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钠联用丹红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4-07-19 13:22樊晓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1期
关键词:肝素钠丹红稳定型

樊晓洋

低分子肝素钠联用丹红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樊晓洋

目的分析研究低分子肝素钠联用丹红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联用丹红治疗, 对照组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用丹红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钠, 且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钠;丹红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 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 易导致心源性猝死或急性心肌梗死。及时有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本文回顾本科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用丹红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情况, 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9例, 男39例, 女30例, 年龄为38~74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WHO诊断标准[2], 心功能(NYHA)分级I~Ⅲ级。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 男21例, 女15例, 年龄为38~72岁, 平均年龄59.3岁。对照组33例, 男18例, 女15例, 年龄为38~74岁,平均年龄58.7岁。两组年龄、性别、心绞痛临床表现和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依据病情予卧床休息、吸氧、硝酸酯类、阿司匹林、钙离子拮抗剂、β-阻滞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2500 U腹壁皮下注射, 1次/12 h,连用7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 ml于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 1次/d, 2周为1个疗程。

1.3疗效判定[4]显效:在10~15 d内心绞痛每周发作<2次, 基本不用硝酸甘油, 心电图在15~20 d内恢复正常;有效:硝酸甘油用量减少1/2以上, 缺血性ST段压低50%以上, 倒置的T波转为低平;无效:硝酸甘油用量未减少, 心电图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n(%)]

2.2两组其他指标比较 观察组36例患者中, 无一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对照组33例患者中2例(6.06%)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内科急症, 常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驱表现[4]。低分子肝素钠不仅具有明显而持久的抗血栓作用, 还可调节机体血管活性肽, 减轻内皮损伤, 改善内皮功能, 降低血浆内皮素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5]。丹红注射液具有抗凝、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纤溶活性、抑制血栓形成功效, 且纤溶活性的提高可能部分依赖于其抑制炎症、改善内皮功能作用[6]。本组资料中, 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 说明在常规抗心绞痛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联用丹红治疗, 对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预防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贾增法.国产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河北医药, 2012, 34(20):3067-3068.

[2] 黄树温, 李克清, 王磊.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24(4):321-322.

[3] 施凯.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8):253-255.

[4] 郭慧萍, 王利俊.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80例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8):999-1000.

[5] 卢建敏, 王丽霞, 高思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变化及低分子肝素对其的影响.临床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4, 2( 12) : 953-955.

[6] 鲁桂春, 杨少华.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6, 6(1):58.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sodium combined with Danh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FAN Xiao-yang.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Zhengzhou Coal Industry (group) Co., Ltd.General Hospital, Zhengzhou 452371,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ombined with Danh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Methods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ombined with Danhong treated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ombined with Danh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sodium; Danhong injection; Unstable angina; Curative analysis

2014-04-08]

452371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内科

猜你喜欢
肝素钠丹红稳定型
多糖类肝素湿品沉淀可保存时长的研究
金属元素Cu、Fe对肝素钠氧化过程的影响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丹红注射液对高糖引起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绵羊血浆法检测肝素钠效价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的研究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袁氏镇心痛口服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