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2014-07-25 01:27
民生周刊 2014年13期
关键词:承载量一劳永逸转型期

作为一名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贵刊第12期的报道《孩子,上学去哪儿》让我沉默了。

10年前,或者更久以前,他们来到北京。这么多年来,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有着他们的汗水和贡献,在付出和收获中建立起了与这座城市之间难以割舍的感情。然而,孩子上学的问题却像一盆冷水浇在他们头上。

回家乡也许并不会比留在北京过得差,问题在于政策的突如其来让他们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措手不及之下,无论是逃离还是坚守都显得过于慌乱和无奈。

北京的人口确实太多了,虽然我们无法准确计算出北京的人口承载量,但是把人挤成相片的公交地铁,都时时刻刻昭示着这个问题。北京需要人口调控和转型,但这不是通过“一刀切”的政策就可以一劳永逸解决的问题,漫长的转型期需要更加合理的政策与市场配合才能完成。

这是一道难题,但我相信它并非无解。endprint

猜你喜欢
承载量一劳永逸转型期
滴水藏海
雾灵山森林公园游客空间承载力研究
九华山风景区最大承载量测算研究
光头神探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不同甲醛释放量人造板的室内承载量分析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社会转型期人民调解制度面临的挑战与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