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求熟,内容求美

2014-07-25 19:24罗小军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秋香私语琴键

罗小军

作文素材运用技巧(一)

技巧提示

1.扬长避短,取材求熟。胸有成竹,下笔方可如有神助。如何才能胸有成竹呢?成功的经验是,以兴趣特长为题材。如果你爱好阅读,不妨从阅读的书籍中寻找素材;如果你爱好音乐,不妨从优美的旋律中寻找角度;如果你喜欢诗词,便可以从经典的诗句中引出话题。如此一来,下笔如流,游刃有余,也就成为了现实。

2.精雕细琢,内容求美。以情趣为材料,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如何将这种情趣展示得精妙绝伦,展示得美不胜收,还得运用一些技巧。比如在讲述经历的过程中,让情节波澜迭起,内容便容易出新;在描述兴趣爱好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与幸福的时候,若能引用几句诗词,几句名言,语言也会顿然生色。能如此细腻地挖掘材料的光彩,评分自然不低。

素材回放

只有音乐。他作曲时,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钢琴的振动。他用自己无法听到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著名的《命运交响曲 》,就是在这种完全失去听觉的状态中创作的。

一个生活在无声世界的人,能够创造出如此美若天籁的旋律,那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可贝多芬做到了。那种敢于挑战命运的信念与毫不放弃的精神,用到作文里,自然可以收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秋日私语》里的淡淡秋香

打开自家的小屋门,里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私语》的旋律,顿时如秋水般一泻而出,在琴键中跳跃着,旋转着,萦绕在斗室之中,洗去春日的浮华,涤尽夏日的焦灼,如梦似幻地弥漫开来。遒劲如秋风般的旋律中,似乎让人看到被撕下枝头的那片残叶义无反顾地脱下葱绿的征衣,带着那个酝酿已久的梦想,决然地离开枝头,跃入空中翻飞起舞,尽情地释放着生命中最后一抹浓烈。带着对秋的追忆,我们听到了情人般呢喃的琴声,那久存于心的缠绵情思,也随着音乐,飘到了窗外,在深邃的夜空中弥漫。在琴声的催化下,那一丝丝从窗缝中挤入的寒意,似乎还蕴透着一股淡淡的秋香。(节选自《红袖添香》)

如果你是钢琴爱好者,自然不会不熟悉《秋日私语》;如果你是音乐爱好者,自然不会没有听过《秋日私语》;即使你不懂音乐,但当那熟悉的旋律传来时,你也会驻足聆听,心驰神往。这种魅力使之不失为写作的上等素材。

那段自由的日子

○2013年安徽一考生

还蕴透着一股淡淡的秋香。(节选自《红袖添香》)

如果你是钢琴爱好者,自然不会不熟悉《秋日私语》;如果你是音乐爱好者,自然不会没有听过《秋日私语》;即使你不懂音乐,但当那熟悉的旋律传来时,你也会驻足聆听,心驰神往。这种魅力使之不失为写作的上等素材。

运用典范

随的日子,在繁忙的初中生活中渐行渐远。闭上眼,我想我始终忘不了那段自由时光。(由诗意的自然之景,引出优美的动人旋律。材料不同,内容下笔出彩。)

是什么在浅吟低唱,我仿佛听到了成长拔节的声响。是的,《童年的回忆》似涓涓细水在指间流淌,清脆而欢畅,带着丝丝感伤。我的心开始飞腾起来,倏地飞进了外婆家一丛一丛的油菜花田。那一张张金黄灿烂的笑脸,刻录着我天真的童年时光。从灿烂到心底的油菜花田中钻出来,我来到了陌生而熟悉的窗台边。窗边,每天都有一个小姑娘趴在窗台上仰望,曾有无数的纸飞机“嗖嗖”飞向窗外,曾有一双澄澈的眼睛望着蓝天。琴声渐渐缓慢下来,回忆模糊起来,轻轻回到现实,回到钢琴边。只是不知,那年飞出窗外的纸飞机,可曾有一只回到童年的梦里?(用《童年的回忆》巧妙引出回忆,在音乐声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人感受乡村的美丽,童年时光的美好自由。)

听,这是生命在高唱,这是命运的绝响!指尖在琴键上大幅度上下跳跃,心潮澎湃。我无法平静,《命运》这支曲子,这雄浑激昂的生命最强音,让我深深景仰。这是命运的挑战!贝多芬在怒吼,在咆哮,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要战胜它,他要演绎一场伟大的战斗!来自生命的声音在琴键上跳跃,奔腾,喷薄而出!琴音戛然而止,我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如果说上文是一种诗意的美感,《命运》带来的却是一种激昂的力量。虽然写的都是音乐,却用旋律让情感起了波澜。)

泛着粼粼波光的湖面上,它伸长脖颈在呼唤,继而清唱。美丽

简评

1.角度新颖,材料出新。不一样的材料,不一样的风采。考生结合自己的音乐特长,将“自由”与“音乐”巧妙结合,令人耳目一新。与同类文章相比,本文取材可谓胜人一筹。

2.语言优美,内容出彩。本文语言典雅规范,句式工整而不失灵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如“似涓涓细水在指间流淌,清脆而欢畅,携带着丝丝感伤”,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音乐带给“我”的感受描绘得细腻形象,有一种让人怦然心动的美感。

猜你喜欢
秋香私语琴键
多管齐下,主体评价小学生的习作
基于简化条件法的解题教学
初 雪
枷 锁
给你的信
长恨歌
光影协奏曲
钢琴指套
黑白琴键上的爱
高中三册第13单元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