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2014-08-08 02:25杜占山
六盘山 2014年3期
关键词:医院

杜占山

2013年农历癸巳年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个日子深深地刻入我的记忆,成为我们兄弟姊妹们无法言表的感伤。在那无限的悲哀中目睹被黄土掩埋的父亲,审视山野间新隆起的坟茔,自心中流出的泪模糊了我的视线,恍然间,父亲的身影在我的视野晃动,久久地、久久地不愿远去……

国庆节的前一天,早晨我刚到办公室,远在老家的弟弟打来电话,说父亲晚上尿血,疼得折腾了一夜,现在还在炕上呻吟。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种不祥之兆,父亲的病情开始恶化了。之前,父亲有过脑梗塞的病历,平时常用的疏通血管、降压之类的药物从没间断。并且每过一段时间,我都要从老家接父亲过来住院治疗一半个月,只要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唠叨着要回家,我只好选择顺遂,送他回去。这次父亲病成这样就有些反常了,我急忙把他接到县医院检查,结果却是癌症,当时我一下懵在那里,但害怕父亲看出来,又强打着精神对他说:你还是原来的病,在医院挂一段时间药就好了。住了一个月后,大夫让出院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再来治疗。可是父亲好像觉察到了什么,跟以前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他竟然想在医院多住几天,他说他的右半身还不能动,等治好了,能下床上厕所了再回家。结果这成了他未了的心愿,回家卧床两个多月后,父亲就永远离开了我们。

一个人,即使离开了,也依然让人惦记,让人记住他的诸多好处,让人从他身上汲取许多美好的东西,这就是一个人的价值所在。父亲走了,但他一生平凡而又平淡的生活,留给我们太多的感动和鼓舞,在我的眼中,父亲永远是一个善者,永远是一个强者,永远是我可亲可敬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农村的生活依然困顿和贫穷。一年到头,小孩子们就盼着过年吃顿肉、穿件新衣服。那时,虽说父亲是生产队长,但我们家的生活依然很困难,又正因为父亲是生产队长,家里来人不断,像家里揭不开锅的、邻里间闹了纠纷的、公社干部下队工作的,都要在我们家处理了事情,顺带吃了饭才离开。我们姊妹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大人们吃完后再吃。这样的情形中,还会常常出现饭菜被来的人都吃完,我们只好饿肚子期待下一顿的事。

许许多多个晚上,等来人都散去后,父亲就坐在炕上,我们围在他的身旁听他讲队里那些事儿,什么谁家断粮了,谁家婆婆虐待媳妇了,公社又搞什么运动了……有时,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等第二天醒来时,父亲早已不在家了,又下地去劳动或是处理队上大大小小的陈谷子烂糜子的事去了。有时候我们会抱怨父亲,父亲却总是淡然一笑,耐心地跟我们讲“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道理,并时常告诫我们要在宽容忍让中做人,他自己也是以身作则,从不做不该做的事。因此,在家乡方圆几十里,提起父亲,人人都夸赞他是个好人。

1982年夏天,我大哥被乡上抽去搞第三次人口普查。当时父亲肚子上长了一个很大的毒疮,用布带在腰里缠了厚厚的几层,又正赶上小麦成熟要收割,父亲执意让大哥去忙工作,他说公家的事总比自己家里的事重要得多。家里少了一个精壮的劳力,父亲每天天不亮就下地,中午太阳把大地烤得烫脚,我们都回去吃饭午休了,父亲还在地里汗流浃背地干活。晚上回到家时,父亲肚子上的布带已经渗出了血,疼得他紧咬着牙,但硬是强忍着一声也不吭。包产到户后,父亲显得非常激动,逢人就说,现在的政策真好,只要人勤快,能吃苦,一年下来,干多干少都是自己的,懒汉、二流子要挨饿的。从那以后,父亲干活劲头更足了,每天起早贪黑,在土地承包后的第二年,我们这个人口多、嘴巴多的大家庭就解决了温饱。年过花甲后,父亲明显老了,加上早年干重活不知道惜力落下了病,身体也一年不如一年,我们都劝父亲不要再干农活了,但父亲说坐着不干活心里慌,闲不住,没办法。一直到最后一次住院的前几天,父亲还拄着拐杖喂羊、喂鸡、扫院子,晃晃悠悠的身影呈现出毕生的勤劳和担当,他虽然不像从前那般稳当,但在我们心中他就是遮风挡雨的那道坚实的墙。

父亲是非常节俭的。我在银川上学时,父亲从不吝惜自己的腿脚,赶二三十里山路到乡邮政代办所给我打电话,但他却很吝惜自己的话语,每次都是要我好好学习,要钱就写信,要吃饱,不要牵挂家里的事情,这几句话像提前打好了稿子似的。我知道,父亲是怕说多了浪费电话费,他怎么会不想和儿子多说几句话呢?就像他从不轻易让我们给他买东西一样,每次我们几个买吃的用的东西,总是偷偷地背着他,等到他发现时已经买回来了,父亲就反复唠叨,你们都没钱,花这钱干什么,有时候看得出他很生气,但也不会真地怪我们。

十年前,父亲因患腰椎病住进了固原市中医院,我的一位同学介绍中医院有个大夫用针灸法治疗效果很好。当时正是农忙季节,弟弟在医院陪了两天,父亲说家里忙,就打发他回家了。这样,父亲一个人在医院住了四十多天,中间我去看过他几次,每次去坐上半个小时左右,父亲就催我快回单位上班,他总是说自己一个人能行。有天晚上,我在固原开会结束,去医院陪父亲。半夜里,一个病人在楼道里乱叫,吓得我直哆嗦,父亲就忙跟我说话,原来,他早就知道我会害怕,一直在床上坐着没有睡,为我做伴。一种心酸和愧疚油然而生,我责问自己:难道父亲就不害怕,这么多天谁为父亲做伴?第二天,当我起床时,父亲已在外面为我买来了一袋热乎乎的小米稀饭和几个包子,还端来了洗脸水,他看着我洗完脸,吃了他买的早餐,就催我回单位去上班。一个多月后,我去接父亲出院,他问我花了多少钱,我说不到一千元,只见父亲慢慢地从内衣兜里取出一个用小手绢包得很严实的小包,递给我说,你拿去结账去。我打开一看,是很多一元到十元不等的纸币,共六百多元。当时,我惊呆了,父亲哪里来这么多钱?后来才知道,他把我们和亲戚朋友来医院看望他时给的吃饭钱全攒了下来,我都不知道他为了节省这些钱,每天是怎么解决自己生活的。当时,紧紧捏着那包零钱,我明显感觉到它们带有父亲的体温,我的内心温热而又沉重。

父亲就是这样,在家境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供我上完了大学,并使我成了一名有一份固定工作的国家干部。回想在我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父亲都会对我提出不同的要求。当年参加高考时,父亲说,农村人不指望考上学将来做大官,就指望将来能领上工资,给家里补贴个“油盐”钱,吃个轻头饭,农民太苦了。参加工作后,父亲说,要听单位领导的话,好好工作,好好表现,好好活人。当我成为一名领导干部后,每次回老家,他就唠叨个没完,说咱们祖祖辈辈都是在土里刨着吃的,你能成为一个吃商品粮领工资的干部很不容易,一定要珍惜这份工作,一定要帮助那些比我们更穷的人。父亲用的是最质朴、最简单的话语,讲出的却都是最真最实的道理。从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我渐渐品尝出那淡淡的父爱所蕴含的深远意味,更学会了珍惜和自爱。

言有尽而情无终。几十年来,平凡的父亲用他的坚强和勤劳,为我们创造了温暖的生活;用他的善良和无私,赢得了乡亲们的称赞;用他的努力和付出,细心呵护着我们这个家庭,呵护着他的儿女,默默诠释了深沉、博大、慈祥的父爱!

祈愿父亲安息。

【责任编校 杨风军】

猜你喜欢
医院
古代的“隔离医院”
为啥在别的医院检查过,我还让你重做
打针
火神山医院
ВРЕМЕННАЯ БОЛЬНИЦА ЗА 10 ДНЕЙ!10天建成 火神山医院交付
小狗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
丹东第一医院简介
医院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