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蒙脱土对单宁酸的吸附性能

2014-07-18 07:11周艳张建平罗学刚林晓艳许必军
化工进展 2014年7期
关键词:蒙脱土容量改性

周艳,张建平,罗学刚,林晓艳,许必军

(1绵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2西南科技大学生物质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四川 绵阳 621010;3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八研究所,四川 绵阳 621900)

单宁酸(TA)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500~3000的水溶性多酚化合物,广泛用于医药、食品、皮革、日化等行业。随着这些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及其应用领域的扩展,排入水体的TA含量越来越多。废水中的TA进入自然界水体后,能引起水体COD值升高,导致水质恶化;对水中藻类、浮游植物、鱼、无脊椎动物等水生生物具有毒害作用,且在饮用水消毒的过程中与消毒剂产生有毒物质[1-2]。因此,去除水体中的TA对保护水生生态环境、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去除水体中TA的方法主要有膜滤法[3]、化学氧化法[4-5]、生物法[6]和吸附法[7-9]等,其中,吸附法因其具备成本低、效率高、操作方法简单、环保等优点,近年来日益受到了环境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蒙脱土(MMT)是一种2/1型三层结构的含水硅酸盐黏土矿,具有一定的离子交换与吸附性能。由于MMT表面具有强烈的亲水性,在处理有机废水时,通常需要对MMT进行有机化改性处理,增加其对有机相的亲和性。MMT有机化过程的关键是选择有机改性剂,目前最常用的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11]和长链(十二[12]、十六[13]、十八[14])烷基三甲基季铵盐。这些改性往往只注重在MMT层间插入有机长链以降低表面能、扩大层间距、提高对有机污染物的亲和力,而忽略了引入对有机污染物能选择性吸附的活性基团(如羟基、氨基等),所以改性后其吸附容量改善不够明显。本文采用十六烷基二甲基羟乙基溴化铵对MMT进行有机化改性,制备了含有羟基活性基团的有机蒙脱土(OMMT),并考察了OMMT对水体中TA的吸附性能及其再生能力,以期能为MMT的综合利用和TA废水的处理提供基础。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单宁酸,AR,天津市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钠基蒙脱土,化学纯,上海试四赫维化工有限公司;溴代十六烷,化学纯,上海沪市试剂厂;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购自成都科龙试剂厂。

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美国 Thermo公司;X射线衍射仪,荷兰帕纳科公司;T6新世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SHZ-B水浴恒温振荡器,上海贺德实验设备有限公司;PHS-4A型智能酸度计,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1.2 OMMT的制备

按照文献[15]报道的方法制备OMMT,具体步骤如下。

向装有滴液漏斗和冷凝管的三颈烧瓶中加入200mL无水乙醇,在搅拌下依次滴入20mL溴代十六烷和6mL二甲基乙醇胺,70℃水浴搅拌反应 20h后蒸馏除去无水乙醇,再用乙醚沉淀,过滤,烘干后用丙酮重结晶提纯、烘干,得十六烷基二甲基羟乙基溴化铵。

将50g钠基蒙脱土加入到800mL70℃的热水中搅拌溶胀24h,用滤布(400目)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50mL含20g十六烷基二甲基羟乙基溴化铵的水溶液,70℃水浴搅拌反应16h后过滤、洗涤、干燥得OMMT,研磨筛分(过100目筛),备用。

1.3 吸附试验

将一定浓度的100mL TA水溶液加入到250mL的具塞锥形瓶中,用0.1mol/L的NaOH或0.1mol/L的HCl调节溶液pH值,再加入0.2g OMMT,紧塞瓶塞,将其放在水浴恒温振荡器中振荡至预定的时间。离心,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λmax=275 nm处测定上层清液中吸附后TA的浓度,用式(1)计算平衡吸附容量qe(mg/g)。

式中,C0和Ce分别为初始TA的浓度和吸附后溶液中剩余TA的浓度,mg/L;V为溶液的体积,mL;w为吸附剂的质量,g。

1.4 解吸附实验

将达到吸附平衡的 OMMT过滤后,往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的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恒温振荡解吸4h,过滤,用蒸馏水洗至中性,烘干,再生后的OMMT被重复进行吸附-解吸附实验7次。

2 结果与讨论

2.1 OMMT的红外谱图分析

图1是MMT有机改性前后的红外光谱图。可以看出,1040cm−1处为Si—O—Si键骨架的伸缩振动峰;在3600cm−1和900cm−1附近出现了两个吸收峰,可归属为片层表面的—OH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而 3400cm−1和 1600cm−1处出现的吸收峰为层间水的—OH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16]。与MMT相比,OMMT 在 2930cm−1、2860cm−1和 1470cm−1处新增 3个强吸收峰,分别是甲基(—CH3)和亚甲基(—CH2—)的C—H伸缩振动以及C—H的弯曲振动,这些新的吸收峰表明十六烷基二甲基羟乙基溴化铵对MMT的有机改性是成功的。

图1 MMT和OMMT的红外光谱图

2.2 OMMT的XRD谱图分析

利用XRD测定MMT片层间距在改性前后的变化,可以分析有机小分子插入MMT层间的效果。图2是MMT及OMMT的XRD谱。由图2可以看出,MMT经过有机改性后,MMT原土的衍射角2θ=5.72°处出现的特征衍射峰明显减弱甚至消失,而在2θ=2.23°处出现了新的衍射峰,由Bragg方程可得 OMMT层间距由原土的 1.54nm增大到 3.96 nm,表明十六烷基二甲基羟乙基溴化铵已成功插入到MMT的片层之间。

2.3 OMMT对TA吸附性能

2.3.1 溶液pH值对吸附的影响

图2 MMT和OMMT的XRD图

图3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OMMT片层表面和层间含有丰富的羟基基团,可通过分子间氢键与单宁发生吸附作用。在TA溶液的初始浓度为500mg/L,20℃下振荡吸附8h,不同pH值对OMMT吸附TA的影响如图3。可以看出,OMMT吸附能力对单宁溶液的pH值有较大的依赖性。pH值从1.0增加至4.0时,OMMT对TA的吸附容量随pH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并在pH=4.0时吸附容量达到最大;继续增大溶液的 pH值,OMMT对TA的吸附容量又逐渐减小。这是由于溶液的pH值对TA的存在形态和吸附剂表面的活性基团均有影响,一方面,pH值较低时,OMMT带有的羟基质子化程度高导致其与TA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减弱,吸附量降低;另一方面,因为TA的一级解离常数为Ka1=4.6×10−5(pKa=4.34),在 pH>4.34时,TA分子的酚羟基解离主要以酚氧负离子形式存在,这也会使TA分子与OMMT之间的氢键作用减弱,从而导致吸附容量随pH值升高急速下降。因此,在后续的吸附试验中,选用溶液 pH值为 4.0的TA溶液。

2.3.2 吸附动力学曲线

吸附动力学研究不仅可以解释吸附速率的控制步骤,而且可以推测可能的反应机理。在温度为20℃、TA初始浓度为500mg/L、pH值为4.0的条件下,吸附动力学曲线如图4所示。在最初的1h内,OMMT对TA的吸附量迅速达到136.2mg/g,而后缓慢增加,直至6h达到吸附平衡。这是由于吸附初期OMMT的吸附位点相对较多且 TA浓度较大,有利于快速吸附的进行;随着吸附的不断进行,OMMT的吸附位点相对减少并且TA浓度也减小,由浓度差引起的传质推动力降低,所以吸附速率逐渐变慢,直至达到吸附动态平衡,进一步增加时间,吸附容量几乎不变。为了保证吸附充分,后续实验时间设定为6h。

图4 吸附动力学曲线

将OMMT吸附TA的动力学曲线分别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式(2)]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式(3)][17]进行拟合。

式中,t为吸附时间,h;qt为t时间的吸附量,mg/g;k1为准一级动力学吸附常数,h−1;k2为准二级动力学吸附常数,g/(h·mg)。分别以ln(qe-qt)和t/qt对t作图,拟合计算出的动力学参数见表1。

表1 动力学参数

由表1可以看出,OMMT对TA的吸附量的试验值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量的计算值很接近,而且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曲线的线性相关度值(R2>0.99)比准一级动力学高。因此,OMMT吸附TA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证明速率控制步骤是化学吸附[18],且主要因TA和OMMT表面官能团的化学作用所致。

2.3.3 吸附等温线

图5是溶液初始pH值为4.0、温度为20℃、吸附时间为6h的吸附等温线。由图5可以看出,吸附容量随平衡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后接近某一固定值。这是由于当浓度增加,有更多的TA分子包围在 OMMT的活性位点周围,使吸附反应更充分,同时浓度差引起的驱动力增大,溶液中的TA分子易扩散到 OMMT的表面而被吸附,所以吸附量逐渐提高,直至活性位点被充分占据。

分别利用Langmuir方程[式(4)]和Freundlich方程[式(5)]两种经典的等温吸附方程[19]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拟合。

式中,Ce为吸附平衡浓度,mg/L;qmax为最大理论吸附容量,mg/g;b为Langmuir平衡常数;KF和n为Freundlich常数。对以上曲线拟合的线性方程(见图 5)进行数学处理,计算出的方程参数见表2。由表2可知,最大理论吸附容量188.7mg/g,与实际实验结果相符合;从拟合的线性相关系数R2可以看出,Langmuir等温吸附式比Freundlich等温吸附式更能反映OMMT对TA的吸附,表明OMMT吸附TA主要是单层吸附(Langmuir),同时也具多层吸附(Freundlich)的特征。此外,一般认为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中的 1/n在0.1~0.5之间时易于吸附[20],由表2可知,1/n=0.27,表明OMMT对TA的吸附反应易于发生。

2.3.4 吸附热力学

一般来说,吸附热力学主要是研究吸附过程中所能达到的程度。在TA初始浓度为500mg/L、pH为4.0、吸附时间为6h的条件下,通过探究不同温度对OMMT吸附TA的影响(图6)来分析OMMT吸附过程的Gibbs自由能变(ΔG)、焓变(ΔH)及熵变(ΔS)。根据式(6)、式(7)[21]进行热力学参数计算。

表2 等温吸附拟合参数

图5 吸附等温线

图6 温度的影响及lnK和1/T线性关系

式中,K代表吸附平衡常数,K=(C0-Ce)/Ce[22];R为理想气体常数;T(Kelvin)为吸附时的绝对温度。将lnK对1/T作图(见图6)并通过数学换算,热力学参数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不同温度下ΔG都为负值,表明OMMT对TA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据文献报道,氢键相互作用能量在 2~40 kJ/mol[23]。OMMT对TA的吸附热为-8.5 kJ/mol,这充分说明氢键在OMMT吸附TA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焓变为负值,表明该吸附是一个放热过程。熵变为负值,表明OMMT与TA作用后混乱程度减小,有序化程度提高。

2.4 解吸再生

为实现吸附剂的再生和循环利用,考察OMMT再生次数与吸附容量的变化如图7所示。由图7可知,随着循环次数增加,OMMT吸附能力逐渐减弱。经过7次吸附-解吸附后,OMMT吸附容量只降低20%左右,仍保持着较高的吸附容量。这说明该OMMT吸附剂可重复使用,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处理TA废水的吸附材料。

表3 不同温度下OMMT吸附TA的热力学参数

图7 吸附-脱附循环曲线

2.5 MMT有机化改性前后对TA的吸附性能比较

在温度为20℃、pH值为4.0、100mL初始浓度为500mg/L的TA溶液中,加入0.2g未改性MMT,吸附6h后测定其吸附量。结果显示未改性MMT对TA的吸附量仅为26mg/g,通过对MMT进行有机改性可以使其吸附容量提高6倍。说明MMT的有机改性不仅改变了MMT的层间结构,还改善了其表面性质,引入了功能基团,增加了与TA的亲和作用。

3 结 论

(1)OMMT在组成和结构上都有所变化,在层间距扩大的同时引入了含有羟基活性基团有机链,这增大了材料对TA的亲和能力。

(2)将OMMT用于吸附处理含TA的水溶液,吸附容量比改性前提高了6倍,且可再生循环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溶液pH值对OMMT吸附TA的影响较大,其最佳pH值在4左右;在一定范围内,其吸附量随接触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平衡时间为6h,吸附动力学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4)等温吸附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比Freundlich方程能更好描述OMMT对TA的吸附。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热力学ΔG<0、ΔH<0,表明OMMT吸附TA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

[1]潘菲,李爱民,双陈冬,等.吸附法去除水体中单宁酸的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2,38(5):7-10.

[2]Lin J W,Zhan Y H,Zhu Z L,et al.Adsorption of tannic acid from aqueous solution onto surfactant-modified zeolite[J].J.Hazard.Mater.,2011,193:102-111.

[3]张太龙,张宗和.膜分离技术制备高纯单宁酸的研究[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7,41(4):1-5.

[4]Govindaraj M,Muthukumar M,Raju G B.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tannic acid contaminated wastewater by RuO2/IrO2/TaO2-coated titanium and graphite anodes[J].Environ.Technol.,2010,31(14):1613-1622.

[5]栗玉鸿,李伟光,王勇,等.Fenton氧化法去除皮革废水中单宁的试验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1,37 (12):68-71.

[6]陈玉峰,李彦春,淞郑力,等.共基质条件下坚木单宁的好氧生物降解研究[J].中国皮革,2012,41 (5):14-18.

[7]Wang J H,Ji Y F,Ding S L,et al.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behavior of tannic acid in aqueous solution on polyaniline adsorbent[J].Chem.Eng.J.,2013,21(6):594–599.

[8]孙瑛,刁炳祥.活性炭对单宁酸的吸附去除性能[J].净水技术,2012,31(4):109-113.

[9]Wu J,Chen J.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annic acid onto the novel protonated palygorskite/chitosan resin microspheres[J].J.Appl.Polym.Sci.,2013,127(3):1765-1771.

[10]谢友利,张猛,周永红.蒙脱土的有机改性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2,31(4):844-851.

[11]Xue G H,Gao M L,Gu Z,et al.The removal ofp-nitrophenol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adsorption using gemini surfactants modified montmorillonites[J].Chem.Eng.J.,2013,218:223-231.

[12]杨性坤,袁亚东,李建喜,等.有机蒙脱土的制备及对阳离子染料吸附性能研究[J].非金属矿,2012,35(2):66-68.

[13]Anirudhan T S,Ramachandran M.Adsorptive removal of tannin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cationic surfactant-modified bentonite clay[J].J.Coll.Inter.Sci.,2006,299:116-124.

[14]班红艳,邹乾坤,王紫薇,等.有机蒙脱土的制备及其吸附水中苯酚的性能研究[J].湿法冶金,2012,31(6):393-395.

[15]Zhou Y,Qiu Z C,Zhang J J,et al.PPDO-PU/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s prepared by chain-extending reaction:Thermal stability,mechanical performance and rheological behavior[J].Soft Materials,2011,9(4):393-408.

[16]王攀,高志农,张旗.Gemini表面活性剂改性蒙脱土的制备及其对水中苯酚的吸附[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1):1-4.

[17]张培,张小平,方益民,等.活性碳纤维对水中喹啉的吸附性能[J].化工进展,2013,32(1):209-213.

[18]刘桂萍,祝杏,刘长风.菌体/粉煤灰复合吸附剂吸附酸性蓝[J].化工进展,2013,32(3):687-691.

[19]Elsherbiny A S,Salem M A,Ismail A A.Influence of the alkyl chain length of cyanine dyes on their adsorption by Na+-montmorillonite from aqueous solutions[J].Chem.Eng.J.,2012,200:283-290.

[20]程昌敬,刘东,张嫦.羧甲基化壳聚糖修饰磁性硅粒子去除Cr(Ⅵ)离子[J].化工进展,2012,31(1):227-232.

[21]徐祖伟,于朝生,窦烁.X-5大孔树脂对黄芪异黄酮的吸附特性[J].化工进展,2013,32(1):69-71,96.

[22]Liu F,Luo X G,Lin X Y.Adsorption of tannin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deacetylated konjac glucomannan[J].J.Hazard.Mater.,2010,178(1-3):844-850.

[23]Oepen V B,Ordel W K,Klein W.Sorption of nonpolar and polar compounds to soils:Processes,measurement and experience with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ified OECD-guideline[J].Chemosphere,1991,22(3-4):285-304.

猜你喜欢
蒙脱土容量改性
Nd掺杂氧化锌/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水瓶的容量
IQ下午茶,给脑容量加点料
CO2插层作用下有机蒙脱土膨胀/结构行为的分子模拟
小桶装水
P(3,4HB)/PHBV共混改性及微生物降解研究
插层条件对蒙脱土/偶氮二甲酰胺复合发泡剂的影响及应用
ABS/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聚甲醛增强改性研究进展
聚乳酸扩链改性及其挤出发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