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县仁首镇防洪堤除险加固设计

2014-07-25 09:15田艳艳龙保成
陕西水利 2014年2期
关键词:土堤防洪堤清淤

田艳艳 龙保成

(江西省赣西土木工程勘测设计院 江西 宜春 336000)

1 仁首镇防洪堤现状

仁首镇防洪工程位于江西宜春市靖安县北河下游,上起象湖涂家,下至仁首镇与安义县交界处,全长8.9km(河道长度),防护面积13.6km2,保护耕地1.8万亩,保护人口1.2万人。

防洪工程左岸车头余家山头处至前堡余家段局部设有防洪堤及防洪墙,浆砌石防洪墙左1+141~1+178、左1+406~1+443、左1+565~2+119,全长628m,防洪堤左0+000~0+645、1+178~1+406、 左 2+119~2+862,全长 1616m,右岸右 1+918~1+931、右2+004~2+067设有防洪墙,全长76m,其余堤段均未设防。已建土堤堤身单薄、堤顶宽0.6m~2.2m,填筑质量差。左0+791~0+978现状设有干砌石护岸,由于年久失修,多处地段墙体毁坏并发生小规模的塌方,局部地段墙体发生沉降,墙身出现多条裂痕。另有现状建筑物不配套,治理工程防洪标准低,洪水冲刷、河床下切使得岸脚淘空外露,造成大量塌岸和崩岸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且河道弯曲,局部淤积严重。近年来,随着仁首镇人口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当前防洪治理工程体系不健全,防洪工程现状未形成有效的防洪体系,建筑物不配套,治理工程防洪标准低,洪涝灾害频频发生,给城镇人民生活带来许多困难、工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严重制约着仁首镇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 防洪堤治理规划

鉴于县仁首镇防洪工程现状未形成有效的防洪体系,不能抵御靖安北河10年一遇洪水,研究后确定对左岸车头余家山头处至新规划的309省道结合现有防洪设施进行设防设计,主要加固内容为:结合规划的沿河东路新建土堤、老堤培厚,新建砼防洪墙结合防浪墙,老防洪墙局部加高,结合规划的北河公园对迎流顶冲段进行生态格网护岸。具体实施中右岸因填筑工程量较大,占地较多,且沿岸樟树密集,决定对右岸不进行封闭设防设计,只对仁首大桥右岸右1+752~1+900新建防洪墙结合防浪墙,右1+900~2+067老墙加高、局部新建砼防洪墙结合防浪墙,结合规划的北河公园对迎流顶冲段进行生态格网护岸,后期根据规划的沿河西路对千佛塔至规划的新309省道采用路堤结合的形式进行设防设计。

3 圩堤除险加固设计

3.1 堤线布置原则

工程区内现状除左岸局部设防外,其余堤段基本未设防,河岸抗冲能力差,堤线布置根据防洪规则、地形、地质条件、河流变迁,结合现有及拟建建筑物的位置、施工条件、已有工程状况以及征地拆迁等因素,经过技术比较后综合分析确定,并遵守以下原则:

(1)河堤堤线与河势流向适应,并与大洪水的主流线大致平行;

(2)堤线力求平顺,各岸段平缓连接;

(3)堤身应尽可能修筑在地质较好、比较稳定的滩岸上,尽可能避开软弱地基、古河道、强透水地基;

(4)各岸段根据具体条件,分别采用不同护岸形式,在结构变换处设置渐变段,并处理好不同护岸结构的结合部位的工程连接;

(5)满足最小堤距要求。

3.2 河道清淤疏竣、清障

本次河道整治对靖安北河进行加固、清障、拓宽、清淤疏浚处理等,对高出河床枯水位的淤积泥沙、孤滩及阻水芦苇、乔木、灌木及河内垃圾等进行彻底清除;且对阻水严重的凸岸进行疏挖,疏挖后应使河槽与河岸保持稳定,满足边坡稳定的要求。靠山体侧应尽量维持原有边坡坡度,局部较陡处进行削坡处理,疏挖边坡均采用 1∶2.0。

表1 仁首镇防洪工程清淤疏浚范围表

表2 仁首镇防洪工程左岸加固基本情况表

表3 仁首镇防洪工程右岸加固基本情况表

根据河道整治工程总体布局,结合河道治导线确定疏挖范围,同时不改变整治河段的河道比降,经计算确定靖安北河河道疏浚纵坡坡降为i=0.0009。

在不影响行洪的前提下,清淤疏浚土方可运至堤内,用作现状低洼处、填塘处及城镇开发用地填土。

清淤疏浚范围具体见表1,疏挖总长度5.633km。

在不影响行洪的前提下,清淤疏浚土方可运至堤内,用作现状低洼处、填塘处及城镇开发用地填土。

3.3 防洪堤及防洪墙设计

本次加固设计对左岸车头余家山头处至新规划的309省道(桩号左0+000~3+228)及右岸1+752~2+067结合现有防洪设施进行设防设计,主要加固内容为结合规划的沿河东路新建土堤、老堤培厚、新建砼防洪墙结合防浪墙,老防洪墙局部加高等。各段加固方案如下:

3.3.1 防洪墙

左0+770~1+141及右1+752~1+900受地形条件及沿岸建筑物限制,同时考虑尽量不占或少占河道过水断面,采用砼衡重式防洪墙结合防浪墙的型式,全长519m。防洪墙为C15砼衡重式结构。

左 1+141~1+178、左 1+406~1+443、左1+565~2+119、 右 1+918~1+931及 右1+918~1+931现状设有防洪墙,加固设计对其进行保留,局部墙顶高程不满足的地段进行C15砼加高,全长704m。

左 1+443~1+565、左 1+900~1+918及右1+931~2+004河道相对开阔,结合现状拟采用护岸+平台+防洪墙的形式,全长213m。

3.3.2 防洪堤

左0+000~0+645及左2+487~2+862现状设有防洪堤,防洪堤堤身单薄、堤顶宽0.6~2.2m,填筑质量差。本次加固设计对现有土堤进行加高培厚,全长1020m。

左0+645~0+770及左2+862~3+228现状未设防,为形成有效防洪圈,确定本次加固设计结合规划的沿河东路新建土堤,全长491m。

左1+178~1+406及左2+119~2+487现状设有防洪堤,防洪堤堤身单薄、堤顶宽0.6m~2.2m,填筑质量差,因上述两段堤后紧邻集镇砼公路,为避免加高培厚影响公路,设计采用砼固脚+平台+防洪堤形式,全长596m。

3.4 护坡及护岸固脚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外河水流、风浪等情况,本次对崩岸、塌岸、迎流顶冲、冲刷严重且地形不受限制的河岸采用坡式护岸。考虑到仁首镇地处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且集镇规划区两侧均为北河公园,经技术、经济及环境影响等多方面比较,设计对左 1+178~2+487、右0+000~0+744、 右 1+900~2+067及 右2+645~4+020迎流顶冲河岸进行生态格网护坡、护岸处理,全长3595m。对于非险段的其余河岸陡于1∶2的按1∶2进行放坡处理,缓于1∶2的维持原状,枯水位以上采用草皮护岸,以下采用水生植物护岸。

3.5 穿堤建筑物加固

本防洪工程桩号左0+000~3+228为本次设防段,现状左1+346m处有一条排水渠出口,为防止洪水期间河水往排水渠倒灌,同时确保排水渠水能排至河道,需要新建排水闸。桩号左2+246、左2+823处现状无排涝涵闸,洪水均通过排水沟渠排至下游河道。由于新建309省道后洪水无法排至下游河道,故需在原有自排出口处新建排水涵,因此,本次加固设计需新建排水涵闸3座,分别为柳树赵家排水闸、吴家排水涵、余家排水涵。

本次拟综合整治河道上起象湖涂家,下至仁首镇与安义县交界处,全长8.9km(河道长度),其中河道清淤疏浚5.633km,老堤培厚1.616km,新建土堤0.491km,新建砼防洪墙结合防浪墙0.732km,生态格网护岸3.595km,老墙加高0.704km。拆除重建1座排水闸及2座排水涵。

仁首镇防洪工程各段具体加固型式见表 2、表 3。

4 结语

长期以来,仁首镇受洪水影响,洪涝灾害频频发生,给城镇人民生活带来许多困难、工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严重制约着仁首镇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本次加固设计共计完成河道清淤疏浚5.633km,老堤培厚1.616km,新建土堤0.491km,新建砼防洪墙结合防浪墙0.732km,生态格网护岸3.595km,老墙加高0.704km,拆除重建1座排水闸、新建2座排水涵。施工完成后保证了仁首镇10年一遇洪水不受威胁和危害,保证了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镇郊农业、蔬菜作物丰收,确保了集镇基础设施正常,结束了因仁首镇镇区段防洪体系不完善而造成的河道逐年自然冲塌、水土流失、河道淤积的现象,维护了镇区生态系统平衡,直接或间接地为社会创造了财富,效益巨大。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土堤防洪堤清淤
市政道路软基清淤回填施工技术实践与探讨
“追雨”又“守雨” 他们筑牢铁路“防洪堤”
Skateboarding and Bungee Jumping
堤防工程土堤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绵阳城区防洪堤工程的设计及体会
充填灌浆在旧堤防渗处理中的应用
考虑降水效应的坡比对土堤稳定性的影响★
力士德清淤挖掘机
板集煤矿主井井筒快速清淤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