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014-07-31 06:38田学强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记忆物理情感

田学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初中物理新课标对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早已这样明确定位.这充分说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而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意志、品德、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初中物理教材在选材、构建教材体系、形成教材风格方面都为物理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供了条件.

现就初中物理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师生情感

情感,对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在不同的情感和情绪下学习,效果明显不同.在轻松、愉快、充满信心的情感和情绪下学习,学生的智力活动能顺利进行,并显著地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主动关心、爱护学生,真心诚意地帮助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与关怀,从而更加努力学习物理;当学生有进步时,真挚地表扬他们,唤起学生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学习物理受挫时,以乐观情绪去感染学生,增强解决问题的勇气,摆脱消极情绪.可以说,情感是一种“亲和力”,它使师生之间心心相印,在教学中达到默契,共同走向教学的成功.在教学中要实现师生双方始终保持知识流和情感流的畅通,并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学习物理的意境.

其次,充分利用教材中易于激发学生情感的史料.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地结合有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二、注重物理实验

实验是物理教学兴趣培养的优势所在.初中生好奇心强,又有好动手的习惯,对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说演示实验和小实验只能使学生产生较低层次的兴趣的话,那么物理实验教学则能使学生产生较高层次的兴趣.在学生实验和一些小实验中,学生的眼、耳、手、脑能够并用,往往会因为自己验证了某种物理规律或现象,而感受到心理上的满足.实践证明,即使是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同样对物理实验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首先,在教学中适当增加演示实验,演示时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观察能力.

其次,学生实验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动手,切忌以教师讲实验代替学生做实验.学生实验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每当完成一个实验后,他们会从心底里感到高兴.

第三,重视物理小实验和小制作.这些小实验和小制作具有器材简单、容易操作等特点,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对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思维、设计等综合能力以及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三、开辟第二课堂

每周定期组织有关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如实际应用、问题探讨、—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等),物理兴趣活动、竞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建立“结对子”学习小组,发动优生,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共同提高.

四、指导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自主地预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正确指导学生预习,使他们由“去预习”变为“会预习”.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着重指导学生加强对物理语言的翻译、数理转变能力的训练.尤其是重视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如主要知识点是什么,是怎样得到的,有什么应用,应用时应注意什么.这样,既可以提高预习效果,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指导学生怎样去听课.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首先从讲课语言的生动有趣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入手,让学生集中精力听教师对每堂课提出的要求,对公式、定律、定理的引入和推理过程,对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对解题中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和课后小结.让学生顺着知识的“延伸”来听课,这样能提高听课效率.

3.指导学生有重点地去复习巩固.指导学生在复习中用发展的观点来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并归纳要点,掌握关键,吸取精华,形成知识体系,养成巩固学习知识的习惯,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给学生传授记忆方法,如类比联想记忆、编成顺口溜记忆、借助图形记忆等.

4.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用教师的思维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举一反三,扩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联想,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综合.同时要求学生多提“为什么”,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

总之,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又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意总结经验,“在每个学生身上都唤起个人的人格独特性”,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记忆物理情感
只因是物理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记忆中的他们
情感移植
记忆翻新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