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探讨

2014-08-07 05:50罗新华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思想大学生

罗新华

【摘要】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科学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系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品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017-03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精英的储备军,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对其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历来为国内外执政者和高校所重视,如美国注重在普通课程、人文学科以及各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法国采取以公民道德课为主其他学科为辅的方式进行德育,英国和德国将道德观念渗入所开设的社会学科之中,日本规定各门课程应培养思想品质、执行全面德育模式,新加坡除专门的德育课外也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开展道德教育。在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他们思维活跃,时代意识、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和可塑性强,积极向上,政治觉悟较高,组织纪律性较强,情绪稳定活跃。但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也存在一些不良的现象和倾向。

第一,政治素养匮乏,爱国情感比较淡薄,缺乏足够的历史感和正确的思想意识,对国家大事不感兴趣,对政治漠不关心,道德滑坡,过分关注自我价值,急功近利,辨别能力弱。

第二,理想信念扭曲,价值观功利化,政治信仰迷茫,把学习目的定位在找份好工作赚钱的世俗平庸的人生追求上,重视物质享受,追逐时尚潮流,精神生活空虚,成才动机是基于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培养目标有较大差距。

第三,缺乏诚信意识,常有考试舞弊、恶意拖欠学费、国家助学贷款还贷违约及小偷小摸的情况发生。

第四,感恩情怀淡薄,责任意识淡薄,自私自利,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处事心浮气躁,为了一些小事与同学发生口角,甚至酿成不幸事件。

第五,心理不健康,对社会的认识片面、偏激、极端,当理想和现实产生差距时感到无所适从,抗挫能力比较弱。

二、原因分析

(一)社会大环境影响。当今社会,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社会思潮多样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不良思潮混乱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敌对势力利用人权、民族、宗教信仰等问题,肆意散布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等,一些不健康甚至是腐朽有害的产品在市场上流行,企图动摇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以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特别是东西方价值观念的碰撞对大学生思想冲击更加直接、激烈。国内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利主义等也不可避免地刮入了大学校园,使一部分大学生个人主义思想膨胀,也直接影响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

当前,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各种信息扑面而来。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高效的交互平台,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和能力等各个方面产生影响。由于大学生群体政治思想还不够稳定,自制力欠佳,加上网络本身不完善,存在很多腐蚀大学生思想、麻痹大学生意志、败坏大学生道德的垃圾信息及电子毒品等,不少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一部分大学生经常逃学或旷课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恋网成瘾不能自拔,人际关系淡漠、人际交往障碍;部分学生为寻求精神刺激或发泄对现实的不满在网络上散布谣言和不良信息。显然大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网络社会带来的冲击,网络“毒品”势必污染他们的身心。

(二)学校教育乏力。学校教育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因素有德育师资队伍素质、教育理念与方法、规章制度、教风学风、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一些学校教育观念滞后,师资队伍薄弱,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片面重视智育和智育的建设,一味追求学生就业率,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注重形式上管理学生,忽视学生的思想,导致学生道德滑坡,理想和信念萎缩,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残缺不全;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只能“授之以鱼”,不能“授之以渔”,生搬硬套,急功近利,不为学生所接受,学生学习行为消极,学习被动化、形式化、功利化;教学模式陈旧,思政课堂上学生睡觉、开小差、玩手机、讲小话;教育内容单调抽象、枯燥乏味、空洞、形式化、吸引力不足,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队伍中败类的不法、不德行为,更直接地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一些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师资队伍薄弱,思想品德教育停滞表层,教师师德失范,管理机制低效,注重经济解困,忽视心理和思想解困,社会实践活动少,教育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

(三)家庭教育有缺陷。长期以来,学校和社会被认为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事实上,“教以家为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然而,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家庭思想品德教育在不断衰减,很多大学生家庭思想品德教育出现“真空”状态。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以及高考指挥棒下,很多家长重智育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只关心学习成绩,其他思想品质、心理健康、能力素质等无暇顾及,不注重与孩子思想沟通,不了解孩子内心世界,忽视或不忍对孩子进行磨炼,孩子除了学习,其他一切都不用管,孩子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奉献,进了大学以为就是获得“自由”了,有的大学生甚至对家庭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盲目排斥现象。有的家长自身缺乏高尚的人生理想和信念,人生观颓废,沉迷于赌博或吃喝玩乐,要求孩子一切唯父母之命是从,孩子不可有自己的思想。

(四)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弱。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90后”,独生子女的比例非常高,长期生活在父母溺爱中,生活条件优越,独立生活能力较差,自我管理能力弱,正处于青春期,崇尚自由,活跃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新观念,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非观念不强,政治意识淡薄,心理不成熟,考虑事情简单,自控力弱,自我教育还处于自发状态、水平较低,社会、学校、家庭没有形成合力。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树立大德育观,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科学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系统,发挥合力作用。

(一)重视思想品德教育队伍建设。辅导员等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扮演主导角色,若教育者自身素质不高、能力不够、队伍建设水平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会产生实际效果。提高辅导员等专职思想教育者专业化水平,一是健全教师的任职准入制度,包括职业道德、专业、政治面貌、学历学术等方面内容。二是加强继续教育培训。思想教育一般在短期内难以显现,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失去职业的优越感和成就感,定期培训可以使其在职业技能、职业价值、教育方法、科研能力等方面全面更新,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育人功能和教育效果。

(二)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一是继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二是找准与专业课程最佳结合点,建立开放的思想品德教育素质体系;三是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师榜样作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着力提高师德水平,用教师的行为、人格魅力启迪和感召学生。

(三)改革教育方式,创新教育手段。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途径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实际出发,才能使教育有针对性、渗透力、感染力、吸引力,并取得预期成效。一是理论联系实际,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各种活动中,如演讲赛、宣誓会、倡议书、主题班会、座谈会、讲座、报告、演讲赛、辩论赛、讨论会、教育影片、征文、现实调查、评优活动等。二是进行人文关怀,加强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自尊心的培养,将以人为本作为育人理念,开设心理咨询网站和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成为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用之人。三是加强实践锻炼。加强实践环节对大学生个人素质和品德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探索、自我实践完善自身的人生理想。四是强调思想品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针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存在的特点,教育者开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教学,如在安全教育、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教育学、心理学等其他人文科学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的交叉整合,通过每个课程学科的特色创新符合大学生心理的教育形式,达到育人的目的。

endprint

(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空间的延伸。当代大学生处于开放的时代,活动范围广泛,愿意接受开放的教育,因此,思想品德教育应实现教育时空由学校向社会、家庭延伸,使社会、学校、家庭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保持深度合作。一是创新传播渠道,净化网络环境,引领社会思潮。互联网在信息传播具有及时、大量、交互、便捷等优势,大学生思维活跃,是各种BBS论坛、微博等网络参与的主要群体,上网是他们课余最主要的活动。学生喜欢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表达思想观点,这使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堡垒。但由于缺乏政治经验和实际锻炼,大学生往往对复杂性社会问题简单化、片面化。对此,政府应加快网络立法、网络安全管理和网络教育结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开展集思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于一体的网络文化活动,从源头严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信息的传播。学校应加快建立建设专门教育网站,加大财力物力投入和技术改进,通过校园网把学校各部门的网站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渠道的畅通,同时在网站上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特别是针对重大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加以正确引导,使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而且“进网络”。二是整合校内德育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内核在精神层面,理想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承载文化内涵,作用于人的身心,达到教化激励、调节约束、凝聚认同和提品塑形。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各类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如团委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学雷锋活动月、团日活动,学工处开展的勤工俭学、军训、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各类主题班会等,把德、智、体、美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其中。三是创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大学生不可能真空于社会生存,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必然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风气等都是影响他们成长和成才的因素,因此,必须依靠社会力量,整治社会环境,形成良好(下转第43页)(上接第18页)的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体系,满足大学生价值和心理需要。四是优化家庭环境,创造和谐民主、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氛围。家庭是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微观环境,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延伸与补充,家长优秀的品行以及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对子女思想境界与人格修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五是深入反腐,弘扬优良社会风气。高校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大力倡导校企合作、学校与社会无缝链接培养人才的今天,社会风气更加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府应深入持久开展反腐活动,开展社会环境整治活动,铲除产生腐败的土壤,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体系,打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外部软环境和硬环境

总之,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关系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无论是对社会、学校、家庭还是大学生个人都十分重要。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艰巨的任务,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需随着时代的急剧变化而变化,需社会、学校和家庭紧密衔接共建“三位一体”的完整教育体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于宏辉,魏秀艳.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自我教育新思路[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

[2]闵永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责编黎原)

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之歌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