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发展趋势与金融学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2014-07-18 11:36李琴英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4年12期
关键词:金融学金融专业

李琴英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金融业发展趋势与金融学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李琴英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21世纪以来,伴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巨大变革,金融混业化、国际化、信息化、创新化的趋势不断深化。与之同时,传统的金融学本科教育的内在缺陷逐渐显现: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应用型人才的适用性不强。结果是虽然金融学专业招生规模逐年攀升,然而毕业生总量、质量和结构均难以满足金融改革开放深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金融学本科专业建设经验,分类设定培养目标,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丰富设计教学内容,严格制定考核方式。立足于现行的金融市场环境对人才培养准确定位:学生需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良好的数理分析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敏锐的思维和洞察力及知识创新的能力。根据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理念,以及大学生对考研、就业及出国交流深造等多元化需求,构建金融学本科生“分类培养”的新模式。即根据金融学本科生的特点和意愿,从大学二年级开始,主要分为三个类型培养:“问题导向”学术研究型、“零距离就业”职业导向型与“开放式”国际交流型。

金融业发展趋势;培养目标定位;分类培养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危机频发,特别是2007年8月美国的“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充分反映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机制的纷繁复杂,金融活动所涌现出的形式之多、规律之复杂、牵连之广泛,是其他经济活动所无法达到的[1]。金融业的深化改革客观上对我国金融学学科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顺势而变适应社会需求是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

一、我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逐步全面融入世界经济进程,特别是2001年底加入WTO以后,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参与国际分工的领域不断拓宽、层次不断提高,金融业务经营由分业迈向混业模式,现代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产品创新和交易,金融资产数额以几何级数递增,未来金融业的发展呈现混业化、国际化、网络化、创新化的趋势。

(一)混业化

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通过,标志着实行了近63年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制度终结,自此全球金融业开启了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新纪元。金融机构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四大行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大。虽然在监管法规上我国目前仍属于分业经营模式,但国内金融机构通过组织形式、产品、渠道等创新实践实现兼业已见端倪。伴随着金融监管经验的积累和监管技术的不断改进,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不合理的市场结构会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得到优化调整,进入现代混业的趋势必将日益加强。

(二)国际化

金融国际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机构国际化、市场国际化、业务国际化、监管国际化。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中外合资子公司或独资公司,其业务范围涉及存贷款、结算、投资、保险、金融中介服务等不同领域,而众多大型中资金融机构加大“走出去”步伐,大举进军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市场份额迅速提升,投资领域多元化并获取良好投资回报。中国的金融市场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加强,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间协调与合作成为必要。

(三)信息化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核心的移动互联技术的进步,可能从根本上改变金融行业的经营基础和环境,进而极大地改变甚至颠覆传统金融行业经营技术和管理模式。传统的金融经营更多的是借助物理的方式,通过产品、网点、时间实现,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而在互联网时代,大型的门户网站拥有数以亿计的客户,数据的集合往往可以在瞬时实现,而且成本很低,大数据带来的效率的变化可能改变传统金融的盈利模式。以“余额宝”为例,2013年6月13日,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打造的“余额宝”将用于电子支付的货币池和理财的货币池合二为一,至2014年2月底,余额宝规模已经突破5000亿元,用户数突破8100万户。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金融界代表委员几乎人手一份针对互联网金融的议案提案,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到来,并注定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四)创新化

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金融创新浪潮,到80年代已形成全球性趋势。金融创新的迅速推进,对全球金融体制乃至全社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近年来,利率市场化不断加速,影子银行,PE/VC、P2P等互联网金融等快速兴起,同时,证券、期货市场也不断发展,金融创新品种不断增加。2014年,中金所继沪深300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的成功之后,启动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且运行平稳。50家阳光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获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批准,5家民营银行首批获许经营。

二、传统的金融学本科教育的内在缺陷分析

金融学近几年来一直是热门专业,招生规模逐年攀升。但客观而言,我国目前的金融学教育和金融学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弱化,金融学本科毕业生总量、质量和结构均难以满足金融改革开放深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目前,我国开设金融学本科教育的高校数量较多,占到直属高校数量的75%左右①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数据整理而得,http://www.eol.cn/article/20020603/3057702.shtml。。然而,金融人才市场上却出现了供需的扭曲性错位和结构性过剩。错位和过剩表现在:一方面是国内许多金融类企业面临专业人才饥荒;另一方面是,近几年金融学本科生大规模增加,有相当一批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压力。其根源是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与市场需求错位。很多高校将金融学本科生培养目标依然定位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金融专业招生规模化、金融机构经营混业化的背景下,这一目标定位无疑拔高了学生和用人单位对金融本科生的期望值,既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教育实践中也容易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大体一致,包括财经类专业核心课和金融学专业核心课。其中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通常由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等10门左右必修课程所组成。该部分课程设置主要是为了适应教育部所规定的财经类本科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的要求,各大高校基本没有自主权。金融学专业核心课主要包括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工程、保险学、国际金融学、国际结算等15门左右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且一般会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或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安排社会实践课程。虽然课程设置不断调整,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重宏观轻微观。侧重国内外金融市场运行等宏观层面讲授,而对金融资产定价等微观部分则相对较少。(2)重定性轻定量。传统教学侧重金融运行规律,对运用数理建模和实证方法、实验方法进行风险度量、金融产品设计和定价、投资效益优化等方法介绍不足。(3)重理论轻实践。单纯地依赖教材资源,教学内容就明显滞后与单薄,甚至会出现课本理论难以解释金融实践的尴尬[2]。

(三)应用型人才的适用性不强

目前,设置金融学本科专业的高校林立,但各校教育教学水平差距较大且发展严重不平衡。一些985院校或财经类大学金融学科建设方面领先突破,已经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之同时,不少新设该专业的院校严重滞后,导致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的质量和结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采取金融分业经营模式及银行业“一业独大”的不均衡发展格局,银行业人才的培养相对充足,而其他金融业人才相对匮乏。未来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客观上需要能够综合运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租赁等不同行业的产品为顾客提供多元一体化金融服务,而当前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显然难以满足。

三、国外大学金融学本科专业建设经验借鉴——以美国为例

虽然西方各国不同高校的金融学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和模式上各有特点,但彼此间也存在诸多共同点。比如:强调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综合素质,强调学识和能力的增加与对经济和社会贡献的结合,强调本硕博教学内容层次结构和梯度的衔接和协调[3]。

(一)分类设定培养目标

以美国为例,美国现有3000多所大学,但真正称得上研究型的大学并不多(58所),绝大部分的博士学位都是从这些研究型大学获得的。全美377所大学设有商学院,虽然有学生一毕业就到华尔街投资银行工作,但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只能在小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然而,正是后者构成了美国中产阶级的主体,他们的工作使得美国金融体系得以顺利运行。美国各等级大学定位很明确,一流大学造就社会的栋梁,二流大学造就具有现代技术的劳动力,三流大学向那些本达不到高等教育要求的人提供一个进入中上阶层的通道①若兰,在美国当教授十五年——谈美国学生的两极,http://blog.renren.com/share/220984492/4757202961。。

(二)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美国大学金融学专业学生在大一较多接受的是通识教育,大二接受较多的是商科基础课程,大三时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学习金融专业核心课程,到了大四再选择一个研究方向,从若干选修课程中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课程。金融学专业的教学方式基本是:商科基础课是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专业核心课是案例教学,采取学生小组项目的形式完成;难度最大的专业选修课是个人论文或分析报告[4]。

(三)丰富设计教学内容

金融学本科课程的设置上体现出了较大的弹性。高校主管部门一般只对各高校提出应该开设为达到某学科教育目标所必要的课程体系,规定学生毕业必须修满最低的学分数。除此之外,各高校完全可以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学教研等方面的特长灵活机动地调整课程设置。一般每年都要淘汰掉5%左右的旧课程,增加约9%左右的新课程。即便是保留下来的课程,任课教师每年都会根据各方面的情况作出内容调整,以缓解社会的需求及学生的需要与学校专业课程之间的矛盾,从而增加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3]。

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特别是对广大学生开设的众多金融类选修课程,一般均有十分严密的先导课程安排,以保证学生在修学高级课程之前已经掌握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先导知识。这样做既能严格贯彻教学要求和保证授课质量,又能指导学生在种类繁多的课程中进行选择。

(四)严格制定考核方式

美国大学采取“宽进严出”的方式。大学考试十分频繁,不仅有例行的期中考试(MidTermExamination)和期末考试(FinalExamination),还有班级测试(In-classquizzes),每门课在一个学期仅仅四个月的时间里的考试和测试总次数少则二次,多则五次或六次。考试所占总成绩权重一般在40%至75%。对学生的诚信度要求很高,考试作弊被发现一次即为零分。若重修该门课程,则需交非常高额的重修费[5]。因此,即使一学期仅修读3-4门课程,学生也会非常紧张和繁忙。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为例(见表1):

表1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课程成绩评定规则

四、金融学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构想

随着经济和金融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我国金融业面临的经营基础和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因此对我国金融学本科生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金融学本科生培养目标定位

专业定位问题关系到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对于明确教学目标、界定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一系列问题具有指导性作用。专业定位不清晰,势必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课程和教材建设、教改实践等各个环节造成负面影响,从而拖累了学科整体的建设与发展[6]。

立足于现行和未来金融业发展趋势,对金融学本科生培养定位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良好的数理分析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敏锐的思维和洞察力以及知识创新的能力,从而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人才需求,特别是复合型、国际化、高技能金融人才的需求。

(二)金融学本科生“分类培养”模式构想

根据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理念,基于大学生对考研、就业及出国交流深造等多元化需求,因需施教、因材施教,建议各高校结合客观需求和本校优势实施“分类培养”的新模式。即根据金融学本科生的特点和意愿,从大二开始,主要分为三个类型:“问题导向”学术研究型、“零距离就业”职业导向型与“开放式”国际交流型,实行分类培养。

1.“问题导向”学术研究型

该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为主。从传统的由书本到书本、由理论到理论的学院式研究方法窠臼中挣脱出来,走上以现实及问题为导向,探索和寻求合理的理论解释并给出解决办法的研究路线。该类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一定的学术发展能力和潜力,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有较强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本学科和专业领域内逐渐开展创造性的研究。

对于该类学生,着重传授其丰富和专深的经济学、金融学理论知识,强调学生掌握较宽泛且扎实的理论基础,注重金融数理和微观金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采用讨论式教学、论文式教学、研究式教学,鼓励学生与老师共同合作发表学术论文以及科研项目研究。在学习目标上,鼓励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2.“零距离就业”职业导向型

该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主。注重培养学生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使学生就业后能尽快熟悉和适应工作环境与能力要求,使所学知识“无缝对接”于工作岗位。一是充分利用校内金融模拟实验室,将实验室开发建设成为模拟实践教学的主战场,实验课程可借助金融模拟大赛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竞技性;二是合理利用当地社会办学资源,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与金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聘请金融企业高管和岗位能手作为专业委员会委员和校外指导教师,实现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高效对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业界、体会职场,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有利于更科学地做出职业规划。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建立起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企业考评分数的权重至60%,实现更客观地考评和反馈学生的实习表现。

对于该类学生,着重培养其专业技能、职业适应能力及实践能力,教学方法以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参观教学法为主,课程内容设置与各类金融从业资格、职业资格考试衔接,鼓励学生以“具备进入劳动力市场所需的资格和能力”为目标,实现“近距离考察,零距离就业”。

3.“开放式”国际交流型

该模式以出国交流深造为导向培养国际化人才为主。通过借鉴并融合世界上优秀的教学内容、研究方法和手段,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一是和国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搭建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建立长效性交流互访和联合培养机制,开展实质性、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推动学生互换学习交流,双方互相承认培养履历和任职证书。二是建立国际化创新人才实验班,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教学体系,采用权威的英文版教材,培养海外留学的教师或知名外籍专家全面开设双语教学,为学生出国深造奠定坚实基础。

对于该类学生,特别重视英语学习,强化对外语水平测试、合作交流项目申请技巧等方面的培训,鼓励学生在校考取CFA等国际认证资格。教学手段以双语教学为主,培养学生具备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完全能够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和专业研究,培养目标主要是国际交流和出国读研。

[1]张亦春.从事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感悟[J].中国金融,2010,(Z1):110-112.

[2]曹源芳.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3):64-66.

[3]张亦春,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0,(9):69-73.

[4]吕林海,龚放.美国本科教育的基本理念、改革思路及其启示——基于AAC&U的相关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2,(3):43-49.

[5]陈棣沭,韩婧,美国大学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对我国大学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9,(12):76-81.

[6]陈雨露,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的问题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0-23.

(责任编辑:贾伟)

1003-4625(2014)12-0087-04

F832

A

2014-10-11

作者主持的郑州大学教改项目“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与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基于金融国际化与混业经营背景”(2012003)。

李琴英(1973-),女,河南温县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金融学金融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