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科学活动中幼儿探究意识的培养

2014-07-25 11:23张兰珍
甘肃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探究意识科学活动培养

张兰珍

〔关键词〕 幼儿;科学活动;探究意识;培养;目标;内

容;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2—0063—01

科学活动是在幼儿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领域,组织实施一个好的科学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求知欲,还能够激发他们对基本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究意识。有人对孩子是否需要接受自然科学实验教育做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希望了解科学实验,他们对科学实验的记忆是牢固的,幼年时候学到的东西将持续影响终身。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因材施教激发幼儿感官、认知、思维、创造等各个方面的探究意识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恰当地定位幼儿科学活动的目标

幼儿对于科学的认知、感受和创造能力虽不健全,但却充满无限的探索欲望,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选择和组织科学活动时要慎之又慎,不选过于深奥、陈旧、理论性过强的科学活动,只选日常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能够激发他们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意识的科学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不同年龄段幼儿对“科学”的探究目标有明确要求:

由此可见,组织幼儿的科学活动意在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和事物内部联系的探索意识。让幼儿在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其热爱科学的兴趣,逐步让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综合事物的认知,初步构建他们的认知体系才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总目标。

二、恰当地选择幼儿科学活动的内容

通常情况下,幼儿都喜欢色泽鲜明的图案、节奏分明的音乐、能够用感官体验的事物以及天马行空的创造。因此,教师在选择幼儿科学活动的内容时应该从相应年龄段幼儿的情感认知、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为主要出发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此,教师应针对幼儿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操作法和游戏法增强科学知识的趣味性,提高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初步构建他们的知识网络体系。如,让幼儿体验生活中常见事物的量的特征,如大小、多少、长短、薄厚等,学会能够比较任意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能够正确辨别上、下、左、右、前、后方位;学会看整点与半点,等等。通过一系列较为系统的数学启蒙科学活动使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激发其对科学的探究意识。

三、恰当地选择幼儿科学探究的方法

关于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模型法、假设法、观察法、转换法、对比法、验证法、控制变量法等等。然而,不同的探究方法在针对不同的科学探究实验以及科学探究目的时会有不一样的探究成果。基于此,教师在组织幼儿科学活动时选择什么样的探究方法很重要。如:“盐”与“糖”,这个科学探究实验是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最常见的实验之一,当教师以不同的探究目的为基准时,带给幼儿的探究方法以及所激发出的探究意识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1.将观察法和验证法相结合,激发幼儿的感官探究意识。摆放在幼儿面前的“食用盐”和“白砂糖”,可以让幼儿通过眼睛观察,也可以让幼儿用手指进行触摸,凭着视觉与触觉的感官让幼儿初步判断出“盐”和“糖”。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用舌头尝一尝味道,验证他们的判断。这样的探究方法不但能够帮助幼儿正确认识生活中的事物,而且能够激发其感官的探究意识。

2.将假设法和对比法相结合,激发幼儿的主观探究意识。如,可在幼儿面前摆放两杯水,其中一杯里面加入白砂糖,让幼儿仔细对比判断哪杯水中加了“白砂糖”,并让幼儿思考:如果把盐也放进盛满清水的杯子中搅拌,盐会不会也消失不见呢?这两个步骤的科学实验,假设法和对比法相结合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对新问题的主观探究意识。

编辑:王金梅

endprint

〔关键词〕 幼儿;科学活动;探究意识;培养;目标;内

容;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2—0063—01

科学活动是在幼儿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领域,组织实施一个好的科学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求知欲,还能够激发他们对基本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究意识。有人对孩子是否需要接受自然科学实验教育做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希望了解科学实验,他们对科学实验的记忆是牢固的,幼年时候学到的东西将持续影响终身。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因材施教激发幼儿感官、认知、思维、创造等各个方面的探究意识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恰当地定位幼儿科学活动的目标

幼儿对于科学的认知、感受和创造能力虽不健全,但却充满无限的探索欲望,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选择和组织科学活动时要慎之又慎,不选过于深奥、陈旧、理论性过强的科学活动,只选日常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能够激发他们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意识的科学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不同年龄段幼儿对“科学”的探究目标有明确要求:

由此可见,组织幼儿的科学活动意在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和事物内部联系的探索意识。让幼儿在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其热爱科学的兴趣,逐步让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综合事物的认知,初步构建他们的认知体系才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总目标。

二、恰当地选择幼儿科学活动的内容

通常情况下,幼儿都喜欢色泽鲜明的图案、节奏分明的音乐、能够用感官体验的事物以及天马行空的创造。因此,教师在选择幼儿科学活动的内容时应该从相应年龄段幼儿的情感认知、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为主要出发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此,教师应针对幼儿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操作法和游戏法增强科学知识的趣味性,提高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初步构建他们的知识网络体系。如,让幼儿体验生活中常见事物的量的特征,如大小、多少、长短、薄厚等,学会能够比较任意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能够正确辨别上、下、左、右、前、后方位;学会看整点与半点,等等。通过一系列较为系统的数学启蒙科学活动使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激发其对科学的探究意识。

三、恰当地选择幼儿科学探究的方法

关于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模型法、假设法、观察法、转换法、对比法、验证法、控制变量法等等。然而,不同的探究方法在针对不同的科学探究实验以及科学探究目的时会有不一样的探究成果。基于此,教师在组织幼儿科学活动时选择什么样的探究方法很重要。如:“盐”与“糖”,这个科学探究实验是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最常见的实验之一,当教师以不同的探究目的为基准时,带给幼儿的探究方法以及所激发出的探究意识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1.将观察法和验证法相结合,激发幼儿的感官探究意识。摆放在幼儿面前的“食用盐”和“白砂糖”,可以让幼儿通过眼睛观察,也可以让幼儿用手指进行触摸,凭着视觉与触觉的感官让幼儿初步判断出“盐”和“糖”。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用舌头尝一尝味道,验证他们的判断。这样的探究方法不但能够帮助幼儿正确认识生活中的事物,而且能够激发其感官的探究意识。

2.将假设法和对比法相结合,激发幼儿的主观探究意识。如,可在幼儿面前摆放两杯水,其中一杯里面加入白砂糖,让幼儿仔细对比判断哪杯水中加了“白砂糖”,并让幼儿思考:如果把盐也放进盛满清水的杯子中搅拌,盐会不会也消失不见呢?这两个步骤的科学实验,假设法和对比法相结合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对新问题的主观探究意识。

编辑:王金梅

endprint

〔关键词〕 幼儿;科学活动;探究意识;培养;目标;内

容;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2—0063—01

科学活动是在幼儿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领域,组织实施一个好的科学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求知欲,还能够激发他们对基本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究意识。有人对孩子是否需要接受自然科学实验教育做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希望了解科学实验,他们对科学实验的记忆是牢固的,幼年时候学到的东西将持续影响终身。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因材施教激发幼儿感官、认知、思维、创造等各个方面的探究意识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恰当地定位幼儿科学活动的目标

幼儿对于科学的认知、感受和创造能力虽不健全,但却充满无限的探索欲望,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选择和组织科学活动时要慎之又慎,不选过于深奥、陈旧、理论性过强的科学活动,只选日常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能够激发他们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意识的科学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不同年龄段幼儿对“科学”的探究目标有明确要求:

由此可见,组织幼儿的科学活动意在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和事物内部联系的探索意识。让幼儿在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其热爱科学的兴趣,逐步让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综合事物的认知,初步构建他们的认知体系才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总目标。

二、恰当地选择幼儿科学活动的内容

通常情况下,幼儿都喜欢色泽鲜明的图案、节奏分明的音乐、能够用感官体验的事物以及天马行空的创造。因此,教师在选择幼儿科学活动的内容时应该从相应年龄段幼儿的情感认知、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为主要出发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此,教师应针对幼儿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操作法和游戏法增强科学知识的趣味性,提高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初步构建他们的知识网络体系。如,让幼儿体验生活中常见事物的量的特征,如大小、多少、长短、薄厚等,学会能够比较任意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能够正确辨别上、下、左、右、前、后方位;学会看整点与半点,等等。通过一系列较为系统的数学启蒙科学活动使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激发其对科学的探究意识。

三、恰当地选择幼儿科学探究的方法

关于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模型法、假设法、观察法、转换法、对比法、验证法、控制变量法等等。然而,不同的探究方法在针对不同的科学探究实验以及科学探究目的时会有不一样的探究成果。基于此,教师在组织幼儿科学活动时选择什么样的探究方法很重要。如:“盐”与“糖”,这个科学探究实验是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最常见的实验之一,当教师以不同的探究目的为基准时,带给幼儿的探究方法以及所激发出的探究意识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1.将观察法和验证法相结合,激发幼儿的感官探究意识。摆放在幼儿面前的“食用盐”和“白砂糖”,可以让幼儿通过眼睛观察,也可以让幼儿用手指进行触摸,凭着视觉与触觉的感官让幼儿初步判断出“盐”和“糖”。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用舌头尝一尝味道,验证他们的判断。这样的探究方法不但能够帮助幼儿正确认识生活中的事物,而且能够激发其感官的探究意识。

2.将假设法和对比法相结合,激发幼儿的主观探究意识。如,可在幼儿面前摆放两杯水,其中一杯里面加入白砂糖,让幼儿仔细对比判断哪杯水中加了“白砂糖”,并让幼儿思考:如果把盐也放进盛满清水的杯子中搅拌,盐会不会也消失不见呢?这两个步骤的科学实验,假设法和对比法相结合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对新问题的主观探究意识。

编辑:王金梅

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意识科学活动培养
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
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
点燃幼儿的创新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