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虎勋章初探

2014-07-31 16:02王珺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4年6期
关键词:徽章珐琅勋章

王珺

文虎勋章是民国北京政府(北洋政府)颁发给武官,用于奖励、奖赏和荣誉标识的一种勋章,因勋章中心圆圈内镂刻文虎图案而得名。文虎勋章为银质加珐琅,由两层八角星芒组成,两层星芒重叠或相错;上层星芒上的五角星数量标识了等级(一、四、七等三颗星;二、五、八等两颗星;三、六、九等一颗星);下层为代表汉、满、蒙、回、藏各族共和的五色(红、黄、蓝、白、黑),星芒间长短不一;中心圆圈内以蓝天草地为背景,蹲坐一只尾巴向上扬起、代表受勋者文武双全的文虎。

由于文虎勋章是中央政府设立颁行,等级较高,制作精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因此民众普遍认同,在中国近现代徽章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物价值。

一、文虎勋章及其颁发佩带原则

民国初年,孙中山提议设置奖恤制度以抚慰为国捐躯的忠魂,命令陆军部草定中华民国《各等勋章章程》:“窃查论功行赏,各国定有专条。凡有功将士,酌量赏以各等勋章,所以示奖励也。兹共和告成,民国统一,亟应仿照各国酬庸之例,厘定赏勋办法,特制各种勋章,以备给与有功民国各将士,藉资鼓励。谨将拟定赏勋章程,缮列清摺,并绘就勋章图样,一并呈请钧鉴,伏乞核准施行。”[1]这一时期批准实施的勋章是九鼎勋章、虎罴勋章和醒狮勋章。这批勋章并未实际发行。

民国元年(1912年)7月,袁世凯在《各等勋章章程》基础上,颁布8章17条的《勋章令》,新增了大勋章和嘉禾章,同时规定了不同等级勋章与不同色彩的绶带相搭配:“佩带勋章时,均佩绶带,一、二、三等佩大绶,四等以下佩小绶。”[2]1912年12月,颁发《陆海军叙勋条例》和《陆海军勋章令》,此后勋章章程不断增加,且十分频繁。根据相关法令先后设置了大勋章、宝光嘉禾章、嘉禾勋章、白鹰勋章、文虎勋章、勋表和陆海军奖章,以及功绩、学术射击等奖章。授予勋章时均附给执照,有的勋章还可以凭执照领取年金。

依据1912年12月公布的《陆海军勋章令》,文虎勋章是颁赠给“民国陆海军人于平时战时著有勋劳,或非陆海军人及外国人于陆海军特别任务中著有勋劳者”。文虎勋章分一至九等,其中一、二等授予上等官佐,三至六等授予中、初等官佐及准尉见习军官,七等以下授予士兵。1913年4月改为一至四等授予上等官佐,三至六等授予中等官佐,四至七等授予初等官佐和准尉,六至九等授予士兵。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文虎勋章废止。

文虎勋章的颁发,“除由大总统特令颁给外,其他应受勋章人员之功绩须由各该长官叙述或证明并附履历咨送铨叙局合议等级呈请,大总统以命令颁给”。[3]勋章并非只颁授,亦可收回,对受勋者在何种情形下须褫夺其勋章有着严格规定。“受褫夺公权之宣告者,即褫夺其勋章;因无如军人名誉或受免官处分或重于免官处分者,即褫夺其勋章;处刑法徒刑以上之刑未受褫夺公权之宣告者,得停止其佩带勋章;受有勋章者,如身故或当褫夺时,应将勋章并执照呈送本军队、处、所或地方官署转缴陆海军部注销;应受勋章年金之人身故匿不呈报而继续领取者,按法治罪;如未经领受勋章,私造佩带或佩带他人所受之勋章者,按法治罪;如有将勋章卖让、典质及抵偿货财、债务等事,查明将勋章注销;勋章及执照如有遗失,准其补给,但于勋章背面附以补给记号,执照内注明补给字样。其原件如有查获者,应即送部注销。”[4]

由于勋章代表了国民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勋章条例中对勋章的种类、用法、形状及意义、区别和给与原则有明确、严格的规定。不仅对颁发对象、等级有规定,还制定了严格的佩带原则,甚至包括勋章佩带的位置、勋章搭配绶带的颜色及勋章于不同服饰上的佩带原则等都有着严格的指导原则。

对于文虎勋章的佩带规则规定如下:一、二等文虎勋章佩于左胸部大绶上方、普通章下方,一、二等有大绶一条,一等红色,二等黄色,佩于左肩至右胁下;三等文虎勋章佩于领下,四等至九等勋章,均用小绶,佩于上衣左襟之上;四等至六等绶用绿色,七等至九等绶用蓝色。各种勋章于著军礼服、军常服时,均可佩带。但著常服佩带一、二等勋章时,不佩大绶。已受一种勋章而更受同种上级之勋章者,其下级勋章缴部核销。若受他种勋章,无论是否同级,均得并佩。[5]

在这种严格规定下,文虎勋章的颁授注定数量有限,这也是文虎勋章成为民国勋章中珍品的重要原因。本文以云南省博物馆馆藏的不同时期的五枚文虎勋章为例,对其特点做一些尝试性的对比分析,以期能对目前民国勋章研究有所裨益。

二、文虎勋章赏析

图1中的二等文虎勋章,为云南护国名将赵又新所得勋章。赵又新(1881-1920年),原名复祥,别号又新,云南顺宁(今凤庆)人。早年留学日本,在日期间加入同盟会,后转入国民党。曾领导过辛亥云南临安起义,参加过“二次革命”、护国起义及护法战争。临安起义是辛亥年云南继腾越起义、重九起义后第三次起义,是云南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国运动中,赵又新跟随蔡锷,任第一军第二梯团团长,鏖战川黔,攻坚克险,威名赫赫。护法战争中,赵又新被唐继尧任命为四川军务会办。护法战争结束后,在川滇军阀混战中于泸州战死。赵又新生前为陆军中将,死后被南方军政府追赠陆军上将,朱德曾在其墓碑上题词“护国之神”。由于其在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中的功绩,曾获二等嘉禾勋章和二等文虎勋章。云南省博物馆所藏勋章,恰是其所获二等文虎勋章中的主章。原盒、绶带及副章已失,只余主章,直径8.5厘米,主章品相尚好,包浆古朴。正面主体图案珐琅完整,蓝天颜色柔和,青草分布在文虎左右两侧,文虎足下有圆点凸起装饰排列,草地呈坡状起伏。文虎侧身蹲立在草地上,头部稍向左侧偏,眼睛也向左看去,似乎在倾听什么。文虎身上花纹描绘较细,黄色鲜艳饱满,但黑色花纹明显掌握得不好,常有满溢的现象,显示出当时承接早期勋章制作的银楼经验和技术还有待提高。文虎形体较大,比例相对徽章中心较满,给人以一种粗豪威武之感。在文虎头部正上方,第一层星芒上,整齐排列着两颗五角星。章背的一根别针、两个小挂钩的组合显示这是一枚大绶主章。“老天利制”的戳号位于章背中心(图2),字体清晰可见,立体感很强。也许这枚勋章对于主人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所以在上面轻刻下了主人的名字。与我们通常了解的不一样的是,这枚文虎勋章没有编号,从此章的来源及章背留下的名字,对照赵又新将军的本人经历和获奖记录来看,确实就是北京国民政府(北洋政府)早期颁发的一枚二等文虎勋章。

图3中的文虎勋章,也是一枚二等文虎勋章,受勋者是龙云。龙云(1884-1962年),字志舟,原名登云,彝族人,彝名纳吉乌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乡人。中华民国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军事委员长,昆明行营主任兼陆军副总司令。至1945年,共主政云南18年之久,被称为“云南王”。

这枚勋章同样是原盒、绶带、副章皆无,只存大绶主章,直径8厘米。正面珐琅颜色均匀柔和,玻璃质感强,蓝天草地间有一条白色过渡带。文虎造型更加成熟,头部摆正,眼睛直视前方,黄色、黑色、白色间过渡自然。整体毛发十分细腻,胸腹部以白色加以对比。在处理老虎姿势的协调上有了新的设计理念,不再为表现真实感而将下肢部分全部描绘出来,而是将被遮挡住的部分自然处理,浅浅描绘足部来表现整体。文虎在主体图案中的比例更加协调,无论是虎背还是虎尾,曲线更加自然流畅。文虎比较图1中的大小缩减一些,老虎足部前期的明显更加锋利,表现出初建国时的锐气,后来的更加讲究美观,处理成握拳状,圆润许多。章背(图4)挂钩、挂环均保存完好,但不见编号和制作戳印。文虎头部没有正对五色星芒,上层星芒上的两颗五角星位于文虎右上方。由于二等文虎勋章只授予上等官佐,虽然目前还没有证实龙云获得这枚勋章的具体时间,但是将之与龙云年表相对,可以得知,当在1922年以后、1927年之前。因为此前龙云仅任团长,至1922年1月为靖国军第一军前敌司令,后升迁至第一军军长,至此才正式成为滇军中最重要的军事将领之一,踏上滇军体系内的巅峰。

图5中的二等文虎勋章,受勋者不详。径8.5厘米。副章已失,原盒尚存(图6),章背(图7)同样没有戳印和编号。该章珐琅色彩柔和,玻璃质感强,蓝天草地间有白色过渡带,青草分布在文虎身旁两侧,文虎足下有条状凸起均匀分布呼应。文虎眉如新月,双目向前炯炯有神,四爪轻握,侧身蹲立,尾部弯曲向上,毛发刻划细腻,栩栩如生,黑色纹路以黄色珐琅勾边再填入黑色珐琅,做工精细立体,给人以瞬间就可纵跃而起的动感。这枚文虎勋章的不同之处在于标志其等级的五角星不是位于常见的文虎上方位置,而是位于文虎左下方。

该章与图3中的二等文虎勋章大体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首先,两层星芒不是重叠而是相错;其次,文虎鼻孔专门以黑色点出;最后黑色珐琅处理得不是很好,和蓝色珐琅间过渡有晕染之处。最重要的是两颗五角星位置十分不同,这次是位于文虎的左下方。

图8中的文虎勋章为三等文虎勋章,受勋者不详,原盒尚存。三等文虎勋章直径7厘米,通高12.5厘米,按照三等文虎勋章的形制规定,它没有绶带,佩于衣领之下。此章保存完好,品相甚佳。正面珐琅过渡柔和自然,蓝天草地间有白色过渡带,文虎形象生动立体,双目正视前方,尤其是虎目部分,处理得十分精细。身上黑色斑纹凹凸明显,略有满溢现象。虎足部分处理成黄色虎爪,足下排列两行六块长条状突起,其上发有小草。两层星芒相互重叠,文虎头部正上方的上层星芒上镶嵌一颗五角星。

图9中的六等文虎勋章直径5.6厘米,通高11.5厘米。保存十分完整,绶带尚存,据其绿色红缘的绶带和上层星芒上的一颗五角星,可以判断出这是一枚六等文虎勋章。正面珐琅部分有微缺,蓝色珐琅颜色浅淡,略有不匀现象;文虎尾部略微向内弯曲后再向上扬起,形成一个与老虎身形大致平行的角度,相比较前面的文虎勋章,后者向外撇的角度更大一些;对文虎的描绘上,黑色珐琅失控的现象更加明显,尤以尾部为甚,文虎上身较为雄壮,下半身单薄,甚至省略了下肢内侧的描绘,虽然这样显得更加简洁,但也难掩几分草率之嫌。两层星芒相重叠,上层星芒上的五角星也是位于文虎正上方,下层五色星芒相对修长,五色星芒间距离明显。章背(图10)有“老天利制”的戳印,位于中心榫卯下方,榫卯上方则有着“1424”的编号。

这枚勋章的受勋者是龙云。从龙云本人的经历和这枚勋章获得的时间来判断,应属于早期文虎勋章。1911年重九起义后滇军援川,在四川宜宾的龙云乘机从戎,投到谢汝翼所属师辎重营长徐乐臣麾下,任上尉候差。所谓候差,即现在的后备役。后谢汝翼保举龙云入学云南讲武堂,在就读期间因“擂台比武”受到当时云南都督唐继尧赏识,后任其护身卫队佽飞军大队长。

1916年10月,北洋政府为庆祝共和再造,准备于国庆之际大颁荣典,“除将现任各省督军、省长分别授予勋位、勋章,各护军使、镇守使、军师旅团长等全体皆给各等勋章,并拟对此次反对帝制有力之政客,一律给予勋章”。据《政府公报》记载,10月9日授勋人数多达600余人,而10月10日“双十节”当天,各类勋位、勋章得受者也有300余人。[6]云南作为首义之地,受勋者众。1914-1920年的六年间,正是龙云随侍唐继尧身旁之时,并无在战时独当一面的机会,佽飞军后来改编为滇军第十一团,龙云任团长,可见佽飞军大队长的职务与团长相当,隶属中等官佐。因此,虽未亲自参战,但毕竟护卫有功又是都督近侍的龙云,以其佽飞军大队长身份在这次“军师旅团长等全体皆给各等勋章”中,获得“上可授予中等官佐,中可授予初等官佐,下可授予士兵”的六等文虎勋章是十分可能的。

这五枚文虎勋章,颁授时间、受勋者、等级各有异同,通过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虽稍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也能从中对文虎勋章总结出一些特征。

首先,制作精美是其突出特征。虽制作年代不同,但用料讲究、绘制精美却是其共同追求。北洋政府颁发的勋章,是民国初年徽章制作的代表,其整体面貌特征深受西方徽章的影响,甚至有某些直接移植的痕迹。文虎勋章作为北洋政府颁发的重要勋章类型,为显示其荣耀和威严,在制作勋章上不惜工本,大多交由银楼定制,还曾到欧洲和日本的造币厂制造。文虎勋章制作材质高档,均采用金银制作,施以珐琅彩,图案艳丽,工艺精良,造型精致,装饰精美,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勋章在精美程度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其次,文虎勋章的制作工艺的成熟过程,折射出民国时期徽章制作水平的发展轨迹。文虎勋章的制作和颁行时间仅为十余年,在这十余年间,是中国近现代徽章发展的重要时期,从珐琅制作工艺的不成熟到成熟,文虎形态、比例的合理化、协调化,都反映出徽章制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再者,不同时期、不同等级、甚至同一等级的文虎勋章,在细节上也有细微差别,如文虎的刻划等,即便同时期的文虎勋章也会有着细微变化,但它们都具有相同的审美。或许因为是颁发给武官的勋章,文虎勋章的星芒较同时期其他勋章的更为简洁锋利,以星芒上的色彩来丰富视觉效果,形态十分饱满而富于变化。星芒复杂的外形赋予了华丽的视觉感受,文虎为主题的平面设计十分简约,一繁一简的对比,反而达到了极佳的装饰效果。

最后,在以前认为的很重要的制作戳印和编号上,通过比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早期文虎勋章还比较严格地执行相关规定,但军阀混战和政局混乱现实,毕竟也会对文虎勋章的制作有一定的影响,很可能后期的文虎勋章并非都有制作戳印和编号。作为重要的判断等级的标识,五角星所在的位置也不是固定在文虎头部正上方。

三、文虎勋章的收藏与鉴赏

民国初年上层人物的照片中,留下了大量勋章的影像,可见当时佩带勋章是一种社会风尚。对于勋章的追捧,成为后来勋章大量发行和普及的重要原因。如文虎勋章这一类颁发条件严格,制作精美的高等级勋章,更是民国勋章收藏的珍品。由于其颁行时间不长(1912-1927年),加上颁发对象十分严格,能够历经动荡变迁的历史而留存下的文虎勋章,其数量十分有限。由于文虎勋章的文物、历史、艺术价值较高,近年来收藏的关注度也很高,但是由于资料的局限性,因此,常常是鱼目混珠、难以分辨。今以博物馆收藏的来历清晰可信的文虎勋章为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望”“闻”“问”“切”是我们在收藏勋章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望”即观察徽章表面自然包浆、珐琅涂层、烤漆效果、电镀光泽、背景图案、文字特征等。从制作工艺上看,真章系用模铸或用水压机锻压出来的,边角较圆钝爽滑,包浆自然古朴。纹饰粗细均匀,烤漆经多年磨损,磨损自然,边沿清晰,无油漆味。从磨损附件上看,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真章经日久摩挲,色泽陈旧,可见各种不规则的自然磨损痕迹,深浅及方向都不一,附件挂环为精铜质。“闻”即广识博闻,包括从书刊传媒中获取有关知识,向专家藏家咨询鉴定,利用同样徽章进行比较等。“问”指了解徽章的来龙去脉、历史背景、设计造型、美学原理、工艺方法、制作过程等。每一枚徽章,特别早期徽章的制作发行,都有一定的历史事件为依据;对于勋章的颁行,可以从历史文献中寻找相关依据,尤其是对于来源清晰可信的勋章,如果在知晓受勋者的基础上,对其具体受勋时间进行考证,对于了解勋章的具体制作时间和背后故事,提升勋章的历史、文物价值是十分有益的。“切”是指从徽章规格大小、材质厚薄、材料密度进行鉴别。文虎勋章的材质、制作规格、大小有着严格规定,如果能够加以掌握,必定能对鉴别文虎勋章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4] [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

[2]韩信夫,姜克夫.中华民国大事记第一册[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北洋政府公报第94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

[6]霍慧新.1916年北洋政府“懋赏质问案”始末[J].兰台世界,2013(2).

猜你喜欢
徽章珐琅勋章
书包装名著,彩笔画徽章
送你一枚小小勋章
金色的勋章
我也想戴
闪亮的小徽章
“六一”时光机
失传200多年宫廷珐琅彩技艺将复活 需要167道工序
珐琅器之画珐琅
从一件珐琅炉谈明万历朝掐丝珐琅工艺及风格
珐琅,制表中的炼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