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2014-07-25 03:08陈思思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4期
关键词:增长速度科技进步贡献率

陈思思

(南京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江苏省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陈思思

(南京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实践,人们逐渐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科技进步俨然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的首要因素.因此,针对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对经济建设有着很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科技进步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表明江苏省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具有微弱的波动性,随后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对江苏省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促进江苏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索洛”余值法;C-D函数

1 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到了21世纪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扩展着更加丰富的空间,也更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一国经济政策的主旨目标即为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可通过两种方式推进经济增长,首先,科技进步发挥对生产力三要素的影响,提高生产率,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其次,基于高科技,构造出独立的产业,并使国民生产总值(GNP)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该产业的产值.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和人均量与之存在较大差异,国民的生活质量状况使更快的实现经济增长成为必要.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研究,不仅仅是经济学史上的一个传统话题,也是一个一直以来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早在1766年,亚当·斯密(AdmaSmtih)就发现了“机器的发明”是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的. 1817年,大卫·李嘉图(DvaidRicdaro)基于亚当·斯密的观点,进一步提出了“增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将可能会导致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减”这一观点.因此为了保证经济能够不断地持续增长,技术进步是必不可少的.在此之后,1956年罗伯特·索洛(RboertSolow)则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将“劳动效率”引入生产函数,从而从数学的角度来揭示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所以对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的深入分析,对于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一直比较快,人均收入等各项指标也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省内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进行优化,科技进步对于江苏省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及“索洛”余值法对江苏省技术进步的作用进行测算,同时也进行了评价分析.

2 江苏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计算

2.1 模型的选择

本文采用的是C-D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测算江苏省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从而分析确定江苏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选取了江苏省1992-2011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此提出生产函数的假设条件:(1)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投入要素只包含劳动和资本,并且已充分利用.(2)设参数=1,即,规模报酬不变,产出是劳动和资本的齐次函数.

2.2 指标变量的选择及计算方法

2.2.1 平均增长速度

本文科技进步中的平均增长速度均采用水平法进行计算,具体公式如下:

Y0——产出计算期的基期值,K0——资本计算期的基期值,L0——劳动力计算期的基期值,Yt——产出计算期的末期值,Kt——资本计算期的末期值,Lt——劳动力计算期的末期值.

2.2.2 科技进步速度

索洛增长速度方程为:y=a+αk+βl,式中y表示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a表示科技进步速度,k表示资本投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l表示劳动投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α表示资本产出弹性系数,β表示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其中α+β=1.

从而可以得到:a=y-αk-βl,此式的经济含义表示为科技进步速度(增长率)是由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增长率)减去经过加权的资本投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增长率)和劳动投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增长率)得到的,此即为“索洛”余值法.

2.2.3 各要素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科技进步、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用Ea、Ek、El来表示,计算公式分别为:

2.2.4 弹性系数

资本产出弹性系数α,代表由于资产投入的变化而引起的产值变化的速率,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资金投入每增加1%时,产出就会增加α%;劳动产出弹性系数β,表示劳动力投入的变化引起的产值变化的速率,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劳动投入每增加1%时,产出将会增加β%.

江苏省1992—2011年每年劳动产出弹性系数的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由于前文中提到,前文假设C-D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是不变的,即α+β=1,并且经济是处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的.由此可以推算出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α.江苏省1992—2011年资本产出弹性系数的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2.3 具体测算过程

本文采用的是柯布一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和索洛模型相结合的“索洛”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选取了江苏省1992-2011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时间跨度为20年.在测算过程中,为了使测算结果可以正确反映出经济发展的情况,必须科学地选择代表产出量、资金量和劳动量的指标变量.

2.3.1 产出指标的确定

本文选取江苏省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为研究对象,为了能够排除价格因素的影响,选择以1978年为基期折算得出不变价格GDP作为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具体公式如下:

表1 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数据 单位:亿元

2.3.2 劳动投入指标的确定

表2 劳动力投入的相关数据及劳动产出弹性

劳动量的确定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为劳动力人数、劳动工资和劳动时间.本文选取劳动力人数作为衡量劳动量的指标,而劳动力人数用就业人员数量来表示.因此,本文中江苏省每年的劳动消耗用其省内每年就业人员的数量来衡量,以l来表示就业人数增长速度.江苏省1992-2011年各年就业人数增长速度如表2所示.

2.3.3 资本投入指标的确定

对于资本投入指标的选取也有很多方法,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用资本存量来代替资本投入进行度量分析,这其中暗含了资本存量与资本投入是成比例的这一假设.在现有的关于总量生产函数的三类资本存量界定的研究中(即固定资产净值加流动资金、固定资产原值加上流动资金、固定资产原值或者同定资产净值),本文最终选择了全社会固定资产原值年末数作为衡量资本投入的度量值,k表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江苏省1992—2011年各年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如表3所示.

表3 资本投入的相关数据及资金产出弹性

3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结果

3.1 科技进步增长速度的计算

由上表得到的y、k、l、α、β,由公式a=y-αk-βl,可以得到科技进步速度(增长率).再由上面的公式可以分别得到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科技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江苏省1992-2011各年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科技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如表4所示.

3.2 各要素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科技进步、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分别用Ea、Ek、El来表示,由前面的公式(2.5)、(2.6)、(2.7)均可分别求出.江苏省1992-2011各年科技进步、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如表4所示. 3.3对测算结果的解释

3.3.1 资本要素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

由表4可以看出,1992—2011年,资本要素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呈现增长趋势,除了1992年的资本投入贡献率为38.68%以外,其余所有年份的贡献率均高于40%,且资本投入贡献率在2011年高达80.71%.这表明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投资.

3.3.2 劳动要素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

由表4可以看出,1992—2011年,劳动要素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下降趋势,且相对较小,其中贡献率最高的1992年也只有9.66%而已,另外,虽然劳动力贡献率没有出现负值,但2007至2011年,劳动力贡献率均低于5%.因此,劳动因素在江苏省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3.3.3 科技进步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由表4可以看出,1992—2011年,科技进步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虽呈现出微弱的波动性,但总体上却存在着一定的递减趋势,因此江苏省必须加快转变其经济增长方式,即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当不断地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科技进步水平,从以前过度的依赖资本投入、资源环境投入的发展方式,逐渐向依赖科学技术和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及质量的发展方式转变.

4 影响江苏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4.1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结合不够紧密

一直以来,江苏省的科技投入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大部分的科研经费投入来自源于政府投入,造成了科技资源匮乏和投入力度薄弱等问题.高校和研究所游离于企业之外的现象明显,产学研相结合的程度也不够.由此可以看出,这些问题造成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4.2 缺乏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机制

科技进步的发展主要涉及企业、政府、中介机构、大学和科研院所等部门机构,其中企业是现代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是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的主导者和监督者;中介机构是科技进步的辅助者,是联系企业和大学及科研院所的纽带;而大学和科研院所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和依托.

4.3 企业并未成为科技进步的主体

企业是科技进步的主体,是科技进步的决策方、投资方和受益方.只有企业将各种要素整合起来,进行合理的调配和利用,使得科技进步应用于产品之上,使得科技要素商业化,才能实现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江苏省的企业缺乏产品竞争力,受到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产出投入的限制,导致企业并没有成为科技进步的主体.

表4 各要素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5 促进江苏省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江苏省的科技水平不断增强,但是其科技进步贡献率却不高,还未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因此为了促进江苏省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我们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快江苏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5.1 加快科技体制创新,优化资源配置

目前,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真正、彻底转变的一个关键原因是,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机制和资源整合体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因此,实现江苏省科技进步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进行科技体制创新,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政府在科技整合过程中的主导及监管作用,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贡献率,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同时可以提高江苏省的科技竞争力,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也可以为江苏省科技体制的创新提供有利条件. 5.2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和广度,强化科技进步

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与劳动者素质息息相关.首先,应加大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并积极引进高科技人才,为科技进步打好基础;其次,应继续加大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建立完善的科技项目投融资制度,促使经费使用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最后应增加对更多专业的科学研究所、高校等研究机构的资金投入,使其科研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

5.3 深化企业体制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提高企业对资产整合的力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政策指导,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强现场指导,推广典型经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引进优秀人才,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挖掘企业的科技潜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形成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使企业成为技术发展和投资的主体.

F127;F222

A

1673-260X(2014)12-0117-04

猜你喜欢
增长速度科技进步贡献率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2018年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奖励项目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中国建材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不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对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趋势性变化的分析
“大多数”商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