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设计中的安全伦理意识研究

2014-08-04 16:43施錡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安全性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城市空间中的安全性及其设计中的安全伦理意识”(项目编号:12YJC760065)资助。施錡(1978),女,上海人,上海戏剧学院科研处副教授。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城市街道设计中的安全伦理意识。城市街道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状况密切相关,合理的街道设计应使在其中活动的人们获得安全感,人们的安全感反过来又使街道拥有活力,减少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可能性,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文章以上海城市街道设计为例,结合具体实例和调研信息,以环境心理学为理论工具,提出了目前街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可供参考的、适合我国大城市实际情况的、具备安全伦理意识的街道设计与改造原则。

关键词:城市街道;安全性;安全伦理意识;环境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U418.9;B8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6107

丹麦城市学家杨•盖尔(Jan Gehl)认为,城市中的户外活动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必要性活动,如上学、上班等;第二种是自发性活动,是指单个人有意愿才会进行的活动,如散步、休息等;第三种是社会性活动,是指人们与他人一起参与的活动,包括游戏、聊天等。杨•盖尔认为,后两种活动,即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的顺利进行才是户外空间安全的关键。事实上,当人们处于具有潜在的不安全可能性的空间中,必然会丧失安全感,继而可能会“抛弃”这一空间,导致被荒弃的空间越加不安全。因此,即使能完成合乎安全规范的城市设计,这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如在设计中不具备安全伦理意识,设计出的空间则无法具有“可持续的安全”。然而,具有“可持续的安全”的空间能使人们获得安全感,如此的安全感使人们更愿意在空间中活动,反过来进一步加强了空间的安全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可见,城市设计中必须具有的安全伦理意识就是使空间具有“可持续的安全”。

在城市中,街道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公共空间,因此,街道中人们的安全感与整个城市的安全密切相关。本文以上海城市街道为例,讨论如何设计出具有“可持续的安全”的城市街道。

一、 上海城市街道现状分析

笔者由两个方面,即由街道中人的生活状况和街道本身的商业状况出发,来分析当今上海城市街道的现状。

在当今的上海城市街道中,传统生活方式随着城市化进程发生了很大改变,但也有保留甚至回归。如在甜爱路一带,曾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大炼钢铁运动中被拆除的铸铁大门又出现在弄口。一些石库门门窗装配了铁栅栏,这其实是恢复了保证人们生活安全的设施。实际上,弄口铁门的重建既是对石库门原初生活方式的回归,也是对当今城市化进程的再次适应。

同样,在市中心不少里弄甚至老式新村中,人们也保留了集体化年代留存下来的传统生活方式,如利用家门口公共空间完成部分家务等。但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附近其他街区的动迁,传统街区的连续性被降低了,成为都市中的“岛屿”,人与人的联系已经不如二三十年前那么紧密。

另外,在已存的传统街道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有本地居民迁出及外来人口入驻的现象,也有年轻人迁出及中老年人留驻的现象,这些现象都可能引起常住人口的陌生化,对居住街道产生“去责任化”现象。如由于餐饮业的发展,南京路附近一些老式公寓成为外地务工人员的群租宿舍,居住于其中的人群流动性大,居住密集,使街道变得脏乱。再如上海虬江路电子交易市场周围的老式居民区,可能是由于周围小商品市场外来人口的集中和进入,呈现出极为衰败的现象,居住者缺乏维护街道整洁的意愿,在心理和行为上显示出放弃维护环境的倾向。

施 錡:城市街道设计中的安全伦理意识研究更重要的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新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原有的里弄被动迁,建造了一般被称为“商品房”、“小区”的新型住宅。围绕这些住宅的街道彼此之间也不尽相同。一些高档小区的安保措施严密,小区内部和外部街道之间的界限也较为分明。如乌鲁木齐路长乐路上的某小区,除了在小区外部设置了铁栅栏的围墙外,小区内部还设起阻碍视线的实心围墙,还设置了门禁,企图通过与外部民众的生活隔绝来维持安全。相对来说,中等级别住宅区的门禁不如高档住宅区那么森严,住宅区内外虽有界限,但并不完全封闭,外部人群一般可以进入,但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界限感,部分居民彼此熟悉且乐于在其间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感受到陌生的外来人口的进入。代表案例是上海市田林地区一些年代较久的小区等,街道环境较为宜居。但如果中档住宅区成为动迁安置小区,或是处于较为偏远的地段,可能会由于群租人口过多导致安全性降低。第三种住宅区则是缺乏必要的安保设施,内外界限不分明,人口流动频繁,时常作为连接城市公路之间的通道,代表案例是上海市普陀区岚皋路的一些旧式工人新村。居民除了出行之外,很少在住宅区附近的街道上逗留。

总而言之,上海市民的街道集体活动变少。如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在街道纳凉、聊天等活动也大大减少。也许有人会认为,在街道上纳凉的行为也是侵占公共用地,而且将私人生活暴露在公众面前显得不雅观,但事实远非那么简单。第一,当时的住宅常有门窗面对街道,而纳凉人群一般选择坐在自家门窗下,并不妨碍他人行走,且传统街道多以“小街”的方式存在,机动车和人流都较少,人们行走相对较方便。第二,当时纳凉人群保持着约定俗成的“生活礼仪”,男士底线是裸上身穿平角裤,女士则必须身着长睡裙或睡衣裤。第三,最重要的是纳凉兼具社交功能,每一纳凉者面对的是构成邻居社交圈的人,人们会自动规范行为以维护自身形象。因此,纳凉作为一种半集体活动,无形中反而增添了街道安全性,其他季节人们也常会在家门口作业或聊天。而现在人们在室外逗留的场景已经很少见,妇女和小孩更很少在夜晚外出。然而,当今城市又兴起了一些新的集体活动,如人们热衷于夜间在街道空地上跳舞锻炼,但这类集体活动与街道的设计密切相关,在后文中将结合具体案例再行分析。

当代上海城市街道的商业模式较之八九十年代也有较大的变化。首先,街道商铺呈现减少的趋势。传统生活环境中的商铺和居住处于“混搭”状态,当代部分城市区域为了追求“规模效益”,将各类商铺集于商业中心,传统商铺则呈现收缩的趋势,除了恰好住在商业中心附近的少数居民之外,人们必须由居住区赶往商业区购物,这与一些欧美城市是类似的,但这样的改变导致了一些街道缺乏商业活动,显得冷僻荒凉。

其次,一些街道虽然保留了商业功能,但没有保持良好的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为中心的传统商业结构。虽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急剧发展、人口流动的加快,出现了大量提供铝合金门窗加工、汽车修理、旧货回收、廉价小吃的商铺,这些商铺较少出现在传统的街道商业结构中,大多数对街道环境造成了不卫生、占地和噪声的负面影响。据观察,人们更喜欢在具有能保持街道卫生、增添街道景观和趣味的商铺附近逗留,不喜欢在排放垃圾、占据路面、造成噪声的商铺附近逗留,如出现大量类似的商业结构会造成街道环境的荒僻、人们身心行为的转变,进而使街道趋向于不安全。如环境心理学认为,噪声使人们的注意力变窄,还有可能增加已经具有攻击意图的个人在环境中的攻击行为,同时大大减少人们的助人行为。 [美]保罗•贝尔、托马斯•格林、杰弗瑞•费希尔等:《环境心理学》(第5版),朱建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3-156页。 更严重的是,一条充斥着噪声和垃圾的街道会驱赶正常商铺,使街道的商业结构进一步向负面化发展。

再次,在一些较为成熟的社区中,传统的个体经营类型如修鞋、裁缝、配钥匙等仍然存在,为了节省成本,不少个体经营商铺都将店铺坐落于住宅中,多服务于熟悉的居民,很少面对陌生的外来顾客,但经营者对街道状况都了然于胸。必须承认,这些小型个体经营对街道的宜居起了正面促进作用,既方便了居民生活,又为街道增添了活力。但由于个体经营收入较低,从业者普遍年龄偏大、面临退休,类似的商业形式也在逐渐减少。

总而言之,从街道中人的生活状况和街道本身的商业状况两个方面来看,当代城市街道都表现出街道人口个体联系减弱、街道自我监督能力降低的状况,这些状况都可能进而导致街道安全性的降低。

二、 具有安全伦理意识的街道设计原则

从上述分析可见,要使街道具有可持续的安全性,具有安全伦理意识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使街道具备适度的多样性和保持合理的秩序,根据我国街道现状,现将适应我国大城市的街道具体设计原则大致总结为如下五条。

1. 设置小型元素

为保持街道活力,应在街道上设计尺度较小的链接元素,这些链接元素是各类街道商铺和设施。如前所述,较为有效的链接元素是能保持环境卫生和不产生噪声、不占据人行道的商铺、住宅、绿化、街头休闲场所等。这些元素形成彼此相连互通的体系,提供人们活动和交往的可能性,使街上的工作人员和居民彼此熟悉,经过此地的人们也会逗留。这样,街道中固定出现的人和外来者之间会有一个不自觉的辨识和互动,形成“领域感”,如出现外来入侵者或危险情境,就会引发监视、阻止、救援等行为,而一些人的攻击、犯罪意念也可能因被街道“监视”的感受而打消。相反,如街道元素尺度过大,如停车场、加油站、立交桥、地下通道入口、大型办公楼边上的窄弄、大型绿化带等大尺度的街道元素会给予街道许多空洞和间隙,人们没有理由逗留在此间,将引起人际关系的陌生化,一旦人们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过于分散,街道将失去活力,街道性格就会接近以交通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公路,人们的安全感被减弱,即“公共生活空间被肢解,街头成了空寂之地。这种变化时导致在街道上破坏公共设施和犯罪的重要原因” [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69页。。同时,街道生活的凝聚力减弱可能导致发生“责任分散效应”,即人们认为解决某些社会问题是其他人的责任。

在人口密度较小的丹麦,为了使街道呈现小元素链接的面貌,政府甚至通过了限制在街面一层设置银行和办公机构的法令,或规定街道元素的沿街立面不得超过5米,这样的设计原则是值得借鉴的。然而,出于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时必须在街道上布置造成空洞的大型元素,但这类情况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如在街道上规划了办公楼等大型建筑的同时,可将街面一层设计成小尺度的商铺、咖啡座、便利店、餐饮店等,同时将大尺度的办公区域等布置在小尺度元素的楼上或后方,这样,与人们直接接触的仍然可以是丰富而有活力的街道立面,同样能为街道带来活力。

若有条件的话,可适当设置一些小型步行街。步行街是专为步行人群改造的街道的特例,被认为很大程度提高了城市人的生活质量。它受外界因素如交通工具行驶、交通设施带来的噪声等干扰最小,几乎靠街道上人们的活动进行“自生长”和“自完善”。由于机动车辆不得入内,人们可以不受打扰地度过街头休闲生活,因此可以在街道上设置更多的休闲区域,如街头咖啡馆、小型绿化带、休息长椅等,使街道元素更为丰富。1978年墨尔本大学和墨尔本皇家技术学院的建筑学专业学生调研表明,在墨尔本步行街上增设100%座椅的环境改善试验导致了小憩活动增加88%。③[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27、65页。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同时发现那些居住在步行街沿线地区的人与其他普通街道附近的居民相比,会更加乐于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美]保罗•贝尔、托马斯•格林、杰弗瑞•费希尔等:《环境心理学》(第5版),朱建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7页。 由此可见,设置步行街是加强城市公共空间中安全性、使环境更为宜居的好方法。

2. 设置柔性边界

为使街道人口活动方便并具有安全感,街道各空间区域之间应保持柔性边界,即维持一定程度的通透感,柔性边界会为街道增添活力,因为柔性边界一方面能使人们观望街景的视线不受阻碍,暗角和死角得以消除,因而充分掌握街道情况;另一方面能使街道处于被“监视”状态,促使人们不自觉地校正行为。例如,街道咖啡座的围栏常设计成半露天样式,这种样式广受欢迎,使街道变得活跃友好。研究还发现,街道上具有能很好地观察视野的座椅比其他座椅使用频率要高,能看到最繁忙人行道的座椅使用得最多,而世界各地的街道咖啡椅也都总是朝向附近最活跃的区域。

柔性边界也能帮助促进街道集体生活,因为它能促进室外活动的互通。丹麦城市设计学家杨•盖尔(Jan Gehl)曾提到:“室外空间生活是一种潜在的自我强化的过程。当有人开始做某一件事时,别的人就会表示出一种明显的参与倾向……整体的活动总是比最初的单项活动的总和更广泛、更丰富。”③例如,孩子更倾向于在街道、停车场和居区出入口处玩耍,而较少光顾独户住宅后院或专为儿童设计的游戏场,因为那里既没有交通也看不到人。这些现象也表明人们希望在柔性边界中活动,并因此感到安心。同时,柔性边界所造就的半集体活动可以帮助人们形成环境心理学认为的“社区感”、“地点依恋”和“街道社会关系网”,街道得以维持足够的本地人口(街道的常住人口)和愿意停留的外来人口(街道的经过人口),人们无形中成为 “旁观者”和“逗留者”,虽然并不承担责任和维护安全的压力,但建立起相互熟悉、互相监督、维护公共安全的网络。

缺乏柔性边界所造成的危险要比想象中更严重。2013年4月23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的城中路旁商业小广场上的一家小店中曾发生了一起入室抢劫案 见于2013年5月31日《东方110》节目《小店惊魂》。,歹徒在光天化日下捆绑店主后洗劫了小店。据笔者实地勘察,小店虽然位于商业区中心,但门面狭窄,店内空间呈长条形,店内空间较深,店旁是一条窄巷。虽然小店处在繁华商业地段,距离马路不过20米,但因为店内外缺乏柔性边界,基本处于与外部环境的隔绝状态,实际是处于无人监督的危险中。根据案件调查,犯罪分子的这次作案是临时起意,也就是说,正是缺乏柔性边界进而缺乏安全监督的空间使他起了作案念头,此案充分表明了柔性边界与安全性的关系。因此,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将店铺设计成透明的玻璃墙面并设计明亮的灯光,除了能招揽顾客之外,实际也保持了店内外的柔性边界,增加了安全性。

柔性边界的设置未必一定是刻意的,部分经由了互动的过程。在具备安全感的街道上,人们会更倾向于敞开私人空间,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边界变得柔和,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在一些老城区内。当整条街道都居住着彼此熟悉的居民时,人们经常敞开自己的家门,将一部分家务工作转移到边界上进行。类似行为不经意间也更促进了街道人口的领域感,整个街区的安全性得以加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大多数新式住宅所处的街道上,人们却选择紧闭门户,这是由新的城市生活方式决定的。在街道设计时,我们未必能做到使人们恢复传统生活方式,但应能做到使人们将一些既可以在私人空间也可以在公众空间进行的活动,如聊天、游戏等,尽可能地在公共空间中进行。如果能改变街道建筑的结构,使之产生半私人半公共的柔性边界围合的空间,就能使该街道得到很大的改善。如前所述,街道上的门廊、前院、通透的围栏等都是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柔性区域,同时,街道的座椅、石球、喷水池、绿化带、露天咖啡座等也都能营造具有柔性边界的空间。

3. 规划街道阴角

街道的尺寸并非只能一成不变,在街上可设置一些“半广场”的结构,形成“阴角”,即由建筑物的外侧将街道空间围合成向内侧凹进去的空间。反之,“阳角”就是由建筑物的外侧将街道空间组合成向外侧突出的空间。日本学者芦原义信认为,“阴角”的空间质量要优于“阳角”,因为“阴角”能创造出一种“把人拥抱在里面的温暖、完整的城市空间”,而“阳角”则形成“要把人挤出去似的非人性城市空间”。 [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7页。“阴角”兼具室内外的优点,给人一种仿佛身处半室内的安全感,人们习惯在这样的空间中逗留。另外,“阴角”特别适合我国城市情况,即可以提供人们在室外跳舞锻炼的空间。小区内车辆的行进会打断这类锻炼,锻炼音乐也会干扰居民睡眠,而公园在晚上都已关闭,大型绿地也显得不安全,具有“阴角”的街道成为最优选的锻炼地盘。半广场的结构使锻炼不至于打搅街道上的行人,却具有公众性,可以吸引参与者,也给予锻炼的人们安全感。若是在周围还有可以供小坐的设施,还会引来旁观者,使街道集体生活丰富化。如上海田林路上的田林影剧院前由建筑物组成的“阴角”就成为这样的区域,同时使街道变得安全。但在设计“阴角”时需要注意两点:首先,“阴角”不应成为车辆停放用地,不然这个区域将会迅速地被人们抛弃,因为车辆的进入是自然地排斥和打搅街道人口的。其次,应维持“阴角”的卫生。应注重路面铺装使之整洁,另坐在街边的人群可能会丢弃垃圾,造成街道肮脏,导致人们不愿在此停留。维持卫生的方法除了人为管理之外,就设计来说,则是在人们就座较多的地点合理地设置丢弃垃圾的装置,如花坛的两端是人们最容易乱扔垃圾的地方,建议在此合理设计垃圾回收设施。

反之,街道设计中应适当避免造成“阳角”,因为“阳角”可能会使街道的连续性降低,将两边的交叉街道分割开来,使人们不知道另一边的情形。如前文所述的嘉定区小店抢劫案,小店由于封闭,和周围的窄巷之间就是一个“阳角”。“阳角”容易造成人们视觉和心理的死角,引发不安全事件。避免“阳角”的方法有几种。首先,可以使转角的建筑物具备通透的视觉感。如在街道转角设置玻璃墙面的、灯光明亮的便利店,因为便利店可以使店内外产生柔性边界,使“阳角”的转折更为柔和,人们在街道的一边就能大致感知到另一边的状况。也可在街角设置供人们小坐的半露天咖啡馆,它为人们带来安全感的原理与便利店相同。其次,可以使转角本身成为开放式的场所。如设置供人们小坐和锻炼的绿化带或小型空地,引导人们在此活动。但在设计这一小块空间时,要注意同时设计放置车辆停放的障碍物,如石球或是花坛等,避免车辆利用空地停放反而妨碍了人们活动。再者,可将转角本身加以改造,将锐角或直角切成钝角,使“阳角”得以缓和。最后,将街道设计成较为蜿蜒的曲线,而非笔直的直线,曲线街道让人们觉得在连续中有变化,是非常有魅力的街道景观,也使人们做好迎接下一个视觉景观的心理准备。事实上,这些方法也有利于街道商业的发展,使一条街上的商业氛围能够带动与之交叉的另一条街。街道的活力增加,人们的安全感也会相应增加。

4. 调整街道结构

如前所述,虽然街道需要“多样性”,但若街道设计不合理也会导致不安全,虽然合理调整街道商业结构离不开管理,但街道设计仍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首先,为避免小商铺占据人行道,如果人行道不够宽敞,则尽量不要在街道上设计层级。因为小商铺占据层级之上的空间后会进而占据层级之下的空间,造成街道杂乱无章,形成“破窗效应”。如在上海钦州北路的一段商业街上,设计师为提升街道的功能,特地将人行道分为两个层级,商铺规划在阶梯上,并配套设计了无障碍设施。在街道新建之时,这样的设计显得颇为周到,但由于该街道的商铺大都租借给了旧货回收店、五金门窗加工店、小型餐饮店等,店家侵占店门口的地盘,进而延伸到人行道。行人能正常行走的空间被缩小,而大量店内设备在街道上的摆放,甚至生活衣物在无障碍通道围栏上的晾晒,又使街道更为拥挤,连正常人都感觉到行走障碍较大,更不要说“无障碍”功能了,整条街道开始显得残破。因此,可为需要占据大量用地的商铺设计封闭的工作后院,使其远离街面,不至于破坏街道环境。笔者进一步的建议是,在店铺门前两端设计装置拉门的杂货堆放围栏,并与街道管理结合,既起到鼓励商业发展,又规整街道的作用。

其次,为避免街道混乱荒弃,防止高密度拥挤产生的对环境的“去责任化”,街道元素既要保持丰富,但也应有一个简洁明快的“度”。过度杂乱的建筑立面、过多信息造成视线和注意力扰乱遮挡,也会造成危险多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城市最佳实践区中,巴西圣保罗市对街头广告牌的清理和改造就是重新简洁街头元素的一例。在对荷兰一个小城市所进行的调研中,奥伯沃尔和迪默曼在1999年发现一个商业区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对街道、店面、公共步行广场、绿化带、咖啡馆和餐馆等地的保护和维修状况。人们更偏爱客流量居中的地方,都不会喜欢过度拥挤和人口过于稀疏的公共场所。③[美]保罗•贝尔、托马斯•格林、杰弗瑞•费希尔等:《环境心理学》(第5版),朱建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5-354、357页。 过度拥挤的原因除了人口之外,笔者认为也应考虑到街头存在太多分岔路、信息、店面入口等原因。因此,应注意街道广告牌和霓虹灯密度的控制,也应注意街道店铺店面宽度的标准化,不设计入口过于狭窄的“夹弄”店,也不应设置过多的地下通道和架空人行道。笔者以为,解决方法是用不同大小的链接元素的节奏穿插来阻止高密度的产生。如在人口密度过大的街道合理穿插小型绿地或空地,适当拓宽人行道,使高密度有疏散的可能。因为“是混合活动而不只是密度,给一个地区带来了生气” 徐磊青、杨公侠编著:《环境心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4页。。

5. 注重街道细节

街道细节比我们想象中来得重要,笔者将从绿化、休息设施、人行道等方面来讨论街道的细节问题。

首先,设计适量的小型街头绿地或绿化对维护安全伦理意识是有正面作用的。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经过有自然景观的地方会减少应激,并有助于防止对可能会发生的应激事件产生太大反应。

然而,街头景观的设计应方便人们休息,而不是起到相反的作用。在调研中发现,上海外滩的防汛墙下方绿化的设计颇有可改进的余地。这里是上海的旅游景点,承载着巨大的游客量。在防汛墙上层一段区域上设置了集中的座椅,但防汛墙下却只有草坪式绿化,没有可坐下的设施,人们只能就地而坐。这隐含着众多不安全的因素。第一,杂乱无章的就座,使坐着的人群位置较低,容易被走动的人群忽视,产生踩踏事故或跌跤。第二,如中老年人行动不便,坐在如此低的地面上,站立和坐下都很费力,更容易突发疾病。第三,席地而坐的人群容易产生各种垃圾,对人行道的维护不利,对就座的人来说也不安全。第四,人们容易因为杂乱拥挤的就座方式产生各种应激反应,发生不安全事件。第五,过低的就座视点较难预防类似盗窃、拐骗这样的犯罪事件。因此,在客流量大的街道应均匀分布座椅,使每一段都有能休息的场所。再沿着墙面的空间设计座椅和遮阳的顶棚,以便人们休息,这个位置也不容易遮挡行走的人群。

另外,绿化设计不应造成人行不便。在宜山路近中山西路口的一段人行道上设计了体量较大的花坛,占据了人行道的一半。另一半路面还被助动车停放处占据了一半,街道因此拥挤堵塞,仅能供一人穿行。而在这条小通道的两端却是大商场出入口和地铁出入口,街道设施的功能决定了这段通道必然是拥挤的。这种拥挤可能会带来两种不良的情况。在第一种情况中,根据摩擦一致性模型(frictionconformity model),当一个人的前进道路被其他人所阻挡时,便不得不频繁地改变速度甚至被迫偏离最近的行走路线,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感到一种压力,产生不安全因素。③同时有可能产生踩踏事故,或无意中危及行动不便者的安全。在第二种情况中,会造成人们认知环境困难。如日本学者芦原义信所说:“人行道宽度小于3米时,对街道的印象就变得淡漠了。” [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75页。 过大的街道绿化与前后的人群形成一个围合空间,使人们无法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丧失对环境的控制感,可能互相推搡以建立起远离他人的身体或心理屏障,而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安全事件的来源。人们对环境丧失控制感后还会获得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出现不负责任、冷漠的行为,对需要帮助的人不再施以援手。虽然街道绿化很重要,但在这个案例中,应该适当牺牲设置取消绿化,因为在通道的一端已经设立了一个小型绿化广场,首要的原则是保证街道的通畅度进而维护环境的安全,因此,适当取舍绿化也是注重街道细节设计的一部分。

其次,注意街道中休息设施与人们行为间的关系,而非将休息设施作为街道本身的“装饰景观”来看待。如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中设置了大量的休息座椅,既方便人们休息,也可以观赏街景,成角布置的座椅还提供彼此交往的可能性,另休息区和步行区用不同颜色的铺装区分,给予人们充分的提示,这些都是设计的优点。但缺陷在于座椅全都“漂浮”在街道上,这或许是因为街道需要最大限度地容纳商铺造成的,但为了保证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安全,建议设计师在细节上考虑更多,应在座椅周围设计大型的绿化或凉棚,或将一部分座椅设置在建筑的柱廊下。在生理上,这样可以帮助人们躲避雨天和暑天造成的不适感。在心理上则给予人们停留和观察的场所,又不至于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中。在实地调研中可以观察到,在较为炎热的气候中,有人宁愿坐在廊柱下的台阶上,也不愿选择设置好的座椅。

再次,在一般宽度的人行道上,应保持路面铺装的平整卫生、路面的通畅,优质的人行道应能使人们更热爱街道行走。如果设计师希望能将街道分成不同的区域,在人行道足够宽敞的情况下,有两种方式较为实用。一种方式是在街道上设置可供人们小坐的绿化带。这种方式能使街道增添美感,也能吸引人们逗留。但缺点在于人们可能会将垃圾随意丢弃,造成绿化带污染。也可设置石球,既起到分割街道的作用,又能供人们暂坐。另一方式是在街道上设计门廊,这是一种成本较高但效果较好的方法,因为门廊除了划分区域之外,还能挡风遮雨,甚至挡住一些在街道上不当行驶的车辆,引导人们以步行的方式行进,使行走通畅,不使街道环境变得复杂,进而增强人行道的安全性。门廊靠柱处也利于人们逗留休息。根据笔者赴台北市的调研,因台北多雨,故街道多设计门廊结构方便人们躲雨,即便有一些小型商业活动,因为可以紧靠门柱进行,也不影响人们行走,街道秩序较为良好。再如,在上海文定路蒲汇塘路上的一个区域,由于拥有门廊结构,孩子们愿意在门廊下的空间游戏,门廊带给父母们一种安全感,因为不会有车辆忽然驶上人行道停靠而导致碰撞。根据笔者的观察,这个区域的3~7岁的孩子大都购买了滑板和滚轴溜冰装备并掌握了这项运动,这与他们拥有相对安全的游戏场所是密不可分的,孩子们在这个地方活动,又使这里成为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而在另一些小区周围,夜晚几乎看不到孩子在露天活动,这就是街道细节赋予街道的可持续安全性。

三、 结 语

以上五点是笔者提出的具有安全伦理意识的街道设计原则,这些原则看似不能直接使街道显得高端繁华或焕然一新,却有着使街道具备“可持续安全”的长远意义。而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城市街道才能获得真正的活力,并带动周围区域发展,使街道成为能健康“自生长”的城市区域,获得可持续的安全性,提高城市的宜居度。换言之,在城市设计中,我们不应一味求大、求新、求快,设计师应具备安全伦理意识,应深入研究人们的生活状况,在保留传统城市设计的优点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建设,营造出美好的城市、美好的生活。

Safety Ethic Consciousness in the Design of Urban StreetsSHI QiScientific Research Division, Shanghai Theatre Academy, Shanghai 200040, China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safety ethic consciousness in the design of urban streets. City street environ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daily life; reasonable street design should enable people to get a sense of security in the street activity, which, in turn, could make streets vibrant and reduce dangers, thus forming a benign circle. With Shanghai urban street design as an example and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as a theoretical tool,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f streets, which help establish street design and transformation principles with safety ethic consciousness applicable to big cities in China.urban streets; safety; safety ethic consciousnes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曾 静

猜你喜欢
安全性
细节护理在老年人健康体检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分析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两种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比较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