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研究

2014-07-25 13:18秦陇一宋丹霞
关键词:保障机制高校

秦陇一+宋丹霞

摘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目前,我国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总体效果不容乐观,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高校尚未形成有利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要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必须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即: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科研评价机制;构建教师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完善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6-0081-03

据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32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有些地方甚至高达70%-80%。“大学生”早已不再是“高端人才”的代名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在大众教育背景下,高等学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应用型人才并非学术型人才。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人才培养结构不够合理, “学术型”人才供给相对过剩, 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越显匮乏。培养大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培养模式和战略的重大转变,也是高校提升办学实力和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征

我国学者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系统研究始于21世纪初,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含义、特征、模式、主要障碍、培养体系和培养途径等问题。袁东(2011)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首先,它不是那种“拔尖创新人才”;其次,它是应用型的;第三,它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它的定位应该是:有良好专业素质和受过良好创新能力训练的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人才类型是应用型,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突出创新要求。

蔡娟(2010)、范跃进(2006)等学者也阐述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点[1-2]。笔者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系统化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工作实践中取得创新成果的专门人才。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缺失的原因

(一)大学的功利化与行政化倾向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2009)指出,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系统集成度较差,对人才培养这一复杂系统的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管理条块分割、教学工作系统不协调,以及教学体系内部宏观—中观—微观教学设计不配套等系统层面的问题[3]。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公办高校行政化、功利化的大学办学理念和体制。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校长的选拔、任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单方面进行的,导致学校发展思路和目标必须符合行政主管部门的意愿,但却不一定适合学校的办学要求。

严重的行政化和功利化倾向,致使部分高校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能迅速提升其“政绩”的科研数据方面,一些高校领导无视科研基本规律,鼓励教师不理智地申报各类项目、发表论文,热衷于搞科研“大跃进”,学校不以追求学术卓越为目标,而是热衷于追求短期的科研业绩。“今天的大学充满功利,创新活动围绕项目转,教师的相当精力用于项目申请,真正出于兴趣的探究难以得到支持, 大学创新的核心精神难以得到体现”[4]。

行政化和功利化的大学体制导致一些高校的战略规划、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相适应,课程老化而不愿意更新,学生们没有学到真本事。这种状况之所以持续不衰,是因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很难在短期内用定量指标来衡量,它与学校在短期内的经济利益没有必然联系。

(二)现有科研评价制度不合理

1.科研成果评价重量轻质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存在片面追求科研成果数量,轻质量的倾向,“项目数和经费数额大幅度增加, 而创新的成果增加却不明显[5]。”虽然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据统计,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真正极好的论文,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某省一所知名高校,论文写得最多的前几名教师一年竟发表百篇以上,这种近于荒诞的现象不但没有受到质疑,反被当作一种成就,当事者可以领取数额不菲的奖金,并作为升职晋级的台阶,而校方则觉得学术天平上又增加了若干砝码[6]。

2.即时评价难以全面、准确判断科研成果的创新

性。所谓即时评价是指依据论文著作已有的转载率、引用率和影响因子等统计数据来衡量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运用这种方式评价科研成果质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于一些真正有价值的,而且需要经过一定时期实践检验的成果,这种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判断其创新性。“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邬沧萍教授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是全局性、战略性科学……要靠长期的文化积累取得,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历史的考验”。其次,一些单位为了提高自身科研即时评价数据,发生互引、互转、自转、自引等不良行为,从而影响了学术评价的客观公正性。科研评价制度对教师的行为有很强导向作用,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科研的短视行为,并有可能引发投机取巧,甚至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的现象发生,并在很大程度上挫伤教师潜心研究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师创新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创新引导能力不足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因为,就后一项新要求来说,对于在传统知识灌输式高等教育体制中培养出来、同时又在这种体制的教学模式中长期任教的教师,并不完全懂得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不真正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至少需要经历一个转型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许多教师没有亲身参与过本学科领域的实际运作,对实践缺乏感性认识,难以指导学生有效地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其次,部分教师在功利体制引导下,重视科研轻视教学,教学与科研脱节,有些教师虽然做了很多项目,但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自己的“科研成果”很难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学术泡沫、论文造假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创新成果的产出。据有关专家预测,目前我国“论文代写代发”产业年销售额或达30亿元[7]。

(四)教学制度设计与创新人才培养不适应

1.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没有真正融入教学实践活

动。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督导和教师考评等教学管理制度都在显著位置阐明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但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并没有真正融入实际的教学运作和教学管理活动中,所谓创新人才培养仅仅是一种理念和口号,学生的创新潜能难以得到有效开发,培养创新人才的社会资源尚未得到有效整合,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灌输式”教育仍在部分高校占主导地位。少数教师在教学创新成果得不到学校的鼓励,为数不多的课堂讨论基本上流于形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实习基地利用率不高,毕业实习有名无实。

endprint

2.缺少对教学过程创新性评价的指标及奖惩机制。由于缺乏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学校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评价只能依据于学生评分、督导评分、试卷评估、毕业论文评估等易于体现标准化、规范化和差错率等方面的考核内容,很难评价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方面的差异性。许多高校同行专家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功能已经基本丧失,从而导致教学和“科研”一手软、一手硬的状况越演越烈。

三、应用型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构建

(一)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

高校校长的公开遴选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而去行政化的大学校长公开选聘则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所在。公立高校应组建由政府主管部门、社会捐助企业、优秀校友代表、教师代表等成员组成的校 “理事会”。理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学校发展的方针、政策,并不直接介入学校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校长是主要行政领导人,由理事会遴选、聘用,向理事会负责,在理事会政策范围内自由行使职权。校长任期内的主要角色是职业经理人,并要尽快实现由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向教育家的转变。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承诺任期内不申请新的科研课题,不招收新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新任校长董奇也提出不申报新科研课题等 “四个”承诺,表示要把100%的精力用于学校管理,要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应该强调的是,校长职业化并非去学术化,校长在聘任期适当参与一些科研活动,了解相关学科的研究动态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性。但不能把过多精力用于专业学术研究,否则大学校长就很难真正回归本位。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认为:“大学过于功利,大学校长过于功利,对社会将是个祸害。”过于功利的大学体制与高校创新氛围的营造和可持续发展是完全相悖的。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行政化和功利化的大学体制;激励学校领导全身心地履行岗位职责,促使学校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协同创新有效机制,这种机制能够推动学术研究创新成果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启迪,创新潜能得到挖掘,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二)建立创新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

1.树立精品意识,抑制垃圾论文泛滥。高校鼓励教师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由此而助长教师违背科研规律在短时期内超常规地产出科研成果,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在短期内论文发表和课题申报项目过多的教师,对于这部分成果,应该由院(系)甚至校外同行专家进行审阅和把关,评价这些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关联性和替代性(或重复程度)。如果这些成果确有学术价值,应该进一步宣传推广,产生示范作用;如果这些成果缺乏应有的理论和实际价值,应勒令其整改,并取消相应的科研奖励。这样做可能在短时期内会增加科研评价成本,但从长远看,会形成一种抑制科研垃圾的行为导向,其边际效益将会逐步提高。

2.发挥多种评价手段的作用。把即时评价、实践评价和历史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更加重视实践评价、历史评价等长期评价的作用。要规范和完善院、系二级教学组织的学术报告和交流机制,尤其要对已结项、发表及获奖的较高层次科研成果,在特定的范围内举办学术讲座,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是推广高水平成果,以开阔广大教师的研究视野;二是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三是有利于形成同行对成果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如果是低水平研究成果,必然会在同行面前露馅。要充分发挥院(系)学术委员会和具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同行专家在科研评价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健全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机制

1.严把教师聘用关,为中青年教师提供实践的机

会。教师的创新潜质不仅决定其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升,而且会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校在选聘教师过程中应严把教师录用关,通过相应的科学测试方法,来考察新引进教师的创新素质。考虑到我国高校教师的实际状况,中青年教师在具有扎实理论研究功底的同时,应该让他们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锻炼,了解相关业务单位的操作流程,感受相关业务单位创新的实际做法,逐步提高高校教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行为能力。

2.充分发挥学术团队作用,不断提升教师创新素

质。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表明,人类及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发达,是因为具备社会属性。否则,人脑将比现在小得多[8]。目前我国高校多数教师是为了完成课题和论文而科研,而完成科研任务的主要方式是“单兵作战”甚至是“闭门造车”,而以兴趣为基础的科研交流活动太少。应该支持和鼓励成立读书会或建立学术沙龙,交流思想,互相启发。学术沙龙是一种具有创新功能的教学组织形式, 是一个信息交流空间, 是一种问题探讨与解决的方式, 是实现创新的平台,因其开放、平等、多样、创新、互动等特性而备受人们的青睐[9]。

(四)完善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运行机制

1.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有效地把本学科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融入教学活动内容,让学生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同时,用科研过程中的创新理念和研究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应该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前沿理论、把新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的差异,对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方面的创新程度及实际效果,教师指导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等工作的创新成果等内容作为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创新性的基本依据。

2.完善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

系。悉尼大学校长米歇尔·斯宾塞(2011)指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所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才算是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这样才会在参与各种社会建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赵静杰等人(2009)从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业绩四要素, 构建了企业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模型[10]。考虑到许多高校学生缺乏系统的、可持续的创新实践机会,因而其整体创新能力尚不能在学校学习期间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笔者认为,评价学生的创新潜质更为重要。应该从五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创新潜能:一是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二是创新学习能力;三是业务运作能力;四是交流沟通能力;五是整体创新能力。对这五大能力的评价,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二级、三级评价指标,以此为基础进行问卷调查,可以较为全面地掌握学生创新潜能的状况。

参考文献:

[1]蔡娟.略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教育导刊,2010,(6).

[2]范跃进.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6,(9).

[3]钟秉林等.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

[4]戚业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深层次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5]李培根.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之我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8,(5).

[6]沈佳.垃圾论文满天飞[N].山西日报,2012-07-19.

[7]张春海.“论文代写代发”产业可以休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6-27.

[8]李欣编译.合作让大脑更发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5-07.

[9]李雄鹰.学术沙龙:一种创新性研究生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1).

[10]赵静杰等.企业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9,(3).

收稿日期:2013-11-10

作者简介:秦陇一(1957—),男,陕西韩城人,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品牌战略研究。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难点及对策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11A094);广州大学2012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知识内化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知识体系设计与研究”阶段性成果

endprint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高校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对新时期完善警察权益保障机制的思考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
健全社区建设资源的投入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