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的诱惑

2014-08-08 17:47高海平
黄河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甸梅里雪山亚丁

高海平

香格里拉,这是一个美丽并且富有诗意的名字。从行政区划分上,它属于云南和四川两省;从地理结构上,它又属于青藏高原。近年来,我一直痴迷于青藏高原。两次进藏,两次到青海,三次去香格里拉……这都是迷恋高原的一种表现。那块地球隆起的“世界屋脊”,有太多吸引我的地方。前两次去香格里拉也写过一些文章,这次是我比较系统的记述那块土地。以后,我如果有机会还会再次踏上那片神奇和神秘的土地——香格里拉。当然,这里我还写了云南的丽江等地。严格讲,这不属于香格里拉的范畴,但我还是执意归于此类。因为,这是我香格里拉之行的外延,放弃似乎有缺欠之憾,故而,一并录于此。

美·丽江

云南的旅游一直在我国名列前茅,自然风光美丽,景色异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旅游地点多不胜数,昆明就不说了,西双版纳、大理、丽江,还有香格里拉……,成为游人乐此不疲的目的地。我去过很多次云南,对那里的山水真可谓情有独钟。比如说丽江,去过至少三次了,丽江的美,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或者镜头来表现,但是,只要你站在那块土地上,就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涌上心头,让你久久不能平静。这其中,也许有它的历史,也许有它的人文、也许有它的建筑等等,支撑着你不得不走进这个西南重镇,玉龙雪山脚下的神秘领地。

还是上世纪末的1999年,我第一次去丽江。那时候对丽江的最大感受就是纳西古乐,及其演奏者宣科,另外就是丽江的小桥流水。那时候,到丽江,必看宣科的纳西古乐;走街串巷,看水边店家,赏店中玩物,更是顺其自然了。这里有一趣事值得追述。刚到丽江,就听朋友讲,中央电视台和当地的足球队在丽江足球场打比赛,不要门票,随便看。我们就赶往足球场。其实,这是一次商业活动,商家赞助的。先是由明星热场子,记得刚刚走红的歌星白雪参加了演出,她坐在一辆敞篷车上,沿着田径跑道绕场一周,唱的什么歌早已忘却。只是远远地看见这妞长得比电视上甜美。后来的足球比赛踢得怎么样也没印象。倒是在晚间去看宣科演奏纳西古乐的现场,我们意外地碰到了《足球之夜》的主持人张斌和刘建宏。我那时候还处于追星阶段,兴冲冲地过去要与张斌合影。张斌很平和,也没什么架子,就与我合了影,并且还签了名。张斌真高啊,我这一米八五的身材,站在他身边感觉渺小了不少。事有凑巧,在我们从丽江返回昆明的航班上,又碰到了张斌和刘建宏。这次对刘建宏倒是印象深刻,因为,这家伙竟然从丽江抱着一盆君子兰还是什么之类的花卉登机。

当年,宣科和他的团队演奏的纳西古乐的确吸引了包括海外的很多游客前来观赏,记得一个露天的四方院子坐满了人。反观那时宣科的纳西古乐的火爆,就连当下陕西的老腔演出队也难以比拟。

丽江的小桥流水人家,跟江南苏州等地的风格完全不是一回事。苏州的小桥流水那是江南水乡民居的一种建筑格调,体现的是一种民俗生存状态;而丽江的小桥流水更多的凸显着浓郁的商业气息。这是我第一次去丽江时对其一个大概印象。

第二次去丽江已经没有了第一次的感觉,还仅仅是路过,路过也不放过。我一个人重游了丽江古城,那次是在雨天游,我打着一把雨伞,随着如织的人流,在古镇的街巷当中穿行了一天。晚上回到酒店后,鞋子已经湿透了,我只能用房间所配备的吹风机,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才把鞋子吹干。

第三次也就是我重点要叙述的最近这一次。我们是自驾游,乘坐的是丁总的路虎车,轻车熟路,从香格里拉返回到了丽江。丁总先是带我们考察项目,我们在丽江古城的高端会所考察了一番,又到了束河古镇考察那边的高端会所经营状况。后来,市委宣传部的朋友安排我们观看了一场《丽水金沙》的大型演出。这跟宣科先生演奏的纳西古乐完全不同了——丽江的发展也不能只靠纳西古乐了。演出还是很有特色,夺人耳目。当然,我们还是再度重游了丽江古城,包括木府。最后,登临城中的高地,俯瞰古城全貌,满眼的青瓦,错落有致地铺排在玉龙雪山脚下。玉龙雪山像一头雄狮,昂首蓝天。

丽江,的确让人迷恋,每次看到她时,都是那么地神秘。虽然,建筑还是那些建筑、客舍还是那些客舍、木府还是那个木府、街巷还是那些街巷……然而,游人却不是那些游人,或者,却多了那么多游人,她总是吸引着无数的游客络绎不绝地前来。我曾怀疑过,这么多游人都是来追寻文化的吗?都是来体会丽江曾经的深厚历史底蕴的吗?包括我们参观考察了那么多高端会所,都是很贵很贵的,条件设施很好,但是就是有人居住,而且一住就是很长时间,人们来这里到底是干什么的呢?也许,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目的吧。比如,有追寻爱情的,有追求刺激的,有追寻浪漫的,有追寻宁静的,有追寻高蹈的……不一而足。总之,不管追寻什么,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写到这里,我自己反倒迷惑了,我来丽江追寻什么呢,而且不止一次地?为了追寻这里的人文历史,还是单独地迷恋其自然风光?我把自己问住了。我真的说不清楚自己要来追寻什么,但我来到这里,真的很快乐。这是事实。

又见亚丁

没想到在第一次走进亚丁之后,这么快又一次来到这个神仙住的地方。

第一次亚丁之行的感觉还历历在目,还是那般鲜活,那般陶醉。记得我们为了能够在第二天一大早进入亚丁的主景区,拍摄到最美的风景,在头天晚上,就住山外的香格里拉镇还是山里的亚丁村这个问题产生了分歧。坚持住香格里拉镇的理由是,亚丁的高原反应大,休息不好,会影响行程;执意要住进亚丁村的认为,既然我们出来旅行、拍片,就不能怕辛苦。最后还是后者占了上风,住进了亚丁村。的确,亚丁村的条件很艰苦。那晚,我们先是在一个藏民的家里用餐。主人把我们引进他们家二楼的客厅等候吃饭,因为,一楼用餐的游客太多,排不上队。不过,正是趁这个等待的机会,我们在藏民的家中了解了藏民的生活起居和民居内部的特征。藏民的客厅都在二楼,富丽堂皇。在这宽阔的客厅里,大伙儿围着火炉喝着奶茶,听着主人聊天,等着一楼的饭菜。当晚的饭吃得比想象的还要差。跟抢似的不说,还是夹生。之后,我们入住在旁边的一家小旅馆里,房间虽小,不过还带着洗手间,这样就很方便。问题就出在这个洗手间,由于下水管道没有处理好,整个房间弥漫着很重很浓的味道。那一夜,我从头至尾都是把头埋在被窝里。

不过,这一切都被第二天的亚丁美景完全冲淡了。亚丁,与其说对人类的生存条件略显不足,不如说,这就是一个神仙呆的地方。远远望去:北峰仙乃日——观世音菩萨、南峰央迈勇——文殊菩萨、东峰夏诺多吉——金刚手菩萨,三大雪峰就是三位神仙坐镇亚丁这块风水宝地,使这里充盈着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冲古寺,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已经默默地存在了800多年。这样的一处静谧,这样的一处圣境,不知从何时开始,就有旅人走进了这个地方。静静地进来,又静静地离开。然而,正是这种静却把亚丁静静地传开了。就在我们大赞亚丁如何如何让人陶醉之时,给我们抬滑竿的山民说,其实,现在的亚丁已经完全不能跟过去相提并论了。山民说,他们遇到一位曾经来过多次亚丁的香港学者,这位学者看到现在的亚丁后,非常遗憾地说,亚丁已经被完全破坏了,以后再也不来了。这位学者由于很多年前来过亚丁,他把眼前看到的亚丁和自己以前看到过的亚丁在心里做过了比较,所以才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些话我是相信的。人类对这个星球所起的唯一作用,就是破坏。虽然我们都不曾想到要有意破坏这个赖以生存的星球。人类所谓的发明创造等等诸般好听的话语,都是基于人类自身而言的。联想到此,我便对我的第二次亚丁之行,充满了诚惶诚恐。然而又是那么的迫切和渴望。

endprint

当我第二次进入亚丁时,我再次被震撼,当我在心中一直默念着:亚丁,我又来了的时候,仙乃日峰适时地出现在了我的视野,还有夏诺多吉,这两座雪峰总是第一时间迎接着来亚丁的游人。人类的本性很好,从来会对自己不了解的世界充满神奇和好奇,会不断地创造机会了解它;虽然客观上可能已经对所要造访的地方造成伤害,比如亚丁。然而,亚丁的三大雪峰还是热情地接纳了千千万万的游人。

游人没有我上次来的时候多,记得那次车子都从山下一直排放到山顶的公路上。主要是因为我们选择的时机的差别。不过,游人依然不绝如缕。到达景区后,发现与上次最大的改变是,上次那只浩浩荡荡的马帮不见了,全部换成了电动车。骑马进山需要半个小时左右,而电动车只要几分钟。看到如此的变化,我的心情很复杂。我故意没有乘坐电动车,而是选择了徒步。当然,游人中的绝大多数毫不犹豫地选择电动车,包括我的同行者。我在山道密林中一个人慢慢地走着,而耳边电动车的马达声却打破了这份宁静,周围树木上铺满了电动车飞驰而过溅起的厚厚的浮尘。仅仅与我上次来亚丁也就是两年时间,亚丁已经跟我上次来的时候不一样了。变了,变得离人更近,而离神仙越来越远。恐怕离我们每个人想要的亚丁,也越来越远。

徒步很累,难免想起第一次在亚丁景区骑马的情景。给我拉马的是一个秀气的藏族小姑娘。当我在马背上随着马步的移动而有节奏地逍遥时,小姑娘的心其实一直在纠结。我从她的表情能够读出。她总是看她的马,还有,看我。因为我长得人高马大,骑在马背上让人有种对马产生怜惜之情的感觉。小姑娘心疼自己的马理所当然。在亚丁,马匹就是这些藏民的家当,他们靠这个来赚取家用。最后付费时,我本来是准备多给小姑娘费用的,我的体重让马吃亏了,更让小姑娘心疼了。但是,在我还未开口时,小姑娘便迫不及待地提出加钱。虽然也能看出她在说出这句话时候的为难,但还是说出来了,足见她的纯真以及对马的热爱之情。当然,其中也有亚丁商业化后的淡淡气息。

还有一个改变就是,上次抬我们上仙乃日峰下的卓玛拉错时的滑竿不见了。这段路程只能靠自己的脚力了。记得上次坐滑竿时,那群活蹦乱跳的年轻人,抬着游人飞奔,浑身充满着使不完的劲,不管给他们开多么重口味的玩笑,这些年轻人都会毫无忌讳地大笑、狂笑,这笑声的穿透力极强,颇有“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的风采。而如今这些年轻人估计就是那些开电动车的。

亚丁,不管如何,目前还是那么迷人。第一次来时,我在景区就听到过游人跟远方的朋友打电话,对亚丁满是赞美和赞叹;这次,我同样听到有人打这样的电话。这就是亚丁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我能这么快地又见亚丁,其实质也是亚丁对我心灵的诱惑。站在亚丁的怀抱,那么近距离的看到雪峰,看到神山,那么近距离的感受化外之境,这可能是来亚丁最最重要的收获。来亚丁后听人讲,亚丁曾经申报过世界自然遗产。联合国有关人士到亚丁实地考察后,一致得出结论,亚丁很美,这是上帝的造化。然而,要想申遗成功,必须关闭所有通往外面世界的公路交通。如今,不但公路没有关闭,亚丁的机场也建成了。今后,到亚丁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不知道下次再到亚丁时,亚丁会是什么样子。保护和开发,从来都是一个无解的悖论。

梅里梅里

这次的行程本来没有安排去梅里雪山,对我来说,无所谓。因为,第一次的梅里之行,非常成功,看到了日照金山,拍到了神山撩开神秘面纱的那一瞬。至今,让我再度回味那次的精彩时,还会激动。所以,对于此次能否再睹梅里雪山的绝世芳华,我没有刻意表态。其实,按捺不住的倒是同行的其他几位了。他们当中,丁总是去过的,但是,他在飞来寺呆了几天也没有见到神山的真颜,更别说拍片了;另外两位,干脆就还没有去过。所以,梅里雪山的成行是顺理成章的。我倒落了个顺水推舟。其实,我真的是还想再看一看梅里雪山的。因为,那不是你途中敷衍了事的地方,不是你去过一次就不再向往的地方。那真是一个让你永远难忘,同时又不断渴望的地方。

向西,继续向西。我们的车子离开中甸后,沿着雄伟的大山向深处进发,不断翻越。金沙江的峡谷就像高原犁开的一条细缝,又深又陡,车子在其中穿越时,像只蚂蚁。这样的条件,使得驾车者苦不堪言,只有心无旁骛地、小心翼翼地目视前方,目不转睛,才能保证行车的安全。我是个例外,因为不会开车,一路落了自在,讨了便宜,看到美景时,忍不住地叫唤,让驾车的同行者极为嫉妒和气愤,然而又无可奈何。

我喜欢高原,向往那种高不可攀的感觉。所以,常常幻想自己能否成为一只猎豹在高原上狂奔,同时又希望自己是个田野工作者,常年行走在自己喜欢的地方。我的性情中常常流动着这样的不羁和躁动。每每看到高原,看到辽阔的大地时,激动的心情早已飞越八荒,游走在无边的苍茫。记得那年在喀什时,站在沙漠上眺望远处的帕米尔高原时的激动;到西藏时,坐在纳木错湖边目视对面的雪山时的激动;在内蒙古阿拉善的戈壁滩上坐上十几个小时的车,也走不到头的激动……这些激动,一直激励着自己继续向前,向自己认知或者尚未认知的地方进发。

车子跨过金沙江,穿过奔子栏,开始进入了德钦县境内。第一次去梅里时没有走这条路线,因为当时这里修路,只能走另外的一条只有当地司机才能找到的乡间小路。这次这条路让走了,但依然还在修、修。车子走走停停,耗时很多。然而,不管怎么样,在这片土地上,总是给人一种不倦的感觉,兴奋的感觉。我佩服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公路已开到了接近雪线的地方,曾经的雪山,也只有那暗灰的石头而早已没有了雪。这是否也就是我们目前或者接下来不断追着要看的雪山的下一步遭遇呢。不敢想。我们来到了白马雪山,这是我上一次驻足的地方,留影的地方,这次也没有放过,站在公路上进行拍摄。无意中在镜头里看到了施工队的营房影影绰绰。这里已经海拔4000多米了,不知这是什么工程。在这样的一个高度,在这样的一个秘境里,依然能看到我们的工程队的身影。我的心情很复杂。记得有报道说,这里生活着珍贵的滇金丝猴,如果如此的开发,不知这些动物们还能否呆下去。游人还是否值得再来。因为,我已多少感受到这里的人间烟火味。

然而,不管怎么说,翻过白马雪山,下行之后不久就能看到梅里雪山了。这时候的路面已经变成了水泥路,宽阔平整。记得上次车行至此时,泥泞不堪,筑路工人加班加点地赶工期,踩不对点儿的话,堵你没商量。下午太阳正烈的照着,梅里雪山突然出现在眼前,把曾经来过的丁总都搞蒙了以为应该不是。然而,扑面而来的的的确确就是梅里雪山。因为其高大雄伟,站在德钦县域的周围不同地方,都能看到这座神山。梅里雪山的出现,打乱了驾车者的心态,我和丁总一再叮嘱说,要淡定,才刚刚开始。真正观赏神山还为时尚早。此时,我就在心中思考着有关德钦旅游管理部门的用心良苦,还有那点小小的狡黠。我们在进入德钦境内的金沙江第一湾时,强迫我们买了套票。单票不卖。此时清楚了,因为,梅里雪山根本不需要买票,哪儿也能看到。第一次来时,我知道没有买票,这次以为路上设卡子了,所以买了票。到了德钦后有点后悔,虽然,一路费用由丁总买单。然而,仔细思忖,觉得应该买票,梅里的美景,不能白白享受。

梅里,梅里,好一个梅里,多少游人为了一睹你的芳容,不管海内海外,不管千里万里皆为你而来。然而,有人失望,有人欢腾,因为,梅里神山,不是轻易示人的。比如,上次我来的时候,就刚好碰上了神山像出水的仙子一般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比如,丁总他们那次等待数日无果而返。不过,这次的梅里像开大法会一般,对外开放。举目远眺,梅里群峰,坐拥雄伟的青藏高原,诸位神仙,列队整装,齐天而立,迎接着远道而来的游人,同时接受着无数人的朝拜。游人的欢腾和激动自不待言。同行的那两位第一次看到梅里,更是激动万分。

endprint

还是入住飞来寺。不过既没有入住上次我住过的酒店,也没有入住丁总住过的酒店,而是选择了另外一家。毕竟,我们来的时候避过了旅游高峰期。选择面向梅里雪山的房间,推开窗户,梅里雪山,夺窗而入,夺人耳目。与神仙隔窗相望,大有与神仙对语的感觉。仿佛听见神仙说,你又来啦。我笑语盈盈地回答,是啊,想看看您呢。神仙颔首微笑。

我们这次的出行相比上次来讲,少了几许的喧闹。上次的同行者那是何等潇洒和浪漫啊,在中甸租车,有专职司机,一路只管玩得高兴。白天旅行,晚上喝酒打麻将,不知疲倦,兴趣盎然。这次是自驾游,同行中必有驾车者,虽然我们晚上也要喝酒,小酌而已,但打麻将那样的活动没有出现过。少了活动,多了静思,多了交流。晚上住在酒店会把各自的片子放在电脑里进行一番批评指正。把原本不喜欢拍片的也给撩拨起来了——而且频频拍出好片——还是回到梅里雪山。

翌日,天刚麻麻亮。酒店楼顶上早已架起了长枪短炮。此时的梅里雪山静如处子,拍摄者都屏住呼吸,等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太阳静悄悄地像顽皮的孩童藏猫猫般露出了一点点,梅里雪山的山尖尖就被点红了。惊呼声和相机的啪啪声一声接一声,声声不断。藏猫猫的孩童越来越胆大,山尖尖也就越来越红,最后,孩童的脑袋完全露出来了,梅里雪山一片金黄。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时刻,无疑是梅里雪山和太阳顽童联袂为游人上演的实景剧,为朝拜者奉献的视觉盛宴。

拍摄完日照金山后,丁总一副了却心愿的满足感,他的片子也是我们几位公认的成功之作。然而,我们其中一位对梅里之行意犹未尽。刚好在这里了解到现在到梅里雪山脚下的雨崩村的游客越来越多,建议到雨崩村参观。建议一出,丁总连连说,你做梦吧,那里太难去了,就我们几个,不现实。刚刚冒出的火苗,吧唧——浇灭了。虽然没有能够到雨崩村,但此计划暗暗地埋在了我的心底。

梅里,梅里,又一次朝拜了您。您在高原深处沉默了无数个世纪,如今迎来了无数的朝拜者,您的宁静被打破了,您不再寂寞了。不过,不知道您适应不适应这样的喧嚣和躁动,还有这样络绎不绝的朝拜。如果我的到来确实打乱了您的清修,那么我说声对不起。不过,我深知,您根本无需再修,您只需昂首天地,布施众生。

三进三出——中甸

中甸是我们这次大香格里拉之行的中继站。可以说是三进三出。从昆明到中甸,再从中甸到稻城亚丁,这是一进一出。从亚丁回到中甸,再从中甸到达梅里雪山,这是二进二出。从梅里雪山回到中甸,再从中甸到达丽江,这就构成一个完整的三进三出了。从行程中能够看出中甸在大香格里拉旅游区域中的重要地位。其实,在历史上,中甸也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枢纽。今天的中甸地位重要不仅仅体现在中继站的角色,其实,中甸本身就是一个魅力无穷之地。我第一次来中甸时,哪儿也没有去,就在中甸呆了几天。松赞林寺、纳帕海、碧塔海、老城等地都是传统的游人必到之地。当我们把稻城亚丁、梅里雪山游玩后,集中力量对中甸的普达措国家公园进行了游览。

这个名字听上去有些陌生,其实就是我第一次来时游览的属都湖和碧塔海。早晨,我们先去的松赞林寺,由于当地朋友的陪同,游览该寺时免票。那天天气不好,雾很大,松赞林寺笼罩在一片薄雾当中,使其平添了几分神秘和神圣。

太阳升起后,我们就往普达措赶,想不到这里的游人那么多。风很大,气温骤降,租衣服的生意顿时火爆。山门离景区很远,需要坐景区内的游览车。第一次我来时,景区的山门正在建设。景区更名为普达措国家公园后,其实质并没有改变。为何要更改名称,其中必有奥妙,那就是涨价——窃以为。这是目前各地政府打的旅游牌。看着如织的游人,不由地想起第一次来这里时,我曾一个人走完了景区内的整个线路,整个行程没有看到第二个游人的身影。那天天气特别晴朗,蓝天如洗。碧塔海清澈见底,沿湖木栈道像丝带一般缠绕着一泓碧水。行走在这样的天地间,即使一个人也没有感到寂寞,更没有感到一丝的恐惧,相反游览得如痴如醉。

游览还是从属都湖开始,这是景区的上端,第一次来时清楚地记得属都湖远处的山巅有皑皑白雪,这次没有再看到,看来那不是常年积雪的雪山。沿着湖边长长的木栈道一直往前走,走到尽头就要坐车了。车子爬山,穿越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讲解员不断地讲述着这里的树木和动物的珍贵。比如说那长胡子的树,为何长胡子?因为这里的自然环境好。十几分的时间,来到高山草甸。这是属都湖和碧塔海之间的一个过渡带,没有什么特别的景点。时间已过中午,必须要用餐了。刚好在路边一茂林深处露出黄色建筑,那就是林中餐馆。是新修的集休闲、餐饮于一体的处所,木质建筑,构思别致,非常幽静。饭菜很合口味,价格也不贵,丁总连连称好。也许是饿了,反正大家对这里印象颇佳。饭后稍事休息,就继续搭乘车子到达碧塔海。碧塔海才应该算是主景区了。

这次的感觉与上次完全不同,人多是最大的感受。当然,由于季节的不同,所欣赏到的美景也不尽相同,所以还是怦然心动。最近这几年,我总是把行走的地理锁定在高原,特别是藏民居住的青藏高原。这次我们所走的大香格里拉就是这样。因为,在高原上行走,让我有种超然物外的感觉。走在这样的土地上,能够净化自己的灵魂,能够陶冶自己的性情,能够使自己浮躁的心平静下来。这里的山水草木,仿佛都带了灵气和仙气。这是我喜欢这里的最重要原因。当然,不是所有来这里旅游的人都是为了安放灵魂的。但不管是为了什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太美了。属都湖和碧塔海就像香格里拉的双眸,镶嵌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映照着天堂,映照着人间,同时映照着人心。我常常胡思乱想,上帝很聪明,总是把最好的东西藏在最隐秘的地方,不过,人类也很聪明,总能找到上帝压箱底的珍爱之物。

中甸,大香格里拉的中继站。我们三进三出,在这里品尝了美食,更品尝了美景。以后,我还会来的。上帝只要一天不抛弃你,我就会一直眷顾你。

责任编辑:王国伟

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甸梅里雪山亚丁
“中甸之争”:清初丽江改土归流原因探析
波澜壮阔的自然奇观:云南三江并流
中甸牦牛养殖技术要点
乔亚丁国画作品选
梅里雪山 我的老阿爸
中甸牦牛消化道寄生虫初步调查及防制
SHOWER OF THE GODS
赵津摄影作品 稻城亚丁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
中甸牦牛发展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