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永红
〔关键词〕 中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5.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2—0021—01
挫折心理,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想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由于无法解决阻碍所产生的情绪反应。个别中学生受到打击后,要么情绪失控,离家出走,自暴自弃,要么产生自杀行为等,这些都是抗挫折能力较弱的表现。因此,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成为教育界的又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中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原因
心理学家将十三岁至十八岁的青少年归为“心理断乳期”,这一时间段的青少年逐渐走向独立,但是独立性与依赖性共存,个性极其不完善。此时的中学生具有敏感、热情、情绪不稳定、好胜、易偏激等性格特点,同时辅以世界观尚未成形,缺乏足够的认知与实践知识等因素,导致中学生的思维极其容易陷入误区,对事物的思考往往从主观愿望而非客观事实出发,严重缺乏对变故与失败的思想准备,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全面否定自己或他人,并且过分放大事情的严重性。
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首要原因是信念的不合理性。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总结了三条常见的不合理信念。一是“绝对化要求”。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其一定会发生或一定不会发生的坚定信念,通常与“必须”、“应该”等词联系在一起。比如,“我必须表现良好,并受到老师的表扬,若不然,我就是一个差生”。二是“过分概括化”。主要是指学生经历失败后,便推论自己在各方面都不能成功,这种概括也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以及焦虑、抑郁等情绪。三是“糟糕至极”。即认为某事情的发生是灾难性的,使人无法忍受。
二、对策
中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的提高,不仅与自己的调整有关,更与教师的引导有着很大关联。对此,教师必须从教学上改变认识,努力营造一个适合中学生成长的环境,给予中学生必要的心理教育与理解支持。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需要透过现象掌握本质,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与学生谈话时要注意技巧,亲切自然,富有感染力,切勿生硬呆板,讽刺发难。这样,才能使受挫的学生对挫折有不断的认识和提高,并且使其在心灵上受到触动,心悦诚服地接受忠告、劝导和建议。
1.更新观念,提高心理承受力。教师应注重和加强对中学生的挫折心理辅导,即从挫折的认知调节以及碰到挫折后的合理反应等方面着手,帮助受挫学生建立正确的、辩证的挫折观,鼓励学生在挫折面前不能一蹶不振,悲观失望,丧失自信心和勇气。
2.正确分析原因,鼓励学生扬长避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心理辅导,其中包括针对学习的兴趣以及能力、学习困难、考试问题等方面的辅导,着重引导学生对学习成败做出正确的归因和分析。如,组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帮助受挫的学生客观地分析自己达不到预定目标的主客观原因,引导学生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调整原定的目标,并为之全身心地投入和坚持不懈地努力。
3.加强隐性的挫折教育。由于中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叛逆心理较强,许多中学生会对说教的方式产生抗拒心理,而隐性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可以有效避免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例如,在课外活动中故意设置挫折情景,让学生在不断的碰壁中磨练意志,设立一些对抗性较强的运动比赛,增强学生面对失败的勇气,从而在隐性教育中达到提高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目的。
4.开展学生心理咨询活动。许多学生对教师都有或多或少的惧怕心理,并不愿意将自己的实际想法与教师分享。另外,很多任课教师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十分有限,无法明确地分析出学生在遇到挫折后产生的种种心理活动。这便要求学校应当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的挫折教育给予有力的补充和强力的指导,从而提高中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总而言之,中学生出现挫折心理,不仅需要耐心引导,更需要真切的关爱。中学时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关键期,又是人生中最容易与其他人与事产生冲突和矛盾的阶段,加上社会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良好的心理调节更凸显其现实价值。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