而是一种理智面对生活的态度;这是因为,善于清零不意味着放弃(目标),而是一种乐观面对生活的姿态;这是因为,善于清零不意味着远离(荣耀),而是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选择。或许它并非是生命乐章里必不可少的空拍,或许它并非是人生诗篇中不可或缺的停顿。但当我们早早到达自以为是的巅峰,抑或妄自菲薄的谷底时,清零,可能让我们发现有更峻耸的雄山从未涉足,可能让我们寻觅到更多的机会去饱览奇光异景,同时也可能让我们演绎出你我心中那个最为完美的自己。

这段文字突出的优点是清楚通顺。句子前后衔接紧密,连贯自如,这就叫文从字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将文章中不通顺,疙疙瘩瘩,读起来就费劲的句子找出来、改正好。在这里我建议高中学生将文章写完后,可以通过反复的朗读来感受文句、思路是否清晰,意思说明白了没有,句子通顺不通顺,还可以请同学帮助自己朗读、提意见。

有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妙手雕琢著华篇。我相信,只要高中学子走出“与其改一篇文章,不如重新写一篇”的误区,让修改真正贯穿于写作活动的始终,他们的写作水平自然会实现一个真正的飞跃。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通顺原点审题
“三招”学会审题
Book Pilot 飞行选书师,让书重新回到原点
读写大闯关
重返历史“原点”的旅程
七分审题三分做
在原点震荡的扰动Schrödinger-Poisson系统的无穷多个解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句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