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书院藏书探析

2014-08-08 18:59何新会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藏书

关键词:嵩阳书院;藏书;古代教育;耿介

摘要:藏书是嵩阳书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于清初的嵩阳书院藏书楼一直保留至今。其图书来源多样,如:皇帝赐书、士大夫赠书、购书、刻书等。其藏书以儒家经典以及随后的理学著作为主,同时还包含一些小学类图书和基本的文史图书,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地方文献资料的收藏也是嵩阳书院藏书的一大特色。

中图分类号:G2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4-0139-02

收稿日期:2014-03-09

作者简介:何新会(1977-),郑州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1嵩阳书院与书院藏书

始建于五代后周时期的嵩阳书院,在北宋时期发展很快。当时有四大书院之说,嵩阳书院即是其中之一。随后数百年间,嵩阳书院兴废不常,废于金、元。明嘉靖年间,登封知县侯泰于故址复建嵩阳书院。清康熙年间,在耿介努力下,嵩阳书院一度复兴,随后又渐趋没落,在这一过程中,书院藏书也随之变化。

教育、学术研究、藏书是我国古代书院的主要功能,书院教育和学术研究都离不开藏书。班书阁在其《书院藏书考》一文中认为:“书院所以教习士人者,而书籍有教士之具。使有书院而无书,则士欲读不能,是书院有教士之名,已失教士之具。故凡教士之所,皆有广按典籍之必要,以供学者之博览。”[1]嵩阳书院也把收藏图书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以说,嵩阳书院教育事业的兴衰与书院藏书的发展息息相关。

嵩阳书院藏书楼的早期情况已不可考,“沧桑屡易,书院兴废不常,昔时藏经之所,已无复有存者。”[2]今日藏书楼建自清初,位于嵩阳书院的最后一进院落,是—个面宽五间、硬山卷棚式两层砖木结构建筑物。康熙二十一年(1682),河南巡抚王日藻在耿介的游说之下,捐俸建藏书楼五楹。耿介《创建嵩阳书院藏书楼碑记》对此有详细的记载:“康熙二十一年壬戌,抚军王大中丞华亭先生,恭膺简命,来抚中豫,于大梁书院开坛讲学。介以固陋,亲承德意,从容言及嵩阳书院。先生膡言岳降之胜,拭目洛学之兴,慨然节损清俸,建藏书楼五楹。”[3]藏书楼门前的对联“万卷缥湘藏名山传其人究竟本原无二理,千秋文献继往圣开来学要知体仁总一心”[4]对藏书楼的功能做了准确的概括。藏书楼建成后搜罗图书,以充楼藏,供学者阅读。清代诗人焦钦宠曾登楼赋诗:“书院藏书书有楼,楼环三色望中收,不才幸坐春风里,立雪程门许我游。”[5]

2图书来源

2.1嵩阳书院在宋代多次受到朝廷赐书

为统一思想,维护统治,推广代表正统思想的御纂、钦定和官刻正经正史之类的标准读物,宋太宗赵匡义于至道元年(995)向嵩阳书院颁赐《易》《书》《诗》《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仪礼》《周礼》《礼记》等国子监印本九部经书作为教材。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朝廷再次赐给嵩阳书院九经、子、史诸书。御赐书籍,表现了朝廷对书院的重视。通过赐书,书院不仅丰富了藏书,又光耀了门庭。在当时,有幸获此殊遇的书院为数不多,嵩阳书院也因此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望,开始名声远扬。

除赐书之外,宋代嵩阳书院的藏书亦有其他来源,只是其他方式已不可考。唯清代留下了较多史料,为我们认识藏书来源提供了依据。根据这些史料,清代嵩阳书院藏书来源于社会捐赠、书院自行购置和刊刻等途径。

2.2官员和学者的赠书

嵩阳书院收到的赠书主要来自官员和学者,其中部分图书是捐赠者本人的著作。如:河南按察副使、提都学政蒋伊将自己所著《万世玉衡录》《臣鉴录》等五部书赠与嵩阳书院。江西瑞州府同知焦贲亨“卧于病榻,闻嵩阳事,因赠书多种,命置之藏书楼为诸生诵习。鲁山教谕李兆元闻耿介倡学嵩阳书院,命子李瀚往学,并赠书多种。”[6]学人赠书者如《嵩阳书院志·藏书》载: “诗经注疏大全一部、诗宿一部、纲目分注拾遗一部、博物汇典一部、修辞指南一部,以上五部焦锡三先生赠书”[7],其他学者俞存斋、秦定叟、冉觐祖、窦克勤、万圣阶等,在嵩阳书院任教时,也将自己的作品捐赠给书院,供士子学习。

2.3书院购置和刊刻

捐赠具有不确定性,书院藏书除赐书、赠书外,尤以购置、刊刻书籍为大宗,这是充实书院藏书的主要途径。据康熙《嵩阳书院志》和乾隆《登封县志》记载,耿介为嵩阳书院捐地200亩,垦荒130亩,以供书院办学开支之用。受耿介的影响,河南各地的官绅、名儒,如:河南省学道吴子云、登封知县张圣诰等均购置学田捐给书院,共为嵩阳书院捐学田地1,500多亩。另外,乾隆年间嵩阳书院还得到了官府给予的田产。书院由此获得了比较充足的办院经费,从而为购置和刊刻书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书院藏书服务于教学,讲求实用,嵩阳书院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自身需要,有选择地进行购书。耿介认为:“圣贤之道,散见典籍,缺而不备,则博综无由,应渐次购求,以资考究。”[8]书院自置的图书是嵩阳书院藏书的主要来源,在清康熙年间,嵩阳书院藏书已有数万册,只有8部数百册图书为私人捐赠,其余大多为书院主持人耿介购置所得。乾隆年间,登封士绅焦如蘅、董其成为书院购置了御颁的五经、《日讲四书》《朱子全书》《性理精义》《康熙字典》等书。

同时,嵩阳书院还自行刊刻书籍。从宋代开始,由于纸张的普及以及印刷术的应用,刻书业逐渐兴盛起来,书院也由此得以大规模地收藏书籍。“至道中,曾赐《九经》、子、史于嵩阳书院,然亦仅矣。自此以后,犹幸剞劂日广,流布渐多。”[9]嵩阳书院曾将皇帝颁赐的九经刻板印售,以应学习之需。此外,现存于嵩阳书院藏书楼内的《中州道学编》《四书近指》《二程粹言》等书,扉页下方均标有“嵩阳书院校梓”的字样,证明其为书院自行刊刻。嵩阳书院刻印内容广泛,一是本院讲学或学习所需的教材、阅读参考书等,以经、史、文集为主,其目的为增强院生的读书学习能力。二是师生文集汇编以及讲学大师的著作等,推动书院的著述活动。如:冉觑祖去嵩阳书院讲学,“随出《天理主敬图》《为大学旨》两册,颁士学者,耿公梓而行之,四方闻风踵至”。[10]三是地方历史文献和嵩阳书院的内部各项规定。这些刊刻的书籍,在满足书院研究和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兼顾出售传播。

何新会:嵩阳书院藏书探析何新会:嵩阳书院藏书探析3书院图书的类别

3.1传统儒家经典和理学著作

嵩阳书院藏书的主体为传统儒家经典以及随后的一些理学著作。皇帝赐书一般是御纂、钦定和官刻的正经类书籍,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成了历代书院通用的教材。同时,书院的发达同理学的发展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书院作为教学和研究机构,其研究和讲解的主要内容均为理学,理学家的著作自然成为书院的重要藏书。书院十分重视收集、整理和汇集宋明理学大师的讲义、语录、注疏,如:反映周敦颐思想的《太极图说》,记录《两程子言行录》《朱子全集》,都是书院学生的重要学习材料。另外,书院作为学者讲学之所,名师、学者个人的著作、讲义、语录等,都是书院生徒的重要读物,也是书院重点收藏的书籍。

3.2基本文史图书和小学类图书

嵩阳书院还收藏有基本的文史图书和小学类图书,如:《史记》《汉书》《册府元龟》《杜工部诗集》《李翰林诗集》《韵府群玉》《韵会小补》《博物典汇》等,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3地方历史文献

书院藏书的另一大特色为地方历史文献。嵩阳书院藏有《嵩阳书院志》《河南通志》《登封县志》《嵩高志》《嵩山志》等,保存了一些地方文献资料。

4书院藏书的功能

4.1促进了人才的培养

作为一所著名书院,嵩阳书院先后有大批的著名学者任教,他们在书院教学实践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封建统治集团培养了一批人才。书院在培养人才的方法上与官学相比有许多特色,如:建立“会讲”制度,提倡学术上自由辩论,体现了注重学术探讨的研究精神,强调了教学离不开科学研究;在倡导学生自学的同时,亦不忘教师的指导作用等。嵩阳书院这些教学特色,有助于更好地培养人才,而书院的藏书有助于这些教学特色的充分发挥。丰富的藏书,为不同学术观点的师生学生进行探讨和学生的自学奠定基础,推动了书院的教学和科研。所以,书院藏书为书院培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起到了促进作用。

4.2推动了古代中原地区学术研究的发展

嵩阳书院的主持、主讲人,大多来自中原地区。作为学者,他们一边讲学,一边进行学术研究,著书立说,把学术研究的成果作为讲学的内容,将学术研究和讲学相结合。书院的藏书是这一系列活动开展的基本条件,他们利用书院藏书进行教学和研究,是封建社会教书、著书、利用藏书的主要力量。由此可以看出,在推动古代中原学术研究发展方面,嵩阳书院藏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3保存了一些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典籍

如前所述,嵩阳书院建立了自己丰富的藏书体系,其中包括大量中原地区的珍贵文化典籍,使其藏书成为了保存我国文化遗产尤其是中原地区学人著述、地方文献的资料库。河南的一些学人一生都辛勤地从事教育事业、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他们的著述大多由书院刊刻、收藏,供书院师生学习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这些文献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得以保存下来,最终成为近代图书馆和新式学校藏书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李希泌,张淑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M].北京:中华书局,1982:465-466.

[2][5][7][8]耿介.嵩阳书院志,嵩岳文献丛刊(第四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82,76,26,25.

[3][4]耿干介.敬恕堂文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353,355.

[6]刘卫东等.河南书院教育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169.

[9]欧阳珍等.陕县志(金石志)[M].1946(民国三十五年):806.

[10]钱仪吉.碑传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43.

(编校:马怀云)

猜你喜欢
藏书
藏书的意义
小毛驴藏书
读书的体积
著名学者的书劫
文人藏书的故事
走近中国私人知识库—私家藏书
为巾帼藏书发先声
美普林斯顿大学获赠近19亿元巨额藏书
藏书与读书
藏书·借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