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与“理性”

2014-07-23 05:11王莹莹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理性情绪智慧

王莹莹

小学班级管理与中学、大学的班级管理存在很大的不同,除了具体事务、具体细则的不同外,最关键的是对象的独特性——小学,这是一个核心点,小学涉及到两大主要群体:小学生与小学教师。小学班级如何管理,这是很多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小学生处在身心各方面都不成熟的阶段,孩子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家长的掌中宝,小学阶段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这些重要性对于进行班级管理的负责人来说,其沉甸甸的重任转化好了是一种动力,转化不好就变成了枷锁。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拥有基础性与重要性双重地位,因此我们会看到小学班级管理中所兼顾的理性与情绪的双重矛盾,这样一种矛盾揭示的是一种应然与本然的状态。

一、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

1.小学生的“情绪”

小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段,自然带有这个年龄段的一些特征,如活泼好动,调皮爱玩,由于很多孩子又是独生子女,因此也带有一些独生子女的脾气秉性,在课堂上如果控制不好,孩子们自然会由着性子来,起哄捣乱,说话聊天,不注意听讲,不好好上课,偶尔还会大打出手;有事没事的还会打些小报告,这个怎样了,那个怎样了,今天他干嘛了,明天他又干嘛了,鸡毛蒜皮,乌七八糟什么事都有。

这些对于成年人来讲觉得不可思议,也觉得小题大做,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种本然,是小孩子的本性使然,一种本能的情绪,很多事基本上都是那个年龄段的普遍现象。他们带着孩子们固有的本能将这一切都浮现在我们面前。这种不带修饰、出于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本性、活脱脱展现出的一系列问题,我们称之为“小学生的情绪”。

2.教师的“情绪”

面对着孩子们的调皮捣蛋,起哄聊天,乱七八糟的小报告,很多新手老师基本上是招架不住的,有的孩子公然大打出手,举起拳头就互掐起来,这样一种场面,许多没有经验的老师简直不知如何是好。对于孩子们的这些情况,有些教师有时会烦不胜烦,有时会忍无可忍,有时气得浑身发颤,有时训斥的话想脱口而出,这种面对问题时的一种潜意识下的表现,我们称之为“教师的情绪”。当然对于有经验的教师来说,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艺术与智慧,相对比较得心应手,但前提是“有经验”。那么他们的经验是从何而来呢?在这种“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状态下,那是一步步的历练;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虽也同样是新手老师,但游刃有余背后的素质积累也是一步一步实现的。这里我们所说的情绪就是一种还原于人的潜意识状态下,除去过多的约束下的状态。

二、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理性”

1.教师的理性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教师,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合格教师,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优秀教师,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特级教师,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名师,因为这里存在一个教师理性的问题。一方面我们把教师界定为教师这类人;另一方面我们把教师界定为教师这一职业。无论是作为教师本身的人,还是作为教师职业来讲,教师的理性便给其增加了很多约束、很多限制、很多规范、很多要求,这些条条框框是教师必须去遵守的,是一种应然与必然的状态,逾越了这些,首先就突破了教师的底线。对于上限如何,在于教师对自身素质的一个更高要求,在不同的要求之下,我们看到了很多的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名师。

面对着小学生身上出现的种种问题,面对着课堂的纷纷扰扰,面对着班级的杂乱无章,面对着那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出于教师的情绪,他们可能会采取很多我们不想看到的违反师德的管理手段,但教师的理性则使管理重新回到了更为艺术、更为智慧的轨道。

2.小学生的理性

小学生处在一个特殊年龄层,自然有着这个年龄的烙印,有着这个年龄的种种特点。小学生虽是孩子,但他也是学生,既然是学生,那自然在孩子这一角色的基础上,还加上了“小学生”这样一个角色。保持孩子的天性是教育的本质,但还要有个学生的样子,这也是教育的本质,所以,对于小学生的规范、约束、教育也是必然,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小学生的理性”。打架斗殴,有了脾气就随便去发,上课随便聊天,有事没事打小报告,不喜欢写作业,不喜欢课堂等等这些问题,若只单单由着他们的性子,恐怕也是使不得的,那样下去教育也就变成了一个空架子。

三、 小学班级管理的情绪与理性的转化

小学班级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既是局限也是潜力,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这需要将情绪与理性做一个合理的转化。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小学班级管理也同样如此。我们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失去了科学与艺术的成分,那么管理就会失去育人的功能。[1]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严与爱,两者是辩证的关系,绝对不能偏重一方,惟有如此才能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以理性化情绪,以情绪化理性,在情绪与理性之间寻找到其可以调整的空间,使小学班级管理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井然有序,让学生与教师在这样一个班级里都能体验到教育的充实与意义,这便是班级管理的本质所在。

1.以理性化情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由情绪信马由缰这肯定是不行的,只能使教师和学生都走向崩溃的边缘,但绝对的理性与绝对的情绪都是太过生硬的两个极点。对于小学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刀切”“一手包办”,也不能“任我行”“放任自流”,而应以学生为主体,为“主角”,倡导全体参与,以教师为主导,为“导演”,宏观调控合作关系,建立一套自律、自主的班级管理模式。[2]对于小学生来说,纯粹的情绪对于班级管理是不利的,但是从孩子们的天性来讲这又是他们身上难能可贵的地方,所以在转化小学生情绪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智慧,以严格有爱、严厉有法、严肃有度、爱中有教的方式将孩子们的情绪转化为理性下的情绪,这样既保留了孩子们的天性,又促进了小学生的成长。

2.以情绪化理性

规范条例、规矩约束,没有弹性的空间只会让人越来越固限,越来越没有温度,冷冷的就像冰块一样,这不是班级管理的上策。对于小学班级管理来说,要在理性的骨子里加上一点调和剂,这便是“智慧的艺术”,教师若只是有板有眼地去宣布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就像是没有表情的金科玉律,孩子即使听话得像个小绵羊,那恐怕也是一种极大的悲哀,亦或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反叛得更是变本加厉,这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在理性之中我们需要加一点智慧,在智慧的头脑中加一些艺术,在艺术般的管理中加一些温度,这便是以情绪化理性之法,要让学生具有自尊、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就要对学生授权,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选出班干部,在班主任的协助下独立进行自我管理,处理日常事务,推动班级工作正常运行;同时要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日常事务中,让其承担责任与义务,尽量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各种活动中,使其得到体验、感受、思考和提高。[3]

小学班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也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工程,在情绪与理性之下,我们增加了温度,增加了艺术,在两者的转化之中让课堂更像课堂,让班级更像班级,让教育更像教育,让孩子更像孩子,让小学生更像小学生,让教师更像教师,让一切在本然与应然之间有着最美的绽放。

参考文献

[1] 郭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严与爱[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4).

[2] 周荣明.浅谈小学班级管理方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2).

[3] 余忠淑.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2(35).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理性情绪智慧
欲望膨胀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情绪认同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