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4-08-07 17:17郝振崔丽娟
中国德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流动问卷满意度

郝振++++崔丽娟

发现一流动儿童仍有较为明显的受歧视知觉。其中,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受歧视知觉显著高于民工子弟学校,初中阶段的流动儿童在受歧视知觉上显著高于小学阶段流动儿童。

发现二流动儿童的受歧视知觉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是他们城市融入的危险性因素之一。而希望感则正好相反,它与流动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性正相关,是他们城市融入的保护性因素之一。

发现三流动儿童的希望感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增强他们在逆境中的抵抗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

一、引言

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国内流动儿童数量正大幅度增长,规模为3 ;581万。多数流动儿童属于长期流动,平均流动时间为3.74年[1]。就现有研究来看,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研究已逐渐体现出了从“生存”到“身份”叙事模式的转变,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的重点已从在城市的生存经济问题转移到如何突破群体隔阂,建立新的身份,获得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因此进一步了解从流动儿童的受歧视知觉到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内在过程就成了我们所关注的关键问题。

在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中,随着积极发展观(positive development)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良好的心理发展不仅意味着没有心理适应问题,更重要的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也能使流动儿童即使在不利的处境条件下,自身仍具备健康发展的潜力或优势[2]。在积极心理学的旗帜下,诸多研究和实践表明,个体性格优势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增强人们在逆境中的抵抗力,提高生活满意度。而在诸多性格优势中,希望感(积极心理学定义为“展望最佳结果,并努力实现它),已被确定为一个关键的性格优势,可以缓解逆境并有助于个人的成功。因此本研究在上海四所招收流动儿童的学校进行了实证调研,将希望感变量引入到流动儿童研究中,以期进一步探明这一积极性格优势在流动儿童城市融入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机制。

二、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设计源自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崔丽娟教授主持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困境与应对:流动儿童城市融入中的认同困惑、歧视应对与干预”。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法,对上海市黄浦区、嘉定区、松江区和闵行区四所招收流动儿童的学校进行问卷调研,其中公立学校三所,民工子弟学校一所。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学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对学校的五年级至初三年级的流动儿童进行结构性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5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437份,有效率87.4%。其中男生196人,女生220人,21人未填写性别信息;平均年龄13.4岁,平均流动时间8.76年。所有数据输入SPSS11.5进行分析。

在调研问卷构成上,研究采用自编“流动儿童受歧视知觉问卷”考察流动儿童群体的受歧视知觉。列举了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中如遭到歧视时所可能产生的6种主观感受,如“城市儿童看不起农民工子女”等,要求被试对每个句子描述的情况与其现实符合的程度进行回答,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

生活满意感测量工具修订自迪纳的生活满意感问卷,用以考察人们总体生活满意感程度。该量表在国内得到广泛使用,具备了良好的信效度,问卷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4。

希望感测量采用斯奈德等人的儿童希望量表,用来检测流动儿童的希望感水平,平均分越高代表希望感越高,问卷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3。

三、结果与分析

(一)流动儿童的受歧视知觉现状

从本研究流动儿童受歧视知觉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38.7%的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中有较为明显的受歧视知觉,而44.4%的流动儿童感知到了城市人口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态度。33.3%的流动儿童能较为清晰地回忆起一件被城市人歧视的经历。这说明虽然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但他们对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中弱势群体地位的感受性依然很强,这不仅体现在他们所遭受的各类社会排斥方面,更已经深入内化为他们自身的身份认同危机,成为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的最大障碍。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通过方差分析进一步探讨流动儿童的学校类别、流动时间以及年龄等因素对其受歧视知觉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数据可知:流动儿童的受歧视知觉在学校类型和年龄段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性,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受歧视知觉显著高于民工子弟学校,初中阶段的流动儿童在受歧视知觉上显著高于小学阶段流动儿童。

(二)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从本研究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69.4%的流动儿童“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57%的流动儿童认为“已经得到了生活中想要的重要东西”,61.2%的流动儿童认为“目前的生活状况非常好”。由此可见,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总体生活满意度良好,这也进一步反映出了他们想融入城市社会的迫切需求。然而,通过生活满意度和受歧视知觉及希望感的相关分析发现,流动儿童的受歧视知觉和生活满意度存在着极其显著的负相关(r=-0.251,p=0.001),希望感和生活满意度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r=0.335,p=0.001),这就意味着受歧视知觉可以负向预测流动儿童的生活满意度,是他们城市融入的危险性因素之一。而希望感则正好相反,可以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生活满意度,是他们城市融入的保护性因素之一。

(三)希望感在受歧视知觉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作用

同样处于弱势地位,同样面临着受歧视的环境,我们发现,流动儿童的生活满意度依然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我们将流动儿童的希望感引入生活满意度的分析中,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目前流动儿童希望感的现状,本次调查中流动儿童的希望感(M=24.451,总分42分)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其次采用Baron和Kenny所建议的回归分析方法来检验和评价希望感在受歧视知觉和生活满意度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当单独进行回归分析时,受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生活满意度(β=-0.19,p=0.034)和希望感(β=-0.17,p=0.050)都起着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当将受歧视知觉和希望感同时纳入回归方程来预测生活满意度时,仅有希望感(β=0.39,p=0.001)的影响力达到显著性水平,受歧视知觉(β=-0.12,p=0.146)的影响力不显著。

猜你喜欢
流动问卷满意度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流动的画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