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施工各环节对于质量控制的意义

2014-07-21 03:33沈传虎李贺锋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8期

沈传虎 李贺锋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质量同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控制不良因素的产生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手段。

关键词:施工管理;建筑施工;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一、质量管理的作用

每一个工程都是由各个学科集合而成,因而项目工程会涉及多个领域,作为过程复杂的工程项目,在其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并且影响因素也同样会设计多个领域的内容。例如项目设计、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以及设备,工程项目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环境、水文环境,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工艺、操作以及管理等,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并且每个工程同工程之间具有差异,由于地点的变动,规模的差异,使得工程建筑无法像工厂生产一样采用特定的模式进行规范化生产,工程建设是没有成套的规范化技术检验以及稳定的生产条件的,因此在质量的保证上难度相对较大。例如,微小的材料使用差异便有可能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环境的变动以及设备的问题也都会出现质工程的质量变异。并且若是工程完工后发现项目出现问题,又不能够像工业产品一样进行重新解体更换维修,更不能进行产品的退换,因此,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施工材料的控制

工程材料施工配件的质量会直接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为了实现施工企业的创优目标,必须加强工程材料、配件的管理,材料供应部门必须加强自身同材料配件厂家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有效的质量反馈系统。通过业务往来改进材料质量,使得材料的供应能够达到优质工程的标准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材料供应链降低供需双方之间不必要的质量争端。在工程材料配件的管理中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有效的控制。

首先,采购质量的管理。施工材料配件的采购部门应当对供方进行严格的筛选,在最初的采购计划中应当设定两家以上的供应方作为候选,经过详细的对比分析,选择出最佳的供货方。并且对该供货方进行进一步的考核,待确保其供货质量优质且能够稳定供货后,同其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另外,在施工材料以及配件的购置中还需要考虑经济性原则,即材料和配件的购置支出。并且结合交付服务对厂家进行评价。而针对施工中建设部门以及设计部门所指定的厂家,必须对其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核,确定达标后予以合作,否则应当予以放弃。此外,在材料的购进中应当做到,不达标的配件以及材料坚决不予购买;国家明确已经禁止使用的材料配件坚决不予采购;没有相关合格文件的材料坚决不予采购;施工中发现质量问题的材料以及构件坚决不继续采购。

其次,加强材料以及配件的质量验收管理。材料的购进管理是关键,而入场前的质量验收更为重要。在采购之后需要对所采购的材料以及配件进行验收,若在验收中发现质量村咋问题的应当同供料方进行交涉,根据相关处理办法予以处理。在材料复检后需要提供相关的报告,若复检仍旧无法达到相关质量标准要求的,则应当根据相关规定进行隔离、退货处理。

最后,材料配件的的存储管理。配件以及材料在入场后需要进行严格规范的贮存,以保证材料的完好、不变质。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对材料配件进行验收,并保证严格按照仓管办法进行管理,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对物资进行收发,保证原料及时上架。

三、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的制订,应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新施工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的要求等,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的分解与落实;目标的实施,中心环节是落实目标责任和实施目标责任。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引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百年大计,质量策一”。在项目管理中,需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工程质量问题,优质的工程可以增加施工企业的综合晶振管理,通过科学的经营战略以及管理模式,保证施工的规范新,可以有效的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以此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技术水平的提高

人员的因素是施工中工程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技术水平缺陷、违章操作以及人员的心理问题都会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对人为因素的控制是有效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人作为工程施工的主体,施工技术干部、人员以及相关涉及人员的行为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一个工程的完成是各个因素的集合。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行为、心理活动以及生理缺陷等问题都会使得其所操作的环节的完成质量高低受到影响,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应当有效树立起工程人员的质量观念,使得在操作中无论人员以防控为主,以质量理念以及服务理念作为工作的指导,并用数据说话,对施工活动的社会效益做出客观评判,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总体效益,包括质量、工期以及成本等问题。此外,需要对工程所有的参与人员的素质予以提高,包括技术人员的素质、领导人员的素质等。领导人员的决策能力决定了工程的规划以及管理目标的制定,同时也是施工的技术指导以及组织前提,也是一个项目工程的检测以及质量控制能力。而工程的质量基础则是需要具体的操作人员的技术,因此提高操作员的工作作风、质量标准以及规程的执行观念的提高是前提。

参考文献

[1]张志伟.建筑施工控制精度与监理较差[J].测绘工程,1999(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