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教学设计与分析

2014-07-26 09:23石美清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7期
关键词:教法古文课堂气氛

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模式是:教师在台上讲,诸如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句式的梳理及语段的翻译,学生就在下面一字不漏地记着笔记,这样师生都在不折不扣地完成着教本上规定的内容。

应该承认,由于初中文言文要求低,一到高中古文量的剧增,文言知识的猛然增多,对阅读量少、基础较差、尤其是文言文底子薄的乡镇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实施上述传统文言文教学的模式很容易为教师和这样的学生所接受,学生听课不费力,只要听懂、记住就行。但是,如此一来,就会出现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对文言文望而生厌,认为学起来枯燥乏味;所教课文学生容易看懂,课外文章却茫然一片;课堂教学气氛一潭死水。

我认为造成这种局面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观念没改变,教师的教法没改变,教师的角色没改变。语文教学观念的一种深刻的变革就是:师生共学,教学相长,改变教师唱主角的局面,要让学生唱主角,变讲堂为学堂,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读书的习惯和大胆质疑的精神。

有了以上的分析,我在高中语文第一册教读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的基础上,对《勾践灭吴》的教法进行了重新设计:摒弃填鸭式的古文教法,让学生参与教学,自己提出问题,并亲自体验到学习的结果,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上课一开始,我用一副对联引出课题:“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中的“苦心人”就是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勾践,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今天,我们就结合历史史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勾践是如何在失败中崛起,最终报仇雪耻的。

板书课题:勾践灭吴

这时,同学们打开课本,拿出笔和笔记本,准备实录我的讲解。

看着同学们的举动,我微笑地说:“同学们,本课是自读课文,今天,就要你们自己读、自己学,怎么样?”

顿时,学生们面面相觑,惊讶的目光一起投向我。“古文,我们自己读?”“这么难,读得懂吗?”“古文难,难于上青天。”同学们七嘴八舌。

“行,一定能行!”我鼓励着同学们,“经过本节课的实践,你一定知道自己是最棒的。”

(此时的学生已有点“跃跃欲试”了,我决定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让他们建立自信心)。“结合注释①,识记《国语》简介,了解有关背景。3分钟请闭书作答。”

3分钟后,我抽了一位中下成绩潘小东回答(因为这是死记的):“《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答得不错,很准确。”我脱口而赞。

潘小东满脸堆笑,坐了下去。

我对潘小东的表扬使课堂活跃了起来。我因势利导地布置了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结合注释,查阅字典,自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不懂的划线,同桌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就问老师。”

顿时,同学们有的小声读,有的拿笔划,有的沉思,有的讨论,有的查字典,20分钟后该段的字面意思全弄懂了。

在此基础上,我想把内容引向更深一步:“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知晓了此段词的意义,句子的意思,我真替你们高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是你们努力的结果。还觉得文言文枯燥吗?(大部分学生摇头)学起来有点意思吧(学生们纷纷点头)。如果能将该段的特殊用法列举出来,你们就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了!”

话音刚落,语文课代表、学习委员就举起了手。学习委员邓翼宏答到:“‘何后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何以见得?

“因为与前一课‘何厌之有句式完全相同,‘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答得好,能学以致用。”

这时,同学们,用掌声给了他鼓励。接下来,张小江举手:“首句‘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是状语后置句。”

黄学琴:“‘以待乏也是省略句,可以理解为‘以(之)待乏也”

一向讨厌语文的景志远接着站起来:“‘执其手而与之谋句的主语应是勾践,它也是省略句。”

……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句,把第一段的内容从字到词到句弄得透透彻彻,喜悦和成功洋溢在脸上。

课后,我总结这节课的成功,有三点。一是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不采取高压政策,提问兼顾好、中、差各类。对发言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二是转变了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感情的鲜活个性,教师和学生之间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坦诚的心与心的交流就能营造轻松自然、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三是授之以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一旦掌握了如何学习,他们的兴趣便会大大增强,便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学习。

石美清,教师,现居重庆梁平。

猜你喜欢
教法古文课堂气氛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