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视角下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2014-07-27 06:19王开放王华雨
创新科技 2014年22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河南省

王开放 王华雨

(1.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产业融合视角下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王开放1王华雨2

(1.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兴的全球经济活动,其能有效地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因此,在产业融合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从本文研究来看,河南省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总体较低,内部结构不合理,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水平偏低,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产业融合;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较多,有的学者从与制造业关系的角度去研究和评价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有的学者从产业结构角度探讨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选择,有的学者从投入产出法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水平和影响因素。但以产业融合为背景来单独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的文献较少,而具体到河南省更少。因此,本文试图从产业融合的角度视野,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机理,找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判断河南省生产性服务性的发展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促进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从社会分工理论来看,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是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而分工的深化使生产性服务业从其他产业中分离了出来,反过来,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又促进了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交易成本理论来看,由于成本驱动,为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使生产性服务业外包成为可能。从价值链理论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为其他产业实现了价值增值,也使不同产业上的企业获利,能力上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从产业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产业关联性强,生产性服务业会通过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影响经济的整体发展。

2 产业融合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机理

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当制造业或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种中间需求的服务对其附加值的增加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制造业或农业不断发展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时,它们对生产性服务业所提供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并且把这种需求渗透到制造业或农业的价值链当中,由共生互动变为合二为一的新的产业形态。

2.1 产业融合通过推动产业创新和结构升级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性,作为中间投入品,主要提供信息、金融、技术等服务,直接作用于三大产业,而三大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又进一步扩大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2.2 产业融合通过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产业竞争力的增强又使相关企业获得了更多的稀缺资源、更多的市场配额、更雄厚的资本积累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产业的技术研发提供更有利的物质条件和市场条件。而作用于三大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更是获得了更多的物质条件和市场条件,这些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2.3 产业融合通过降低成本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化,产业价值链的分工越来越细,这将会不断地提升交易成本,这将会抵消社会分工对生产效率的提升。因此,需要专业的中介机构来提供生产性服务来降低交易成本,一方面通过价值链的整合使企业之间信息交流更加顺畅,不断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来进行交易,降低了信息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价值链融合,企业之间的信任度也越来越高,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不断地降低交易费用。

3 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分析

3.1 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河南省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从2008年的33.45%下降到了2012年的33.01%,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8年的9.40%上升到2012年的10.21%。这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对GDP的贡献越来越大,然而其占服务业的比重略有下降,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同时,从表1可知,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从2008年到2012年下降了0.34个百分点,而占GDP的比重也只增加了0.81个百分点,这表明在这期间,河南省的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几乎没有发生改变,与消费性服务业的地位没有发生改变。说明河南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应采取更多的措施和政策来促进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图1 2008-2012年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趋势

3.2 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行业结构分析。一方面,从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内部来看,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较大,从增长率来看,从2008年到2012年河南省金融业增长了144.93%,这充分说明河南省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占有主要地位。另一方面,从生产性服务行业构成的比重来看,2008年到2012年间河南省的生产性服务业构成比重顺序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中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构成比重过高,远远高于其他发达的省份,并且在2008年至2012年间没有发生改变。科学研究、计算机服务、技术服务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都比较的落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水平较低。

表1 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总体水平

表2 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水平 (单位:亿元)

表3 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构成

图2 2012年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构成图

4 政策建议

4.1 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的结构。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改善经济管理模式,提升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率。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优化,发挥重点企业的优势,推进企业的联合与重组,与时俱进。鼓励中小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支持企业发展中灵活的经营模式。通过相应措施促使传统的服务业向现代性生产性服务业转变,加大科技的投入,加强与国外的优秀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学习交流。

4.2 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机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机制作为保障。对河南省来讲,可以不断地加强组织间的协调,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推进制度,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全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进行统筹指导。结合相关机构编制的专项规划,为全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全省各市应根据总体的发展目标和区域功能定位,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做好具体部署工作,使河南省各市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使全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区域特色。成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指导的专家委员会,为各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4.3 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融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可促使企业进行相应的改革,一些原属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外包,一方面可以促使制造业节约成本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双赢。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作为契机,鼓励制造企业创新思维模式,改造业务流程,推动内部物流外包等。政府应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投入,以培育生产性服务业载体建设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对生产性服务业中科技含量高和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进行扶持,培养一批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建设面向不同产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体系。

4.4 培育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因此,需要加大培训的力度,与现实结合,培育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在加大培训的同时,积极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为高素质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就业生存环境。与发达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多交流,鼓励人才的自由来往,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

[1]刘纯彬,杨仁发.基于产业融合的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9):69-73.

[2]万千欢,千庆兰,陈颖彪.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地理,2014(1):89-93.

[3]吴传清,周晨晨.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理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区域经济评论,2014(2):99-105.

[4]孙永波,王道平.产业融合及如何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9(1):105-110.

[5]姚星,唐粼,林昆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效应的研究—以四川省投入产出表的分析为例[J].宏观经济研究,2012(11):103-111.

F719

A

1671-0037(2014)11-24-2

王开放(1991.1-),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王华雨(1985.7-),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科技情报。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河南省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送伞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