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乌克兰陆战实力

2014-08-08 07:44郭正祥
兵器知识 2014年5期
关键词:乌军战车坦克

郭正祥

目前,乌克兰社会政治危机引世人关注,局势究竟如何发展还有待观察。危机的导火索是乌克兰政府在2013年11月21日决定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尔后导致大批支持“脱俄入欧”的民众多次在首都基辅集会示威,并爆发流血冲突,民选总统亚努科维奇出走俄罗斯,亲西方势力走上台面。

随着乌局势日益动荡,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展开激烈的政治军事博弈。2月27日,俄中部、西部军区进行突击战备检查,涉及兵力15万人,坦克约880辆。3月6日,俄西部军区又在离乌边境约450千米处开始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防空演习。俄联邦委员会于3月1日召开特别会议进行讨论,一致同意普京在乌克兰领土动用俄军事力量,直至该国形势恢复稳定。普京表示,俄罗斯只有在“最极端情况下”,在“合法的基础上”才会对乌克兰使用军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也来到博弈前线。当日代行乌克兰总统职责的乌议长图尔奇诺夫下令乌军进入完全的战斗准备状态。3日美国宣布,暂停与俄一切军事合作,驻扎地中海的美国海军第六舰队已开始进入紧急战备状态。美军逼近乌克兰,有可能会给乌的乱局注入新变数。

现在的局面是,如果各方在处理乌克兰问题上稍有不慎,就很可能点燃战争的火药桶。如果军事冲突爆发,在没有强有力外援的情况下,就乌克兰武装力量现在的实力,根本无法对抗强大的俄军。

乌克兰陆军的实力浅析

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脱离苏联,宣布独立。1991年12月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签发组建军队的总统令。命令中规定:乌克兰武装力量将在苏联基辅军区、敖德萨军区、喀尔巴阡军区、黑海舰队和驻扎在乌境内的其它部队基础上组建;在人员构成上,不分种族;凡是宣誓忠于乌克兰的官兵,即可成为乌军的一员,其余的官兵调往独联体其它国家或编入预备役;宣誓效忠俄罗斯的,调到俄罗斯服役。据《消息报》报道,截至1992年1月23日,有30万官兵宣誓效忠于乌克兰。而乌克兰国防部则称,有72%的官兵宣誓效忠乌克兰,其中包括大批在其他共和国服役的乌克兰官兵和从东欧撤回的苏军的乌克兰官兵。这批军官和士兵成为乌克兰武装力量的骨干。总人数达到78万人,其中陆军超过30万人。

在军事装备方面,乌克兰继承了苏联军大批先进武器装备及战略储备物资,包括坦克6 500辆,其中T-80坦克345辆,T-72坦克1320辆,T-64坦克2400辆,T-62坦克285辆,T-54/-55坦克1030辆。步兵战车3026辆,其中BMP-1型1770辆,BMP-2型1250辆,BMP-3型6辆。装甲输送车3830辆,其中BTR-60型231辆,BTR-70型1300辆,BTR-80型449辆。伞兵战车120辆,飞机1500架,军舰350艘,洲际导弹核弹头1272枚,战术核武器2500枚。后来乌克兰在俄、美帮助下销毁了所有核武器。所以,乌军作战实力一度排名世界第3或第4位,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目前,乌军纸面上的实力仍然相当高,例如乌克兰陆军现装备12套“圆点”U战术导弹发射车(另外78套封存),射程120千米。坦克和机械化部队装备有T-84“堡垒”主战坦克10辆、T-64主战坦克1100辆(76辆升级为T-64BM“宝剑”),另外还封存了T-64坦克约650辆、T-72坦克500辆和T-80坦克250辆。步兵战车、伞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的数量约为3 800辆,其中算得上较新的装备是大约400辆BTR-80。火炮约有3100门,其中战斗力较强的只有137套“飓风”和82套“龙卷风”多管火箭炮系统。

但是,与乌克兰建军初期(1992年)相比,所有类型的武器装备数量已经缩减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实际战斗力难以跻身世界50强。主因是乌军在过去22年内,威信极低,资金短缺,除了新装备10辆T-84“堡垒”之外,没有接装任何新装备,部队作战训练水平低。

装甲战车工业现状与潜力

乌克兰曾是苏联最发达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其军工水平非常高,特别是装甲战车工业更为发达。哈尔科夫马雷舍夫坦克厂被誉为“红色军工皇冠上的珍珠”。著名的T-34坦克,战后的T-54/-55坦克、T-64主战坦克,以及现在的T-84“堡垒”主战坦克都是该厂的杰作。该厂及设计局在二战期间疏散到下塔吉尔地区,不仅保存了苏联至关重要的坦克生产实力,还在下塔吉尔地区建立起一个规模庞大的坦克生产和研制中心。

乌克兰独立后,乌克兰国防工业身陷生死边缘的危机中。新上台的政治“精英”对国防的发展不感兴趣。大规模缩减国防经费使马雷舍夫厂和莫洛佑夫设计局得不到订单维持低速运转,老化的生产设备无法得到更新,这种局面持续了数年。工厂不得不将许多生产军品的车间推向了民品市场。经过数年努力,马雷舍夫厂和莫洛佐夫设计局保住了它们在坦克研制领域的领先地位,并意外地获得了向国外用户提供坦克的机会,从而使乌克兰装甲装备的发展迎来了曙光。

1996年8月,巴基斯坦与乌克兰签署了购买320辆T-80UD坦克的合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马雷舍夫厂在经费困境,也拯救了被政府遗忘的乌克兰坦克工业。政府也想从生产商对外销售军事装备过程中获得经济上的利益,从而引起了政府对坦克制造业的重视。但是大约70%的坦克部件要从俄罗斯及其它苏联加盟共和国进口,而俄罗斯主管部门拒绝提供帮助。后来两国研制部门态度转变,互相提供了某些帮助。

为了完成与巴基斯坦的合同,乌克兰马雷舍夫厂联合企业凭借着苏联遗留下来的工业生产能力和经验,逐步完善了自己的坦克生产体系,使绝大部分坦克零部件都可以在国内完成。例如乌克兰伏龙芝钢管厂生产出火炮身管,而研制火控系统、炮射导弹及其它类型弹药、复合装甲、爆炸反应装甲、主动防护系统和光电干扰系统等的研究机构和企业也先后组建起来了。

现在,乌克兰跻身世界武器出口大国十强排行榜,其中80%~90%的出口是抛售乌军现役装备,而且是最好的。乌国防工业经营定位完全针对出口,而不是满足本国军队需求。俄专家认为乌军装备严重老旧,完好率低,实战能力极低,一旦爆发军事冲突,根本无法对抗强大的俄军。乌克兰全国总动员也可能会悄然偃旗息鼓,只能开始进行艰难的政治和经济博弈,与各方讨价还价。

[编辑/王瑾]endprint

猜你喜欢
乌军战车坦克
美报告:乌军持续作战能力正在下降
乌总统渲染“八万俄军压境”
超级坦克大乱斗
96B坦克的精彩瞬间
囧版三国之无敌战车
坦克新杀手
谈天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