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 重建千万人大省

2014-08-07 15:52蒋艳
红岩春秋 2014年7期
关键词:水路四川移民

蒋艳

从明末天启元年(1621年)永宁土司奢崇明父子之乱开始,截至康熙十九年(1680年)“三藩之乱”被平定,前后60年,四川境内的兵灾战乱一直持续不断。在长期战争、灾荒、瘟疫的交相摧残下,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到了清初,已成为全国遭受战争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

经过这次浩劫之后,清初统计人口,情况严重到令人吃惊:全川仅有五六十万人,甚至有的县仅有两三百人。

康熙年间发布了《招民填川诏》,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一个是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后一个与大量移民持诏书入川的历史相吻合。

作为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结束标志的年头,则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距离清廷启动外省移民填川大闸的康熙十年(1671年),足足有105个年头。这次移民大潮,重建了一个拥有1000万居民的人口大省。

优惠政策吸引移民入川

填四川与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移民潮”。其他几次都是自发移民,只有填四川是皇帝下诏,制定有政策的移民。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颁发的《招民填川诏》,政策非常优惠。比如,凡有入川开垦者,任其通往,都可以插占填土置业发家;移民垦荒6年后才征税,滋生人口永不加税;对招民入川有功的官员,给予升迁等奖励。

有民间传言,清代湖广填四川政策后期,地方官员为了得赏银,将移民捆绑来川。四川省社科院专家陈世松说,其实这只是一种附会传说,由于清初四川已经没什么人,而且长途押运移民花费更是不少,所以捆绑押运入川基本不可能实现。这只是人们将元末明初强制移民的事“移植”到了清初。

因此清代“湖广填四川”的基本迁移方式,并不是“绳索捆绑”,而是“结伴而行”。一同上路的,有亲戚、邻居和朋友,主要是有血缘关系的同宗,以及同一地域的同乡,还有往来贸易、在川耕种的人员。只有少数贬谪、流刑、战俘等人员,可能有强制行为。

陈世松说,据《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一书搜集的177份族谱,记载都是清初外省移民因避乱入川、奉旨入川、随军入川、避兵入川等实例,但却没有一例是“捆绑起来入川”的。

由于有了优惠政策,让人们看到希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移民大军”。

《填四川》作者王雨说,当时的填川移民,有因“填川诏”诱惑去四川的;有因天灾或是瘟疫逃难去四川的;有因家仇或是避祸去四川的;有因寻祖投亲去四川的;也有当年外逃出来返回四川的。这些成千上万携家带口的移民,背包挑担、赶牲口、拉车,向西行进。

很多人是数千公里跋涉,吃干粮、舔咸蛋、住岩洞,穿过崇山峻岭,走蚕丛鸟道,非常艰辛。也有带种子、“行程图”、“族谱”、跷脚土地菩萨像等向西迁徙的。

移民分三个方向入川

陈世松介绍,清代不同时段的外省移民入川活动,大体分为三个方向:

一是自北向南入,主要指原籍为川省以北的陕西、甘肃、山东、河南等省的移民迁移;

二是从东向西入,主要指原籍为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福建以及江浙等省的移民迁移;

三是自南而北入,主要指原籍为云南、贵州、广西等省的移民迁徙。

清代迁川移民的主体,主要是通过后两个方向迁入,而且后两者路线有时又有重复交叉。归纳起来,南方各省移民迁川路线,可以分为水路、陆路两种:水路以出鄱阳湖入长江,溯江而至夔门;陆路由闽粤入江西,取道湖南、湖北入川,或取道湖南、贵州入川。

第一时段,以长江为枢纽的峡路,所谓“峡路”,就是水路,是元末明初两湖移民的主要入川通道,清初以来两湖移民及部分江西人入川,多走这条路,但不是清初闽粤客家人的主要入川路。根据历史记载,在清前期两湖移民入川之前,两湖地区曾经在元末明初发生过一次规模巨大的向四川迁徙的浪潮。移民大多出自湖北,尤其是鄂东北的黄州府和麻城县一带。

第二时段,以湖南为始发地和中转地的移民,都从湖南西进,一路水路陆路,抵达四川。要穿过武陵山、雪峰山。

第三时段,以贵州为中转地,包括部分湖南、江西入川的移民,以及来自广东、福建的客家移民。

水路艰辛 过险滩生还少

清初以来,两湖移民,包括部分江西移民,入川时多取传统的水路。“楚人入蜀者,必由二水(指长江、汉江)溯流而上。”主要就是指居住在长江中游的两湖人,就近取水路,渡汉水或洞庭湖进入长江,然后经三峡以达四川。

但是,这条水道系溯江而上,逆水行舟,既费时又费钱,一般不会选择水道。走水路有三大困难,一是耗费时间过长,重庆至宜昌658公里,乘木船经三峡入川,一般需要两个月到半年之久;二是乘船会加大开支,入川船只中大多为官运、贡运等,民间的商船极少;三是逆水行舟危险大,三峡到处是险滩恶浪,溯江而上、逆水行舟,乘客往往有生命危险。

陈世松就讲了一个故事: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原籍广东长乐县黄浦村张衍祯一家人,在途中加入移民入川的大队伍,有两三百人,徒步向四川行进。谁知同伴们放弃陆路,改为搭船入川。张衍祯一家盘缠不多,只有继续步行。到了巴县之后,才知道船在过险滩的时候,全部翻船落水,生还者“百无二三”。没有上船的张氏一家,因此免遭灭顶之灾,后来得以在荣昌县落户。

王雨在《填四川》中,专门有一段写到了水路的险恶,就是现在彭水、酉阳一带。

乌江是天险,只通木船。有两种船,一种是头高尾歪肚大的“歪屁股船”,船行驶缓慢却安全,那些贩运盐巴、煤炭、杂货的“盐船帮”“乌金帮”“杂货帮”,多用这种船载货。而船身细长的“蛇船”,行驶轻快但风险很大,一进入乌江,恶浪就会撕咬船板、撕咬船中移民,一旦翻船,极少人能生还。

而福大命大,能闯过路途的艰辛、水路的天险的移民,就在四川择地安家落户。

风餐露宿 终得落户

清代移民如何解决途中行路、吃饭、住宿等问题?

清代的湖南人严如熤在《三省边防备览》中,有这样的描述:“不由大路,不下客寓,夜在沿途之祠庙、岩屋或密林之中住宿。取石支锅,拾柴做饭。遇有乡贯,便寄住。”

陈世松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移民不走大路,专走小路;不住客栈,只住在祠庙、岩屋或密林里面;饮食也很简单,只是捡几块石头当灶,支起锅子,拾几根干柴就做饭。

首先来说吃饭。当年移民的行囊中,究竟准备了什么?

璧山《郑氏家谱》记载的歌谣,描述了先祖迁川的情景,其中有一句“被薄衣单盐一两,半袋干粮半袋糠”,说的就是入川途中“三件宝”:盐、干粮、糠。

再就是住宿。可以用风餐露宿来形容,屋檐下、石墩上、墙边下,都是移民途中暂时栖身之所,只有极少数移民临时暂住客店。

三是行路问题,最理想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当然是乘车骑马。当然更多的移民是靠徒步,肩挑背驮、怀抱幼儿,每个人肩挑几十斤或近百斤赶路,非常艰辛。

“当时移民如何择地落户?也是有讲究的。”王雨说,移民入川选址要选“仁地”,所谓“仁地”,就是莫居闹市,但也别离得太远,以便以后贡粮、纳税、考试方便。一个县城里,平时见不到几个人,到了赶场天才稍微闹热些。

早期落户的移民,土地多的甚至上千亩,根本顾及不过来,开荒也开不完,土地成了非常廉价的东西。大足县龙水有一户姓杨的族谱中,就曾经提到,先祖只用了三件麻布,就换回了范围相当大的下坝田地。而有的移民因入川时间迟,不仅错过了“插占”土地的时机,也错过了廉价购买的机会,只能做佣工佃种,这是很多移民没想到的。

王雨说,正是这样“五方杂处、融合归一”的过程,造就了包容性强的重庆人性格。

(作者单位:重庆晨报。图片来源:重庆晨报)

(责任编辑:邓明珠)

猜你喜欢
水路四川移民
水路
选择
四川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
法七成二代移民不娶移民
水路
对四川新高考中的不等式问题的一点思考オ
Stay in Spain BY James Wilki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