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构建原则与实施策略

2014-07-25 11:26杨丽丽
甘肃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原则主体情境

杨丽丽

〔关键词〕 语文教学;主体参与;基

本原则;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2—0071—01

主体参与型教学是以自主性、开放性、民主性为特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交流反馈为前提,以教材为载体,借助相关的学习素材,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不同层次的合作探究,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质疑释疑,使学习知识成为一种探索活动,成为亲身体验新知和发展思维的过程。

一、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1.诱导性原则。《礼记·学记》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激励学生而不要压抑学生,要指点学习门径而不要代替学生给出结论。只有学习兴趣得到诱发,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充分激发,学生才能够主动自觉地学习,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主体性原则。新课程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进行教学的出发点、依托点和归宿。教师要充分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3.参与性原则。任何个体思维的发展和知识能力的获取,都不可能由他人替代。因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由学生本身来完成。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参与学习目标的认定,也要参与课堂情境的设置;不仅要参与话题讨论或问题探究的各环节,也要参与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不仅要参与知识、能力、思维的生成过程,也要参与教学评价和反馈。

4.全面性原则。一是全员参与。要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二是全身心参与。不仅智力因素参与,非智力因素也要参与;不仅思维参与,其他感官也要参与;使学生身与心、知与情都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三是全程参与。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给学生阅读、思考、交流、活动的时间和机会,而不是某个环节让学生主体参与,其他环节依然是教师主宰。

5.民主性原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着力创设一个师生双向互动,并在心理自由与心理安全的状态下发展思维能力的教与学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忘记了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而这样的教学环境,必然有助于学生探索精神与质疑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的形成。

二、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1.自主预备,初步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由于学生的认识程度各不相同,所以课前教师应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预习,然后指导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上网查询资料,翻阅相关书籍,让学生自行掌握一些基本内容,解决最基本、最简单的问题。这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体现学生主动学习、主体参与的前提环节。

2.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为学生主体参与提供原动力。

(1)创设情境,引导参与。创设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通过把教学内容问题化,以“问题”的驱动作为课堂教学实施的必要条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对于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展示成果,合作探究。先让学生分享课前自主预备阶段各自掌握的内容,展示发现和所探究的问题及思维成果,然后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师生一同对问题进行筛选,确定出最有价值和最具普遍性的问题,提交各组进行深层次讨论。这是主体参与的实质性阶段。

3.导拨互动,师生评价,巩固拓展。由于学生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上的局限,合作探究阶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难以到位,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导拨,予以梳理、拓展、激活、提炼和匡正。这是主体参与的提升阶段。一是教师要依据三维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理性梳理,总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所用的学法。二是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从思路和方法的高度进行提炼和升华,达到举一反三、顺向迁移的目的。三是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作相应的评价。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新课程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实践模式,虽然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还需不断总结、完善和升华。只有教师始终沿着“自主发现、自主质疑、勇于探求、合作参与”的方向前行,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编辑:马德佳

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则主体情境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