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可实现性的探讨

2014-08-08 15:14刘红英
会计之友 2014年17期
关键词:公允价值

刘红英

【摘 要】 决策所需信息可以区分为特定性信息和非特定性信息。非特定性信息适应面广,但需要通过特定性信息才具有实现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使得会计信息加工延伸到非特定性信息。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非特定性信息与未来的特定性信息的差异程度。如果差异巨大则意味着公允价值计量形成的会计信息对决策帮助很小。相关性和可靠性均不能约束这类差异。这说明需要新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来约束公允价值会计形成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的特定性信息能够自然证实非特定性信息的可实现程度。利用不同时点上计量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观察和约束这类差异的可实现程度标志。可实现性应该成为新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关键词】 非特定性; 公允价值; 可实现性

中图分类号:F01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7-0019-04一、现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存在冲突

会计计量受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目标的影响。会计目标的主流观点是受托责任学派与决策有用学派。受托责任学派的观点认为会计通过会计记录与财务报告如实客观地汇报受托责任的履行和结果,提供关于这些情况的信息。决策有用学派的观点认为会计目标主要是为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提供决策有用性信息,特别是关于经营业绩及资源变动的信息和企业现金流动的信息。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对会计目标的描述都是混合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IASB将会计目标表述为“财务报表的目标是为一系列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经济决策的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的信息”,“财务报表还能够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对受托责任的履行状况和结果,使用者对此进行评价是为了作出经济决策”。FASB在1997年对SFAC No.1进行修订后将会计目标表述为:“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进行决策的企业财务情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等信息,同时能够反映经营部门对委托的资源的管理成果。”

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FASB在7辑财务报告概念公告(SFAC No.1-7)中将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置于财务会计目标之下、会计确认与计量之上,与会计要素并行。FASB将相关性与可靠性当作最重要的两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FASB在1980年底发布了SFAC No.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其第一个层次是会计信息的约束条件,即对于决策者以及成本效益的分析;第二个层次界定了决定财务信息是否有用的重要界限;第三个层次则强调了可比性和可理解性这两个信息质量特征。美国FASB在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认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或质量的确定构成信息有用性的成分。因此,它们是在进行会计选择时所应追求的质量标志”。按照FASB的概念框架,相关性和可靠性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FASB的SFAC No.2认为会计信息必须能够帮助用户预测过去、现在和将来事项的结局,或者去纠正先前的预期,从而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相关性的基本构成要素应包括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IASB认为会计信息应当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估过去、现在和未来或通过确证和纠正使用者过去的评价,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IASB的相关性构成要素包括预测价值、实证价值、财务信息的性质及其重要性。

FASB在SFAC No.2中认为可靠性是确保信息合理地免于差错、偏见,并能忠实地反映其意欲反映的事项的信息质量。FASB认为可靠性的构成要素包括:如实反映(representational faithfulness)、可验证性(verifiability)和中立性(neutrality)。其中如实反映的特性还包括了完整性(completeness)和不偏不倚(free from bias)。IASB则认为:“信息要有用,还必须可靠。当其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而能供使用者作为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IASB Framework,par.31)根据IASB

Framework,可靠性的构成要素包括:真实反映(faithful representation)、实质重于形式(substance over form)、中立性(neutrality)、谨慎性(prudence)和完整性(completeness)。

FASB和IASB成立的概念框架联合改进项目工作组在研究信息质量特征时,把各种可靠性的构成要素归纳为三个方面:(1)如实反映,包括完整性和实质重于形式;(2)可验证性,包括精确性(precision)和不确定性(uncertainty);(3)中立性,包括不偏不倚和稳健性。

公允价值计量经历数十年理论上的争论,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逐步成为会计的主流计量模式。FASB于2006年正式发布第1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即SFAS157)。FASB在SFAS157中将公允价值表述为:“在计量日,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的有序交易(orderly transaction)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获得的或转移一项负债所愿意支付的价格。”这个定义的内涵十分丰富:第一,明确了公允价值的本质是确定在计量日出售资产所能收到的或者是转移负债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exit price),而不是购买资产所需支付的成本或者是承担负债能收到的资源价格(即入账价格,entry price)。第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市场环境进行了界定:市场指从持有资产或负债的市场参与者角度确定的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优势市场);交易是在计量日假定发生的虚拟交易,而“有序”一词则说明用以估计公允价值的假定交易不是强制交易,而是“假定向市场公布计量日之前一段时间内的信息,据以进行的正常且具有惯例性的、与所计量资产或负债有关的市场交易”。第三,明确了“市场参与者”角度而不是报告主体角度,即用以估计公允价值的交易是“市场参与者”间发生的,而这些市场参与者独立于报告主体。IASB在IFPS13中对公允价值进行了类似的定义。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也是相类似。

可以发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将三者关系设定为单向决定: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计量,即会计目标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约束会计计量。但是按照对立统一的规律,三者应该存在相互适应的关系,而不是单向决定的关系。具体的会计目标有与之适应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计量模式,而特定的会计计量模式也有其能够达到的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如果特定会计计量模式所能够达到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恰好符合当时社会经济所要求的会计目标,那么该会计计量模式则应该进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反之,如果特定会计计量模式所能够达到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不符合当时社会经济所要求的会计目标,那么该会计计量模式则应该退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之所以逐步退出某些会计领域,正是因为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无法达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经济环境中会计目标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程度的要求。而公允价值能够被作为许多会计事项的首选计量模式,也正是其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如果会计计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目标三者之间存在如前所述的互动关系,那么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能够约束会计计量过程中,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变化引起会计计量变化,而会计计量的变化也很有可能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发生变化,甚至使会计目标发生变化。从历史成本计量到公允价值计量,会计计量变化巨大。

那么应该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原有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否也会发生某些变化?换言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否覆盖了公允价值计量所能实现的所有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够实现而现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没有包括的特征是什么?有必要就此进行研究。

二、公允价值促使会计信息从特定性转向非特定性

(一)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局限于特定性会计信息

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能够进入会计核算体系的都是已经发生过的经济业务。那么,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信息只能提供特定性会计信息。

从决策者对信息收集使用的过程来看,决策者首先收集许多特定性信息,并且需要将这些信息上升为非特定性信息。其原因在于只有从非特定性信息中才能观察整个市场的状况,而只有获得整个市场的信息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决策者自身无法加工特定性信息,而只能从财务报告等途径获得这些特定性信息。从特定性信息到非特定性信息的过程则属于决策者自身进行信息加工的范围。决策者还需要将非特定性信息与未来可能出现的特定性信息进行比较分析,进行备选方案筛选和决策。而最后付诸于实施的特定性交易和事项又会形成新的特定性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站在决策者的角度约束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只是有助于使用者提高决策效果,而不能替代决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是从提供会计信息帮助决策的角度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要求。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也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可靠性与相关性是两个最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两者既有同一性,也有对立性。站在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立场来看,会计信息必须同时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很高程度的可靠性和很低程度的相关性、很高程度的相关性和很低程度的可靠性都不符合决策有用性的要求。但是站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角度来看,在会计信息供应成本有限的约束条件下相关性与可靠性存在此消彼长的对立:在一定的成本条件下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将会降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则只能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如需同时提供相关性程度和可靠性程度都很高的会计信息则需要很高的成本。

如前所述,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会计信息加工以实际交易为基础,因此将会计信息加工严格限定在特定性信息范围之内,而将非特定性信息加工完全排除在会计核算之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发挥作用的空间限于特定性信息。

当会计信息局限于特定性信息范畴,能否达到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则取决于特定性信息能否符合决策者的需要。如果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小,那么特定性信息与非特定性信息之间的差别也很小,决策者获得的特定性信息贴近非特定性信息,两者的差异对决策不会造成巨大影响。但是如果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大,导致特定性信息与非特定性信息差异巨大,从而对决策造成巨大影响,那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所要求的相关性就不能实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历史成本计量会计信息相关性程度低于决策者的要求,从而使得会计信息几乎失去使用价值。这迫使人们将公允价值计量引入会计领域。许多学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和历史成本计量两者相比较,前者明显具有相关性程度高的优势,而后者被认为具有可靠性程度高的优势。这使得许多会计专家和学者认识到了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对立面。历史成本计量的低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限于特定性信息范围。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内涵在于非特定性信息

由上述定义可以发现,公允价值计量的时间点是计量日,也就是财务报告日。而对公允价值计量环境的诸多约束则是为了使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比历史成本计量更贴近其在财务报告日的真实价值,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从中获得更多、更有利于正确决策的信息。

公允价值计量的最大特征在于会计计量基础不是特定性交易和事项的结果,而是市场中可供参照的“一般”情况下的交易的结果。公允价值计量所依赖的价格是财务报告要素对象在计量日的脱手价格。脱手价格则指市场参与者出售资产所获得的金额,或为解除负债所支付的金额。可见脱手价格是各种资产和负债从非货币状态转换为货币状态所使用的价格。公允价值采取脱手价格的形式,必然假定在计量日会计主体的所有非货币性资产都转化为货币、所有负债都得以解除需要付出的资产的货币价格。在市场经济中,大多数情况下会计主体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资产,也会同时持有一定数量的非货币资产、承担一定数量的负债。公允价值计量所追求的脱手价格只能是假设出售资产或解除负债的价格。因此,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脱手价格也不是特定交易价格,只是一定市场范围内所能普遍接受的“公允”的价格。换言之,公允价值计量假设会计主体会采取市场中曾经进行过类似交易的其他主体的同样行为,包括同样的脱手价格。公允价值计量以非特定性交易和事项为基础来发现适合特定会计主体的资产或负债项目的脱手价格。这使得如下情形具有可能性:在没有实际发生交易的情况下,以一定市场范围内能够接受的价格来计量财务报告中的资产和负债的金额。显然,公允价值计量不再限于特定性信息,而延伸到了非特定性信息。非特定性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可接受性,这恰好符合公允价值计量内涵的要求。

从会计信息供应者的角度来看,会计可以提供特定性信息,也可以提供非特定性信息。历史成本计量以特定性交易和事项为基础,提供的信息是特定性信息。而公允价值计量以非特定性交易和事项为基础,提供的是非特定性信息。从决策者角度来看,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非特定性信息具有较广的适应面,比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提供的特定性信息更贴近于未来的实际交易。非特定性信息比特定性信息具有与未来更好的相关性。非特定性信息使得会计计量从交易价格转换到资产价格。在市场变幻莫测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内涵在于非特定性信息。

三、可实现性能够弥补公允价值计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缺陷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关注的重点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已经发生的特定性信息与非特定性信息的差异,转变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非特定性信息与未来的特定性信息之间的差异。这两类差异显然不同,前者关注的是会计信息与决策所需的差别,后者关注会计信息能否在未来实现。现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所突出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覆盖了前者所能达到的质量特征,但是没有覆盖后者所能达到的质量特征。那么,需要识别公允价值计量会计信息所能达到而没有被现有会计质量特征概括进来的部分质量特征。

会计主体可能通过自身行为影响市场波动和主观判断,从而改变非特定性信息,使财务报告信息出现偏差。在公允价值计量中,会计信息加工进入非特定性信息领域,需要会计工作者进行类似决策者的信息加工,对市场中众多的特定性信息进行判断,并上升到非特定性价格层次。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以假定正在发生的交易来衡量财务报告项目的金额。假设包含着人类主观意识对客观反映,但主观反映毕竟不等于客观。主观反映与客观现实之间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公允价值计量只能要求主观反映尽可能接近于客观。尽管公允价值计量要求所有交易是“有序交易”,但市场庞大而复杂,一则难以判断哪些交易属于“有序交易”,二则存在多种可供参照的、不相同的“有序交易”,需要判断选择其中之一作为参照的特定性信息。既然公允价值是建立在对尚未发生事物的预计和判断的基础之上,那么就必须要确定判断和假设的执行主体及其工作程序,使之符合严格的预设约束条件。公允价值计量属于会计工作范畴,公允价值的判断的实施人员必然以会计主体内部的会计人员为主。会计人员在公允价值计量判断中会尽量使之符合自身的利益,当会计人员选择的参照物并不公允的时候,将会使公允价值计量结果与客观现实存在差异。

公允价值的应用主体主要是大公司和大企业。它们大都可以影响某些市场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是市场价格的主导者。企业可以通过其行为改变特定性信息,使非特定性信息随之变化,从而改变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即使会计主体没有故意操纵市场,当会计主体持有报告中的该类资产或者负债的规模较大时,其行动足以影响市场价格。计量日的非特定性信息与会计主体未来某个时点上实施交易的市场交易量如果有巨大差异,那么计量日的非特定性信息并不能恰当反映财务报告中这些资产在未来交易的价格。

为了使公允价值计量所假设的主体行为和脱手价格尽可能接近客观现实,并使这种“公允价格”的会计工作能够被其他人观察和查验,现有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程序制定了许多严格的约束条件和操作流程。“有序交易”便是最重要的公允价值计量约束条件之一。因此公允价值计量要求会计主体采用存在于其他“有序交易”中的“公允价值”来衡量具体的资产和负债,并反映到财务报告中。这些是对公允价值计量过程中会计主体的行动和主观判断进行约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还需要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进行观察和约束。

如前所述,从时间顺序来看计量日非特定性信息的可实现程度自然会被后期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的特定性信息证实。那么,就可以对各个计量日非特定性信息的变化及最终实现的情况进行对比,就能够获得可实现性信息。

因此,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可实现性要求报告者在提供财务报告项目公允价值信息时应该说明该价值判断与未来现实的差异,在未来各个计量日调整这种差异,并比较最终实现价值和中间各个计量日确认价值的差异。监管者可以通过这些差异的性质和数量来判断会计主体在公允价值计量过程中是否有错误和舞弊。

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加入可实现性要求,以计量结果来观察和约束公允价值计量过程,可以对会计工作者形成正面压力,促使其尽可能按现实状况来报告公允价值,以尽可能减少错误和舞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M].王世定,李海军,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 IASB.公允价值计量——IASB和FASB相关文献汇编[M].中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编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4] lASB.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8[M].中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编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5] 谢诗芬.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公允价值
在会计核算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及其前景分析
资产负债表视角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相关分析
会计披露方式对消除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反直觉效应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刍议
基于公允价值的会计基础理论探讨
负商誉与公允价值
浅谈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
论大数据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
关于公允价值本质与特性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