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预防措施

2014-07-21 03:15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8期
关键词:工程施工建筑工程人员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水务局,宁夏 固原 756300)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预防措施

张晓容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水务局,宁夏 固原 756300)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大,施工程序复杂,危险因素多,安全事故的危害较大;因此,为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我们一定要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与教育培训,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更新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完善施工安全保证保障系统,形成全体员工,全部过程及各个角度的施工安全管理;才能达到施工安全效益的最佳效果。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施工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大,建筑市场随之迅速发展;建筑业不同其他行业,其特征性主要表现在:1 产品固定,体积大,生产周期长,设备流动;2 施工人员流动性大;3 露天作业多;4 手工操作多,劳动繁重,体力消耗大;5 施工现场变化大,规则性差;6 安全技术涉及面广;7 施工环境复杂;8 施工队伍人员缺乏安全培训;9 没有通用的安全技术措施。综上所述,建筑业是一个事故多发的行业,建筑施工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以及各种因素多变的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因素甚多;据全国伤亡事故统计,建筑业伤亡事故率仅次于矿山行业。

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虽然较前有了明显提升,但形势还是不容乐观,每年都会有几千人死于安全事故。因此,研究工程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建筑业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持续增长的阶段,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在满足人们对环境日益提高,拉动内需上起重要作用;建设规模的日益增大,加上我国建筑业劳动力水平普遍偏低,建筑市场较为混乱,使全国的建筑工程安全形势增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行业人员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较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根本谈不上对安全进行统一管理。

(二)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人的因素主要指企业管理者的安全生产观念以及员工的安全操作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一个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如果非常注重安全生产管理,就会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重视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在安全生产方面加大投入,使得安全生产有了保障;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至关重要,教育员工有较强的安全保护意识和较好的安全操作水平,就会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自觉抵制违章作业及冒险施工。从以往的安全事故分析,多数因素都是操作人员违章所致。因此,保证施工的安全首先要考虑人的因素,人是工程施工的主体,从管理人员到操作人员,他们是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决定因素。

(三)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缺乏安全生产保障

要安排适当的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等,定期加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要按规定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文规定已经淘汰了的设备。由于建筑工程所需的施工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且流动性较大,如果保修保养不及时,重使用轻管理,导致机械设备本身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加之安装人员技术不高,不按安装技术规程进行安装,违规操作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例如一些大型施工机械(塔吊、施工电梯等)的常规保养和维修不到位,导致施工机械带病工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是机毁人亡的重大安全事故。

(四)工程材料质量问题

工程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合格的基础,材料不合格,工程质量和安全难以保证,工程现场材料种类繁多,用量较大,无法采取全数排查,往往产生遗漏;如果承包商不重视安全,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按安全技术规范所要求的品种规格及技术参数采购相关的材料,加上个别监理人员只看合格证不看实物或走过场,不按规定对现场材料进行见证取样复试或取样时吃小灶,导致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工程施工中,留下安全隐患。

(五)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建筑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员工,不得上岗作业。第四十七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和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安全规章、规程;不得违章指挥或违规操作。而在实际的施工现场,由于民工流动性较大,往往新的工人进场时没有经过安全培训就直接上岗作业,安全意识淡薄;少数人还存在侥幸心里,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加之劳动强度繁重,造成民工疲劳过度,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加上施工现场无人监管,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六)施工环境不安全

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都应该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进行,而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做不到位;由于建筑工程至时至终都在动态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周边环境、作业条件及施工技术等在不断变化中,造成安全措施滞后于施工进展,有时甚至施工作业完成了,安全防范还没有完成;有的在前道工序完成后安全设施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在后道工序开展时又没有及时的维护安全设施,留下很多安全隐患;所以恶劣的施工环境增加了安全风险,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建筑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可见,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就是以人为本,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法建立健全具有可操作性,合理,具体、明确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之有效、合理、充分的发挥作用,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障项目的生产安全。

(二)每个工程项目都要明确安全生产目标

工程项目在实施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首先,安全生产要有目标,施工项目的安全组织机构要健全,确定相关各方安全管理的具体分工,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项目经理对安全生产负有专责,并应把安全责任具体分配到每个管理者身上,切实做到下级对上级负责,各方责任人各管其职,层层落实。对危险性较大的部位应编制专项安全措施,对问题多发的部分应时时检查;每个工程项目应当编制相应的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并适时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地演练,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加强安全管理,搞好安全教育培训

建筑施工企业,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施工安全生产的保证。企业领导者必须要有“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做得好不好,就看企业领导者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只有领导者重视了才会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工程施工安全才有保障,从而确保施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定期对现场施工人员特别是新进的工人进行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对危险作业环节则要求专职安全员对各班组长作书面安全交底,双方签字存档;将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个操作者身上;对特殊工种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如:电焊工、架子工、电工、起重工等等,杜绝无证操作。

(四)加强施工机械的管理

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时必须向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提供完整的资料,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说明书等;起重机械设备必须由具有安装资质的单位来安装,安装完毕后的检测也应由具有资质的专业检测单位来完成,检测合格才能使用;施工单位必须要有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维修保养要有专人负责,按时按期进行维修和保养并记录在案;监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保证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五)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特征,使得施工过程中涉及面广,工种多,人员杂,对每个操作者进行跟踪管理是不现实的,往往会因为某个操作人员的疏忽而产生安全隐患。因此重在过程控制,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安全交底及日常检查制度,施工时,安全员要加强现场巡视检查;公司级的安全检查也必不可少。监理人员应当加强日常的安全巡视工作,并由总监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安全隐患,从而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要定期对相关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对施工机械及材料同样也要做好安全管理,全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施工的安全。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建筑企业至关重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与确保工程质量同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从长远的利益考虑,一个优秀的企业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建筑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建立科学的安全规章制度,组建安全保证体系;同时要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从人力财力各方面加大投入,将安全生产意识渗透到每个员工的心中;要时常进行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宣传活动,大力提升建筑从业人员的素质,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1]马兵.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建筑安全,2013(02):38-40.

[2]梁超峰.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问题和管理措施探讨[J].城市建筑,2013(14):121-122.

TU71

A

猜你喜欢
工程施工建筑工程人员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