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我:管建刚的成书之道

2014-07-29 13:46成知辛
人民教育 2014年23期
关键词:陈述感性实践性

成知辛

管建刚目前已有十一部著述,我的这篇短文不可能对他的所有作品做分析,主要围绕代表他作文教学观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和代表他关于教师素养提高的《教师成长的秘密》这两本比较提纲挈领的书籍,谈谈我的看法,而且是择其要而述之。

与管建刚的其他作品一样,这两部书同样没有许多教师写书、写论文的程式化的套路:动辄引述教育教学理论,有意无意中总有些教训人的味道。管建刚也不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语言直截、明快,叙说、论说语气诚恳。尤其是《教师成长的秘密》《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感性、实践的东西比较多,作者的本事在于能不时地将感性的东西提升到知性层面,这是得到教师读者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

管建刚的感觉常常很“到位”。他对自己的富有实践基础的感觉很自信,这样也就能力破陈说。比如,在《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中,他非常坚决彻底地否定遍地流行的“作前指导”而推崇“作后讲评”。其实,叶圣陶在《论写作教学》中就曾说:“所有指导和暗示,是八股精神,彻底抛弃。”可惜没有引起语文界重视。据我所知,管建刚并不知道叶圣陶有这句话。这让我想起学者胡晓明的一篇散文——《一切诚念终当相遇》。在《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中管建刚提出“发现”重于“观察”,要着力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灵感。管建刚说:“灵感靠什么?靠内在的心灵的发现。”这已经涉及作文教学甚至是大学写作教学中的根本性的问题。还有像“‘多改重于‘多写”“‘课外重于‘课内”等许多主张都反映了管建刚敏锐而开阔的视野,所说的问题切中了中小学作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弊端。

管建刚的论述多有实践性感受和具体例子作支撑,这就使论说不至于流于浮泛,只停留于理式、理念。中小学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中小学教师的论文、著述倘若不充分重视感性经验的陈述必然导致“头重脚轻”。当然,感性经验的陈述需要很好地概括、提炼,与论点恰切。

管建刚老师非常勤奋地实践,实践中又非常勤奋、细心地思考,思考后將自己的一系列教学方法、经验整理提炼总结成《我的作文教学故事》《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作文教学六讲》《我的作文评改举隅》等等。同时,管建刚并没有认为其所著是一种可以按部就班的模式,写作话语有意无意地保持着一种开放性——因此生活化和灵动的话语随时可以穿插在论著中,而这样反而更能赢得一线教师的青睐。这正是管建刚的聪明之处。

在很受教师欢迎的《教师成长的秘密》中,管建刚说,要给自己找一个“着力点”,“不要跟风”,不要寻求完美,要正视缺点,“超越缺陷”。管建刚特别强调:“我们把每天平凡的教育教学,反复做,重复做,做好为止,那就是不简单、不平凡,那就是做研究。”在整部书中看,他将个人的经历、感悟提炼出来,真切感非常强,与这些话语形成有机联系,细细体会,就会觉得其所言深得教师成长三昧。胡塞尔认为,我们的意识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意向总有“边缘域”,中心和边缘是一个整体。管建刚的观点是中心,描述、陈述、论述是边缘,胡塞尔的学生海德格尔特别强调要“走向事情本身”。

另外,管建刚的作品从来不写得很长、很厚,分寸感很强;不知这是否与他早年喜欢数学有关,逻辑关系清楚,能简则简。

猜你喜欢
陈述感性实践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张山营镇:党建赋能建起“最美冬奥小镇”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Which Is Important?
实践性教学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感性理性不拔河
巩辰卓申请罗德奖学金时的个人陈述
感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