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2014-07-25 11:25李锦春
甘肃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反思

李锦春

〔关键词〕 教学随笔;反思;内涵发

展;对比;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2—0068—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而撰写教学随笔正是广大教师深入教学反思、迈向成功之路的金钥匙。教学随笔不仅是积累教学经验的一种有效途径,更是鼓励教师致力于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开辟课堂智慧,促进专业化成长的强劲动力和必经之路。

一、促使教师注重学生的内涵发展,拓宽教育教学视野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由此可见,任何一个教师,不论其教学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随笔作为教师教学反思的一种,应该受到所有教师的重视。例如,笔者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小凡卡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时,突然有位学生站起来质疑:既然凡卡生活在这样困窘的生活之中,哪有钱上学?他怎么又会给爷爷写信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问,把大家愣住了,一阵静思过后,有的说是爷爷教的,有的说是从鞋匠店里偷学的,还有的说是碰到了一位好心的富人教的。面对此情此景,笔者引导学生在课后查找资料,寻找有理有据的答案。笔者私底下将这件事写成教学随笔,并从中体会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自主学习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自主力量,才能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

二、让教师在对比学习中不断成长,在反思实践中趋于成熟

教学随笔有助于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由此可见,如果一名教师从教数年,但课堂教学效果一直不佳,那很可能是因为他没有做好课后反思。教师只有经常写教学随笔,不断反思,才会不断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才会细致地、冷静地推理总结,才会在对比学习中不断成长,在反思实践中趋于成熟。例如,笔者曾听过支玉恒老师的一节课,将感触和所得写成教学随笔后,终生受益:教师上课要始终面带微笑,语言极具亲和力,说话落地有声,教到感人至深处要懂得真情流露。

三、让教师在成长旅途中提高境界,挑战自我,敢于创新

新的课堂呈现的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教师在上课下课的往返中,要不断孕育新的希望,在白天黑夜的交替中,要不断寻思学生取得进步的良方。要知道,教师在反思和探索时,就已经登上了成长的阶梯。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方法,审视、分析自身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活动,发挥应有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写教学随笔解释自己的教学活动,分析教学事件等,这实际上为教师提高境界,挑战自我,敢于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一次,笔者班上的班长对笔者说:“李老师,我发现你上课提问时总照顾那些学困生,很少提问我们。”笔者猛然间想到,小班长的发问不仅仅是一位好学生不经意间的疑问,也道出了她的真实感受。事后,笔者立刻写了一篇教学随笔,警示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上下求索,寻找一条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成长的发展之路。

每一个行业都有强者和弱者之分,但这并非是永恒的。强者只要满于现状,不求上进,终究也会变成弱者;弱者只要勤学好问,不断进取,终究也会变成强者。作为教师,我们不能骄傲自满,更不能灰心丧气,因为我们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之材的重任。要成为一个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教师和适应社会新潮流的教师,我们必须要有勤奋好学、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不甘落后于人的精神。事实证明,撰写教学随笔正是广大教师通向专业化成长的必然之路。

编辑:马德佳

endprint

猜你喜欢
反思
宁养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伦理困境及反思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后现代视域下的网络综艺节目及其反思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