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诗外

2014-08-06 22:33赵薇顾海凇
当代贵州 2014年17期
关键词:作风干部建设

赵薇 顾海凇

绥阳,贵州高原的诗乡,红色遵义的腹地,大娄山脉的中段。

70多年前,革命前辈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激昂词句,抒发了跨越大娄山的豪迈气概。

但遗憾人杰地灵的绥阳,在21世纪过去了10年之际,经济社会发展却显露蹇滞、难言豪迈。

2011年,在贵州88个县市区考核排名中,绥阳的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处于第64位,GDP增速甚至排到第84位。

位于物阜民丰的遵义,素有“贵州粮仓”之称,区位优势明显,绥阳交出这样的成绩单实在是说不过去。

老百姓觉得窝火,埋怨干部不作为,耽误了绥阳发展。

干部觉得窝囊,“过了四面山,收入翻一番”,与遵义发展较好的地区比,他们收入要少一半。

省、市的领导不满意,这绥阳的工作咋就推不动?

在这样的局面下,在2011年年底,新调整到位的绥阳县委班子挑起了领导绥阳经济发展增比进位、提速转型的担子。

大娄山下,迈步从头越。

芙蓉江岸,潮平两岸阔。

如今的绥阳,发展提速、排名提升、士气提振,一派蓬勃气象。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到绥阳考察时如此评价:“绥阳近两年发展很快,变化很大。”

以转作风为突破

促精神提振

针对当时绥阳的发展困境,时任遵义市委书记喻红秋坦言也曾“捏着一把汗”。

如何找到破题之策?群众看干部,干部看县委。绥阳县委新一届领导班子的“第一把火”此时显得尤为关键。

深入调研,反复讨论,县委最终形成共识,绥阳最大的短板是干部作风,作风建设是抓发展的突破口和第一件大事。

学风不浓、玩风过盛,履职不够、敷衍应付,执行不力、拖拉散漫,创新不够、观念陈旧,作风不实、服务过差,精神不振、纪律松弛。绥阳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六大问题被摆在台面,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

“干部是一个地方最宝贵的资源,干部作风是一个地方最重要的发展环境。”一个月后,绥阳召开全县第一次作风建设大会,县委书记尹恒斌在会上提出,要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勇气和“盯到皮、烂到肉”的决心抓作风建设。

随即,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意见”印发全县,推进作风建设稳步有序、持之以恒的“五年规划”出台,被称为绥阳“吏治风暴”的作风建设迅速打响。一年之中,绥阳先后有120余名干部职工和60余家单位受到全县通报批评、警示诫勉、扣罚绩效工资和组织调整等处理。

作风建设的效果正在显现。绥阳秉承“把群众当亲人,把老百姓举过头”的理念密切干群关系,主动回应群众关切为民服务,群众对作风建设满意率达95%。

按照“把客商当亲人,把企业家举过头”的理念优化发展环境,绥阳成为客商投资兴业热土,此前投资创业受阻的客商扎下根来。绥阳的品牌打响了,哪个地方投资环境最好?众多客商慕绥阳之名而来。

多年落后的干部被免了,一些敢想敢干的人上去了。作风建设会不会让干部“不好当”?绥阳的干部如此回答: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正在被点燃,以前在外面觉得灰头土面,现在变得脸上有光。

各级干部打心里服气了,干事的效益得到体现。

实践证明,这第一把火烧对了,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绥阳点燃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就开启了最宝贵的发展资源。

通过三年努力,2013年,绥阳经济发展综合考核排名列全省88个县(市、区)第14位,较2011年提升50位。与此同时,绥阳还成功获批了全国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县。

以工业化为引领

促经济转型

2011年,绥阳县委在党代会上绘了一张蓝图:用5年时间,打造百亿强县。

此时绥阳GDP才是40亿元左右。

没有超常规大手笔,蓝图就会沦为“画饼”。制定这样的目标,一些人表示了担心和怀疑。

绥阳给出的回答是“目标不力,一切不力;目标攀高,一切攀高”,“不怕想不到,只怕做不到;如果想不到,肯定做不到”。

当然这种“想得到”,不是想当然,而是符合规律、抓得住的必然。

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破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困境,加速进位争先、打造百亿强县?绥阳加紧了新型工业化的步伐。

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晓旭说,绥阳将坚持新型工业化领跑,增强主导产业竞争力,实现工业经济大提升。

用一年的时间,绥阳的干部多次上北京、奔山西、到重庆、跑贵阳,全力解决绥阳工业支撑性项目。

有项目就有事业平台,清华大学化学与工程技术专业博士杨春,来了绥阳3次之后,最终决定扎根于此,表示要“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绥阳的新型工业化做出贡献”。当前,绥阳正全力打造西部人才创业向往地,尹恒斌受聘为清华大学研究生职业生涯教练,多次应邀到清华大学作专场报告。该县已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引进了10余名高层次人才到绥工作。

如今的绥阳,其传统工业经历着一次“锈带复兴”。

风华实业就是其中的代表,与众多新到绥阳发展的企业不同,风华实业的“老家”就是这里,前身是531军工企业的下属,后随总厂一起搬迁,而一些旧厂房还在,如今,风华回家了,军民融合产业园总投资将达30亿元。

2012年,贵州省政府批准设立贵州省绥阳经济开发区,为绥阳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政策支持。总投资20亿元的全国首个金银花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的浙江绿洲农产品商贸城、总投资20亿元的江苏太平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14亿元的遵义西部汽贸园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在这片热土开工建设。

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带领全省重点项目观摩团考察绥阳时高度评价:绥阳园区建设快,项目质量好,发展金银花产业的思路令人耳目一新。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促城市升级

绥阳县委领导认为,以常态思维来看绥阳,已经过时了,绥阳有快速发展的机遇和潜力,需要解放思想、换个视角抓绥阳发展。

2012年,遵义市政府提出推动绥阳撤县设区的战略决策,全长28公里的遵绥高速公路的通车,让绥阳“融入中心城区,共建历史名城”的愿景越来越近。

15分钟至遵义,2小时到贵阳,2.5小时入重庆,再加上相距仅有16公里的绥阳家门口的遵义机场通航,提升了绥阳接收黔中经济圈、成渝经济圈、北上广深等通航城市辐射的功能。

绥阳交通蓄势已久的大改善,让绥阳的城市定位从“遵义卫星城”转身,目标直指“空港新城、遵义新区、重庆南苑、西南明珠”。

2012年,绥阳走在全省的布局之前,召开城镇化发展大会,按照“做精县城、做靓集镇、做美村庄”的发展思路,绥阳城乡一体化战略全面启动:绥阳启动三横三纵城市主干道建设,投入资金达18个亿;幸福广场、诗乡映象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如雨后春笋;风华镇、旺草镇、茅垭镇等“记得住乡愁”的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

全长3.6公里的连接新老城区的幸福大道,最初的设想是路幅宽40米,最终建成为路幅宽70米、路基宽83米的双向10车道。这一条道路的宽度之变应和了绥阳人追求大作为、谋求大跨越的气魄。

投资3个亿的绥阳县城街道白改黑、洋川河道整治、县城景观打造,投资4个亿的省级示范高中,在绥阳,随处可见这样的大手笔市政工程,钱从哪里来?绥阳的办法,是着力构建融资平台,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

中国民营企业前5强的中国太平洋集团和上海璐源集团、湖南万豪集团、贵州旅游投资公司等方面的参与,激活了城乡一体化建设所需资金,推进了绥阳开发建设的超常规。

由城市、城镇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活力,在绥阳,只是开局。(赵薇系绥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李 坤)

猜你喜欢
作风干部建设
好的作风从哪里来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作风建设要“攻坚战”与“持久战”统一
作风建设贵在“抓到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