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对当代大学生负面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2014-07-25 03:08李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4期
关键词:电子产品总体负面

李艳

(阜阳师范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电子产品对当代大学生负面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李艳

(阜阳师范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部分电子产品在高校大学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应该简化生活的电子产品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调查分析以及实地问卷走访,对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精神意志和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对学校、学生、家长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引导大学生理性的使用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大学生;负面影响;建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在高校大学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给学生带来新的通讯信息技术的同时,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各方面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引起很多教育管理者的关注和争议.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精神意志、人际交往之间关系的研究,来探讨电子产品的应用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从而为高等教育管理者提供相关建议.笔者从某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60人发放调查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58份,有效回收率为96.7%,其中包含男生24人,女生34人,文科生31人,理科生27人,二年级32人,三年级26人.

表1 大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

本研究使用两个问卷调查表分别对大学生对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与大学生总体负面感觉进行测量.一是大学生对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问卷表.包含4个维度:电子设备使用强迫性、电子设备使用的耐受性、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共16个项目,采用5级计分制.全问卷的信度为0.81,4个维度的信度在0.56-0.74之间,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在0.73-0.82之间,说明该量表是有效的.二是大学生总体负面感觉问卷表.包含4个因子:认知能力下降、情感匮乏冷淡、精神意志涣散、人际交往疏远,共20个项目,采用5级计分制.全问卷的信度为0.84,4个因子的信度在0.73-0.76之间,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在0.77-0.84之间,表明该量表是有效的.

1 调查结果与分析

1.1 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的现状,把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问卷得分(总分为20-64分之间)划分为三组:低依赖组、中依赖组和高依赖组,并分别统计三组的人数和百分比,调查结果分布见表2.结果显示,依据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中依赖组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62.1%,高依赖组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13.8%,得分在35分以上的人数超过有效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二,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电子产品存在依赖,电子产品已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大学生中对电子设备产生依赖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表2 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调查表(n=58)

究其原因,大学生处于集体生活中,他们内心希望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而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科技进步使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大学生通过电子产品提供的虚拟空间,如网络论坛、聊天室、微信空间等渠道,扩大交际圈,拥有自我展现的机会.同时他们还可以利用电子产品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中去,这样使得大学生对其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但由于大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的发育时期,还不能很好的驾驭和把握自己的生活,长此以往,便会产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1.2 大学生的总体负面感觉状况

多因素方差分析各因素对大学生的整体负面情绪问卷得分的分析显示,性别对其影响最为显著.这表明,在这些因素中,性别因素对大学生总体负面感觉状况的影响是最大的.

1、总体负面感觉的差异性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性别、年级、专业对总体负面感觉之间是否具有差异,我们对性别、年级、专业等因素的大学生的总体感觉得分表进行了t检验,结果见下表.从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大学生群体的总体负面感觉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总体负面感觉得分比女生要高,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总体负面感觉得分差异不大,理科大学生的总体负面感觉得分高于文科大学生.

总体负面感觉得分男生高于女生,主要原因有男生的自身生理条件与女生不同,男生在建立人际关系方面不如女生,一般情况下好胜心比较强,失败的时候容易躁动导致负面情绪;此外男生与女生相比,需要承担更多的生活压力和社会责任,导致他们不愿意过多地表露感情,因此男生与同学、老师、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比女生要少,导致其负面感觉更强.

2、总体负面感觉四因子的差异分析

对大学生按性别、专业、年级等项分类,同时统计他们在大学生总体感觉表的得分,并依据年级、专业、性别维度在认知能力、情感、精神意志、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得分进行t检验,具体情况如表4.

表3 大学生总体负面感觉状况差异性分析

表4 大学生总体负面感觉四因子的差异分析

大学生的情感匮乏冷淡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男生的情感匮乏冷淡比女生的情感匮乏冷淡更强.在人际交往疏远方面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p<0.01),理科生的人际交往疏远程度比文科生更高.男生情感交流的方式与女生不同,女生愿意找朋友倾诉心理问题,而男生更多的会压抑自身情感,因而男生的情感匮乏冷淡程度强.理科和文科学科的差异,使理科生更注重自我逻辑推理演算,而文科生更加注重口头表达,在人际交往中,理科生在语言驾驭上没有相对优势,因而不大擅长于人际交往,因而导致人际交往疏远. 1.3 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与大学生总体负面感觉的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大学生认知能力下降与电子产品使用强迫性、电子设备使用的耐受性存在正相关,认知能力下降与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存在显著正相关.情感匮乏冷淡与电子产品使用的耐受性,精神意志涣散与人际与健康问题存在正相关.

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问卷表中的不同因子分别与大学生总体负面感觉问卷表中的不同因子呈现出相关,这说明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与大学生总体负面感觉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认知能力下降与电子产品使用强迫性、电子产品使用的耐受性存在正相关.认知能力下降与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强,使用时间越长,频率越高,其认知能力下降也越明显.原因在于大学生大量使用电子产品,面对快速呈现的信息,长时间接触会降低大学生的感知能力.同时大学生过多接触电子产品会影响其思维方式,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不愿意深入思考问题,不愿意追问事物的本质,过多地依赖现成的信息却忽视自身检验,从而阻碍了思维过程的深化.情感匮乏冷淡与电子产品使用的耐受性,精神意志涣散与人际与健康问题存在正相关,其原因在于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会使大学生在使用电子产品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无法体验感受到正面交流的情感,自然会引起情感匮乏和冷淡,在现实生活中不愿意表露情感,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情感表达.

表6 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与大学生总体负面感觉的相关分析

2 对策与建议

2.1 学校加强引导与监督,发挥电子产品的正面影响力

电子产品的使用既有利又有弊,关键是怎么利用.首先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展板、宣传画、电子显示屏、校园论坛等渠道传播合理利用电子产品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过度依赖使用电子产品的弊端,营造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的良好氛围;其次学校应开设针对电子产品使用的专门知识讲座,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利用电子产品为其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良好习惯的培养、提高信息素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最后任课教师要在教学中起表率作用,不在上课期间使用电子产品,积极与学生互动,帮助学生挖掘潜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教师还要加强课堂教育管理,对上课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与学习无关事宜的现象严加制止,决不姑息纵容,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净化课堂教学风气,提高教学质量.

2.2 大学生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增强自律意识

首先,大学生应意识到电子产品在带来快捷、便利、高效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困扰和负面效应,因此要理性地使用电子产品,要充分汲取有益资源,丰富自身,发展自我.其次,大学生应该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断为自己加油鼓劲,主动和老师、朋友以及同学进行各方面的沟通,及时地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从而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这样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遇到问题时多向亲朋好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最后,大学生应该积极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很少会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因为他们会把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兴趣领域.大学校园中有很多特色的活动,如社会实践活动、文娱活动、学习科研活动等,在参与活动时,学生更容易互相交流,增进友谊,利于学生的自我提升与发展.这些优质活动不仅为我们自身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平台,更为我们汲取知识,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奠定了坚实基础.

2.3 家长加强沟通和交流,适度控制学生消费

电子产品的多次更新换代使其设计更为人性、功能更加强大、使用更加便捷,增强了对自律性不强的大学生的诱惑.一些大学生爱慕虚荣、攀比成风,想跟上时尚潮流,做时尚达人,不惜耗费大量资金购买电子产品,甚至有部分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同学也加入到了这个行列之中.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来说,电子产品的消费是一笔不小的费用,需要家长提供经济支撑.作为家长千万不能一味地纵容、满足子女无度的需求,这样只会让他们无节制的膨胀自己的消费欲望,而忽视自身担负的责任.无论社会怎样发展,科技怎样发达,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仍是学习,电子产品只是为学习、生活服务的,千万不能反过来成为学习的绊脚石而影响他们自身的学习与发展.因此,无论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家长都要根据大学生自身实际需求情况为其购买功能价格适宜的电子产品,不可无节制地满足子女对电子产品的无理需求,助长其消费欲望.

〔1〕孔维民,欧阳文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孤独状态的相关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6(1):43.45.

〔2〕岳颂华,张卫,黄红清.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与应对方式[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93—98.

〔3〕王滨.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倾向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6):1425-1427.

〔4〕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R].2009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心理学报,2009.

〔5〕党耀国,米传民,钱吴永.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52-163.

〔6〕约翰逊,威克恩.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6-25.

G647;G44

A

1673-260X(2014)12-0079-03

阜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2FSSK07)

猜你喜欢
电子产品总体负面
正确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帮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我国小型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