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湿地的守护者──论《散文》的编辑思想及其审美倾向

2014-07-22 01:17王云芳
扬子江评论 2014年3期
关键词:刊物散文文学

王云芳

文学湿地的守护者──论《散文》的编辑思想及其审美倾向

王云芳

《散文》创刊于1980年,是我国新时期以来第一本专门刊发散文的纯文学刊物。它与《小说月报》、《小说家》以及《散文·海外版》,都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旗下的品牌期刊。三十多年来,社会发展沧海桑田,文学潮流几经变迁,《散文》的主编亦更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它始终自负盈亏,坚守着格高、境阔、文洁、意新的创刊宗旨,为新时期以来的散文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当下纯文学期刊生存处境依旧艰难的情况下,本文拟对《散文》的编辑思想及审美倾向进行深入研究,期冀能对纯文学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型,市场经济逐渐取代了计划经济,国家以及社会的重心都慢慢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纯文学期刊的处境每况愈下,且不说八十年代轰动热闹的时光一去不返,刊物的印数大幅度下降已是寻常之事,更有甚者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维持,“天鹅之死”的剧目时有发生。世纪之交,许多纯文学刊物不甘坐以待毙,纷纷改版:或彻底改头换面,放弃经营纯文学的园地,走通俗文学的路线;或拆除纯文学的藩篱,文学淡出,文化凸显;或者初则改之,后又复之……这些热闹纷繁的改版举措有的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更多的却暴露出纯文学刊物在市场经济紧逼下的无奈与浮躁。当一波又一波的改版热潮退去,水落石出,《散文》在沉默中坚守的淡定姿态愈发鲜明。

《散文》为何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淡定地生存且保持自我的执着追求?关键在于她成功运用了品牌的力量。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象征资本,其确立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积累的过程。《散文》成长为散文文体中的品牌刊物,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新时期以来,刊载散文的印刷物有很多:综合类中刊物中常设有散文一项,报纸副刊也多是散文的园地,专门刊发散文的期刊亦有《随笔》、《美文》、《散文选刊》、《中华散文》、《散文天地》、《散文百家》等等。但是,作为第一家专门发表散文且直接以之命名的刊物,《散文》的出世在读者的印象中起到了先声夺人之效,这为其品牌建立提供了第一个优势。与此同时,《散文》的背后又不乏雄厚的文化象征资本。百花文艺出版社成立于1958年,自创社之日起,散文就逐渐与长篇小说并驾齐驱,成为该社出版的重点特色。六十年代出版的“散文丛书”系列,书籍内容新颖装帧精美,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百花文艺出版社被推许为散文出版的重镇。①这些历史积累的影响无形中都转化为象征资本,为《散文》品牌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读者基础。

品牌建立之后,需要不断地维护与发展,如此,品牌的象征意义才会越来越丰厚,才能进一步赢得读者的信任与支持。在这一过程中,《散文》编辑们的诀窍是:细致周到地面向读者办刊。健康的文学生态环境下,作家、编辑、读者原本都是文学生产消费链条中缺一不可的环节。作家虽然是文本的创作者,其作品价值的实现却是在读者阅读接受后才能实现。然而,八十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许多刊物的生存依赖国家财政拨款,编辑们主要是按照意识形态的需求围绕作家办刊,忽视读者的需求。因此,九十年代,当市场经济体制主导下读者的地位日益凸显时,许多刊物才措手不及哀声四起。相较之下,《散文》隶属于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直接面向市场的生存机制使其一开始就非常注重读者的需求。《散文》最初的读者定位是“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爱好散文的中青年,实际上也可以说就是高中、大学师生的身上。”②因此,除主体散文外,栏目设置编排也都围绕特定读者展开。为了鼓励这些读者积极参与到散文创作中,开设了“教师文萃”“大学生之页”“蓓蕾初绽”“月季花”等栏目,专门发表这些初学写作者的较好的散文习作;为了开阔初学者的阅读视野,设置了“外国散文选粹”“笔谈散文”“散文名作欣赏”“散文名家评介”“怎样写好散文”等栏目,从散文的文体鉴赏、文体创作、文体批评等层面全方位提高目标读者的写作水平和欣赏能力。而且,为了不给一般读者造成经济负担,《散文》的定价一直非常平民化。关于办刊经验,孙犁曾说过:“刊物要往小而精里办,不往大而滥里办。”③应该说,在很多细节上,《散文》这些看似琐碎的举措,从方方面面体贴到了她的特定读者的需求。因此,《散文》创刊后日益受到读者喜爱,发行量一度达到了二十万份以上,从而牢牢确立了其散文品牌刊物的地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散文》非常善于利用品牌的衍生效应,最值得借鉴的是其“书刊一体”的出版举措。《散文》与“散文丛书”书刊互补共济,这是“出身”于出版社的便利之处:通过刊物更广泛地团结散文作者,培养散文新人,同时又将刊物发表的文章,直接结集成书,扩大了散文书稿稿源;而通过出版散文书籍,反过来吸引更多的散文作者为刊物撰稿,扩大并巩固散文作者队伍,推出新人。通过这一举措,至1987年为止,“第一篇作品由《散文》发出的作者中,已有近三十人结集出版,待结集的也有一定人数”④。这还不包括《散文》每个年度的精选集、各个栏目中优秀作品以及各种散文大奖赛作品的结集。客观来说,这些品牌的衍生品,将有限的资源重新组合再利用,一方面满足了读者更为细化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刊物带来了最大的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

总体来看,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出身”,使《散文》从创刊之日起即能更灵活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她积极运用品牌的力量,以读者的需求为办刊准则,精益求精,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如鱼得水,不仅生存上无后顾之忧,而且在文学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90年代中后期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给纯文学期刊造成生存危机,迫使其积极进行转型,更致命的乃是外部整体文学生态环境的变化。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精神载体的文学逐渐褪去了它严肃崇高的光环,让位于物质层面的追求,让位于大众文化式的娱乐消费的需要。然而,物质欲望满足之余,在日益匆忙的现代生活中,个体的灵魂仍会骚动不安,因此,纯文学即使退居边缘状态,也不会消亡,关键在于如何去满足特定读者的心灵需求。

作为一本纯散文类刊物,《散文》并不执着于引领文体革命的潮流。这一方面与散文文体规范的包容性有关,另一方面更是《散文》主动的选择,她更倾向于关注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1995年,在封面上,《散文》向读者传达自己的追求:“启迪智慧、关怀人生、思想深刻、文风平易”,以平常心为平常人办刊。这种看似保守的办刊立场使《散文》赢得了大众的青睐。

“编读往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散文》着力经营的栏目之一。它是《散文》作者、编辑、读者交流的平台,既刊载编辑的一些办刊想法,也发表一般读者的散文观以及读者对于《散文》刊物的看法等等。从来信者的身份来看,《散文》的读者并不局限于专门的文学研究者,更多的倒是处于社会基层的文学爱好者,包括学生、教师、军人、公务员、公司职员甚至民工等等。解读这些来信,我们会发现,一方面,《散文》成了许多文学爱好者学习写作,提高人文修养的绝佳读本。如前所述,《散文》开设了许多针对散文基层爱好者的栏目,这极大地鼓舞了初学者的信心与写作的热情。许多学生、教师以及各行业的文字工作者纷纷来信,表达他们对《散文》的喜爱之情,讲述他们通过《散文》走上文坛的经历。新闻报道《我看什么书,怎么选专业——杭二中、学军中学和杭高30位高考优等生的选择》中,最受学生们欢迎的推荐书目中就有《散文》。上榜理由是:通过阅读《散文》可以提高作文水平,提高文学修辞能力。⑤

而另一方面,《散文》又致力于营造高洁的精神家园,为现代漂泊者提供安顿身心的净土。市场大潮的威逼下,当许多杂志为迎合读者趣味转成通俗文学杂志,或者纷纷开辟更具时尚性的专栏时,《散文》却表现出可贵的反思意识,对当下种种功利性的追求发出质疑的声音。“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弱势的一群?在我们奔向物质现代化的途中,我们是否对钻石和星星发出的不同的光芒做过区分?”⑥“当品牌意识进入精神或阅读消费之中,我们看见,一个可怕的事实正在发生——有多少读者在不假思索地消费着思想。通过这样的阅读,读者拱手交出的,不光是金钱和时间,还有思考的权利。”⑦“不要急于认为这是好的,那是好的,要对人异化的种种可能充满着警觉的力量。”⑧……类似的文字随处可见,带着自省、怀疑与独立思考的精神,《散文》刊发了许多优秀的文字。如詹克明的《裸猿〈道德篇〉——自然人类科学》(1997年第1期)以幽默辛辣的文笔纵横捭阖,审视裸猿(即人类)与世界万物的关系,描绘当下人类异化的种种情形,无疑是对沉浸在物质文明中的现代人的当头棒喝;李汉荣的《忏悔录,或疼痛的文字》(2004年第9期),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现代人过于物质功利的生活,以敏锐而又诗意的触角批判人类因贪欲而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雷平阳的《桧溪笔记》(2004年第5期)书写桧溪的自然山川、万事万物,引发读者关于生命、关于存在的思考。至于借叙事娓娓而谈,带领读者感悟生活哲理的文章更比比皆是。对于《散文》的社会功能,有一位读者来信写道:“《散文》不是教科书,它能使人欣赏到好文章;《散文》不是道德经,它能使人悟出人生哲理;《散文》不是宣传品,但它能告诉人们时代的步伐。”⑨从中我们看出读者对《散文》的喜爱之情。市场经济时代,每个刊物都在用心揣摩读者的需求,《散文》的可贵之处在于:她没有盲目地迎合读者的趣味,而是以平易近人的姿态引导读者去思索。她体现出了文字区别于当下其他流行媒介的独特之处,即在于其沉思的本质,并由此成为读者迷茫时的指路明灯、孤寂时的心灵伴侣。

九十年代中后期,与文学存在大环境变化相应的是纯文学刊物编辑角色的变化。如果说,八十年代文学编辑尚隐居在幕后,默默地为他人做嫁衣裳,九十年代,编辑们则或被动或主动地跳上舞台,成为引人瞩目的一群;如果说八十代文学期刊尚是千人一面面目模糊的话,九十年代则个性鲜明地凸显着某位编辑的气质,如《作家》之于宗仁发,《收获》之于程永新,《人民文学》之于李敬泽……在《散文》,这种情形有些特别,因为她对应的不是某一个活跃的编辑,而是一个沉静地坚守着某种品质的群体。

创刊三十多年来,《散文》的编辑更换了一代又一代。其间,《散文》也随着时代变化而局部调整,但她一以贯之地坚守着冷眼静观的品质。唯其冷眼,才能静观,才能在浮躁喧嚣的时代思潮中有所坚守。

他们坚信沉静积累的力量,坚持承继传统才能真正的创新。九十年代以后,市场经济大潮下,为了重新赢得读者的青睐,编辑们使尽浑身解数进行刊物策划:开设新栏目、图文并茂、文体实验、与网络文学联手……“创新”成了这一时期的关键词。无可否认,这些策划举措使得刊物面目焕然一新,一时之间吸引了读者的眼球,但热闹喧嚣的潮流命名过后,能留存下来的文学成绩却让人怀疑。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散文》的编辑们没有对时下五花八门的编辑策划表现出过多的热情,他们更喜欢沉静地积累,正是因为重视慢工,不追求一时的声名显赫,《散文》才能在喧嚣的时代环境下细致地耕耘自己的园地:系统地介绍古代散文的成就,使读者承继源远流长的中华散文传统;有计划地译介国外优秀的散文作品,开阔读者眼界,吸收其精华为己所用;对待每期稿件,不辞辛苦地阅读繁多的自投稿件,从中发现有潜力的文学新人……也正是因为意识到慢工的重要,《散文》编辑们才甘于默默无闻,做培养文学新人的苗圃,为散文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做提高国民基本人文素质的奠基石。

文学需要天才,更需要产生天才的土壤。在一个喧嚣浮华、一切追求速朽的年代,我想,《散文》的存在意义不在于她引领了多少文学潮流,她孜孜不倦地培育文学新苗,矢志不渝地守护人类精神的净土,某种程度上倒更像是文学湿地的守护者,提供适宜的土壤、阳光和水分,期待着天才的诞生。

【注释】

①徐柏容:《由〈散文〉创办看期刊的编辑构思》,《中国编辑》2004年第2期。

②同上。

③孙犁:《编辑笔记(续一)——关于编辑和投稿》,《孙犁文集》第五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版,第171页。

④《八岁忆旅》,《散文》1987年第7期封四。

⑤张娜:《我看什么书,怎么选专业——杭二中、学军中学和杭高30位高考优等生的选择》,《都市快报》2010年7月21日。

⑥《卷首语》,《散文》2005年第3期。

⑦《卷首语》,《散文》2006年7期。

⑧《卷首语》,《散文》2006年第11期。

⑨《编读之间》,《散文》1997年第1期。

※文学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刊物散文文学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我们需要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刊物贺词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文学
读者论坛等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