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笑点亮心灵

2014-07-31 12:27吴应海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4年13期
关键词:补题老农古筝

吴应海

【模拟文题】

微笑是一朵小花,给我们惊喜和憧憬;微笑是一缕阳光,给我们温馨和光明;微笑是无声的诗歌,给我们鼓励和祝福;微笑是生动的语言,诉说心灵的律动……请以“ 的微笑”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体裁不限,抒发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首先要进行补题。微笑是生活中常见的风景,包括我们自己也会经常微笑,所以补写这个题目并非难事。既可以人物称呼直接补题,如“母亲的微笑”、“老师的微笑”;也可以微笑给人的独特感受进行补题,如“最温馨的微笑”、“那抹阳光般的微笑”;还可以根据时间、地域等元素进行补题,如“童年时的微笑”、“北方人的微笑”、“开在记忆深处的微笑”。当然,如果有好的素材,补题时也可从反面入手,比如,“尴尬的微笑”、“失败者的微笑”,这样的题目无疑能令人耳目一新。

补写好题目,下面就该考虑文章的立意了。立意决定品位,好的立意会让文章出奇脱俗,令人耳目一新。微笑传递“正能量”,所以正常的立意一般都与热情、友善、宽容、豁达、坚强、勇敢等关键词有关,同学们完全可以扣住这其中一个或几个词语进行立意。不过,如果同学们能反向立意,写受挫者、失败者、怯懦者、狡诈者、冷漠者的微笑,以此来揭露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不和谐现象,反衬人世间的真善美,那显然能让人觉得别出心裁。或者着眼于环保、爱国立意,写“天空的微笑”、“爱国者的微笑”,那更是高人一筹。

接下来是选择文体进行构思。根据“ 的微笑”这半命题作文的特征,最易上手的文体是记叙文,通过记事写人,来突出微笑,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也可写成散文,对某一微笑进行描写和赞美。另外还可写成童话、寓言等形式,把握得当,也会取得很好的表达效果。议论文则要慎写。

如果写记叙文,可写一人一事,或一人多事,展现主人公的微笑;也可写多人一事,或多人多事,展现一个人或多个人的微笑。如果写散文,可围绕某一个人或某一种特征的微笑,以点带面,展开想象;也可并列写几种类型的微笑,相互照应,形成一个“微笑的世界”。总之,不管你写什么文体,不管搭建什么样的结构,只要清晰明了就行。

最后就是生动表达了。文章的题目是“ 的微笑”,那无论是记事写人,还是以散文的笔触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感,对微笑进行生动描摹无疑是写作的重中之重。微笑属于人的外貌和神态,除了对微笑本身进行细致刻画、展现人物的神韵外,还应借助语言、动作等来衬托人物的微笑,力求让微笑更加鲜活有个性。具体描写时,可集中笔墨进行描写,一气呵成,让人物的微笑跃然纸上,刻入读者心灵;也可分几次进行描写,反复出现人物的微笑,前后呼应,突出主旨。

当然,行文到最后,还可通过简短而富于哲理的句子,升华一下文章的主题。

【佳作示范一】

老农的微笑

一学生

外婆家靠着一条省道,整天置身于喧闹的马路旁,让人觉得身心烦躁,特别是今天,天气闷热,再加上不时有重型卡车驶过,更是让人难以静心读书。于是我决定外出走走。就到屋后田野之中透透风吧!

毒辣辣的太阳毫不留情地把灼人的光芒泼洒到地面上,一切似乎都要融化似的,好在田野上一片碧绿,让心顿觉清凉。

田地里的水稻正贪婪地吸收着养分,一眼望去,生机无限。不知是谁家的田地里,已经早早地立起了几个稻草人,那份耀武扬威的模样,令人觉得好笑。不知它们有没有感受到这袭人的热浪。

这么热的天气,肯定不会有人和我一样,在此刻出来散步的。

可就在我顾影自怜时,突然,一个人影映入眼帘。定睛细看,一个农民模样的人,正蹲在田埂上观察水稻,怪不得刚才没注意到他。他突然站了起来,用手背擦了擦汗水。他发现了我,转过身来,一脸惊讶:“这么热的天,你不怕中暑呀!”

原来,这是一位已经上了岁数的老农,皮肤黑黑的,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微笑。那是一种怎样的微笑呀,欣喜之中有感叹,快乐之中有憧憬,自信之中有坚强……一定是这水稻的长势让他看到了丰收的希望吧!

“我被这马路上的车子折腾得静不下心来,从外婆家出来随便走走,时间不长,没事的。”我回答道。

农民爷爷听完我的话,乐呵呵地说:“赶快回去吧,别晒着了。”说完,又转过身去,弯下身子,看起了他的水稻。只见那湿透的背心紧紧地吸附在他的背上,弯曲的后背完全呈现在我的眼前。那是多么有内涵的脊背呀!它顶住了多少烈日,挡住了多少风雨,经受了多少重负,却依然充满力量。

我正遐想着,那位农民向我招手,我满怀疑惑地走过去。老农说:“你看这一块田地,水稻长得多好呀,其他人家的稻田哪里比得上我们家的。我从落谷那一天起,就悉心照料,除草、施肥、喷药,比别人多花了好多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敢保证,我这片田一定高产。孩子,做什么事都要这样呀,一分汗水一分收获……”

老农说着,又露出了那动人的微笑,他使劲嗅着鼻子,仿佛正吮吸着稻谷的芬芳,吮吸着扑鼻的饭香。

我的目光掠过老人的微笑,掠过这片碧绿的田野,投向更远的地方。外面虽然炎热依旧,但我的心却已清凉如水。感谢老农那别样的微笑,感谢他质朴却又饱含哲理的话语。

评点:

本文记叙了小作者盛夏中午外出透风,在田野上巧遇老农的经过。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对老农的外貌、神态反复进行描摹,将老农那特别的微笑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而老农富有哲理的话语,则令人心生许多感悟。最后的收尾,巧妙点题,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佳作示范二】

那抹阳光般的微笑

一学生

我始终忘不了那一天,似乎快要下雨了,我极不情愿地上了妈妈的车,去县城参加古筝考级。唉,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紧张与自卑,紧张是因为害怕万一忘谱了,弹错了,被别人嘲笑怎么办?自卑是因为我觉得那些城里孩子弹得太好,我一个乡下孩子,能和她们一样优秀吗?我十之八九不如她们呀!endprint

就这样胡思乱想着,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来到了县城,来到了比赛场地。看着那扇熟悉却又陌生的门,我迟迟不敢走进去。可是,妈妈却硬拉着我往里走。唉,我现在是身不由己,只能“赴汤蹈火”,豁出去了。

进了大厅,人很多,黑压压的一片,许多目光射向了我们,我顿感压力重重,心里愈加紧张了。我拿着准考证,手心满是汗珠,心里像装着一只小鹿,蹦跳不停。

工作人员将所有考生引进了候考室,周围不时有人小心地交谈着什么,她们的脸上写满自信。我仍然一脸紧张,不知道做什么好。我努力想让自己静下心来,甚至使劲揪了几下自己的大腿,可我仍心乱如麻。怎么办?怎么办?

“下一个,12号,跟我来!”一位拿着名册的老师走了进来。

12号?怎么这么耳熟呀!

我看了看手中的准考证,我不就是12号吗?我紧忙站起来,举手示意,然后小跑过去。

“12号是你吧,请跟我来。”我跟着老师,走向考试教室。我感到自己全身发抖,上下牙不停地磕碰。

我们来到一扇门前,门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七号考场”。这哪里是七号考场,这分明就是“七号刑场”。我站在门前,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我把手放在门把手上,但随即又放下,我觉得自己手上一点力气也没有。

“小姑娘,别紧张,你就像平时那样演奏,一定能成功。”送考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鼓励我说,“来,深吸一口气,再吸一口。别怕,主考老师是一位心肠非常好的老奶奶,她最喜爱弹古筝的小孩子了,相信你是最棒的!”

我不由得抬起头,只见送考老师正笑眯眯地看着我,那抹微笑中,满是鼓励和期待,就像冬阳一样,让我顿感温暖,心生无限勇气。我心里一下轻松起来,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支好古筝,递上准考证,鞠躬,报题目,演奏,道谢,退场,一切是那么自如……

当我拿着古筝十级证书时,我不禁又想起了那位送考老师,想起了那抹阳光般的微笑。亲爱的老师,谢谢你用微笑点燃了我的自信,我会好好珍藏这微笑的种子,我也要像你一样,把这阳光般的微笑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评点:

本文记叙了小作者心怀忐忑,参加古筝考级,送考老师热心鼓励,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心理描写特别传神,让读者宛如亲历。文章层层铺垫,水到渠成地将送考老师那抹阳光般的微笑推到读者眼前,人物形象特别饱满。对人物微笑的描写虽只有几笔,但却是那么的鲜艳,令人久久难忘。endprint

猜你喜欢
补题老农古筝
打猎误伤老农肇事逃逸被公诉
老龙和老农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补”出一片精彩来
第一次弹古筝
老农答记者
古筝
我的古筝之旅
半命题作文“我真想____”
半命题作文补题技法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