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典型坦克装甲车辆

2014-08-08 07:53王凯
兵器知识 2014年5期
关键词:炮塔装甲车堡垒

王凯

2014年3月3日,当俄罗斯装甲车正向乌克兰挺近时,一名18岁的摄影师在距离俄罗斯边境仅32千米的乌克兰东部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城,躲过严密守卫偷偷潜入一个废弃的坦克修理厂。这里也被称作“坦克坟场”,乌克兰的400多辆T-64主战坦克一排排锈迹斑斑地停放在那里,十分壮观。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曾继承了苏军大量部队和先进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6千多辆坦克。但由于囊中羞涩,国防开支严重不足,乌克兰无力保留这些让两方恐惧的钢铁猛兽,大量坦克装甲车只能静静地葬身“坟场”,任凭风吹日晒。

不过,乌克兰也继承了苏联的坦克工业,哈尔科夫坦克厂就是苏联最大的坦克工厂和研究院。对保留下来的现役坦克装甲车,乌军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发展。

T-55AGM坦克

T-55ACM坦克(题图)由乌克兰哈尔科夫,莫洛佐夫设计局在T-55的基础上研制改进而成。坦克重46吨,全车长(包括主炮)9.857米,车体长6.858米,宽3.65米,高3.004米,乘员3人。

原来的T-55坦克采用焊接车体,铸造炮塔。为提高战场生存能力,T-55AGM坦克的正面弧形部分装有新式爆炸反应装甲,对破甲弹的防护能力提高了1.3~1.6倍。

T-55ACM坦克采用乌克兰研制的新型动力装置,功率较原来的580马力有明显提高。一种是功率为850马力的5TD-FM 5缸柴油机,另一种是功率1000马力的5TDFMA 5缸柴油机。与之匹配的是一种带6个前进挡和3个倒挡的新型变速器。当采用1000马力柴油机时,战斗全重46吨,单位功率达21.73马力/吨,最大速度69.3千米/小时,这比最大速度为50千米/小时的T-55有了较大提高。在无准备情况下,T-55ACM坦克涉水深达1.8米。悬挂系统装有新型液力减振器,并附有履带托带轮,悬挂装置上部还有装甲防护裙板。

T-55ACM坦克的主武器为120毫米BKM2滑膛炮,也可配备一门125毫米BKM1滑膛炮。120毫米50倍口径的BKM2滑膛炮可发射北约制式炮弹,由装在炮塔尾舱的自动装弹机供弹。自动装弹机可容纳18发待用弹,另外12发装在车内,装弹时间为6.5~7秒,最高射速8发/分。自动装弹机不仅提高了初速,还使乘员数减至3人(车长、炮长和驾驶员)。T-55AGM坦克的辅助武器包括安装在主炮旁的1挺7.62毫米PKT或KT并列机枪,以及炮塔顶部的1挺12.7毫米KT或NSVT机枪。

为提高停止或行进间对静止和运动目标的打击能力,T-55AGM坦克装备了新型计算机火控系统、双向稳定昼夜合一瞄准镜及PTF-M型热成像瞄准镜,首发命中率大大提高。弹道计算机可自动输入速度、目标角速度、火炮耳轴轴线倾角、横风、目标距离和航向角等信息。炮长瞄准镜包括激光测距仪,具备导弹制导能力。PTT-M热成像瞄准镜的目标探测距离可达8 000米,常规炮弹的射程达2400~2600米,采用“战斗”激光制导导弹时,射程可增至5000米。T-55AGM坦克车长配有PNK-4S观瞄系统和PZU-7防空机枪操纵系统,包括昼夜瞄准镜和火炮位置传感器,紧急情况下可超越炮长打击目标。

T-55AGM坦克涂有特种漆,能使坦克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光谱范围内,不容易被敌方探测器发现。坦克动力舱舱顶装有隔热物,减小了被热像仪探测到的概率。T-55AGM坦克还装有新型火灾探测与灭火系统及光电干扰系统。光电干扰系统包括烟幕施放系统,用以迷惑使用半主动激光寻的战斗部的反坦克导弹。这种烟幕施放系统有自动、半自动和手动三种方式,反应时间0.5秒,包括12具81毫米发射器和装在炮塔正面弧形部分的激光探测器。

T-55坦克是苏联二战后装备的第一代主战坦克,用于实现苏联的大纵深作战思想,遂行集群突破的使命。此类坦克主要设计在西欧平原地区作战,外形低矮,防弹性能优良,T-55AGM从根本上并没有从这一模式中脱离出来。不过,乌克兰对现役坦克改进的努力在随后的T-64升级型坦克上有了新的突破。

T-64升级型坦克

1987年,苏联T-64系列全部停产,总产量近13000辆。然而,由于T-64的研发部门莫洛佐夫设计局和生产厂都在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缺乏资金更新换代装备的乌克兰有技术能力继续进行T-64的升级改造。

1999年,乌克兰完成了两个升级型号的开发。一个是T-64BM2,其动力系统采用850马力的5TDFM发动机,与T-80UD、T-84相同的部分还包括火控系统、装弹机、9M119反坦克导弹(北约代号AT-11“狙击手”)等。

另一个升级产品是T-64U,配备1A45型火控系统、PNK-4SU与TKN-4S两套车长用观瞄设备,以及PZU-7防空机枪瞄准镜。这款坦克又叫T-64BM“宝剑”,在1999年8月24日乌克兰独立日庆典上第一次公开亮相。

两款T-64升级型都安装了“接触”5模块式反应装甲,能有效抵御动能弹的伤害,相比之下原来T-64安装的“接触”1只能防御破甲弹伤害。两个升级型还有部分坦克换装了动力更强大的1000马力6TDF发动机。

2010年10月,第一批10辆T-64BM开始服役,目前乌克兰军方有近100辆。

T-64BM坦克将重心放在了防护能力和多功能,改进的思路和模式开始向欧美看齐。然而,真正具有突破意义、可称为乌克兰式坦克的,还是T-84“堡垒”。

“堡垒”主战坦克

T-84主战坦克是乌克兰哈尔科夫·莫洛佐夫坦克设计局于20世纪90代中期,在T-80UD主战坦克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的,“堡垒”是该系列最新改进型。表面上看,可能与苏联坦克似曾相识,像是种“拼凑起来的坦克”,但这决不是简单的拼凑就能制成的坦克。在“嫁接”过程中,乌克兰的坦克设计师们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使其面目一新。

“堡垒”坦克战斗全重48吨,乘员3人。从外形上看具有T系列坦克的典型特征,轮廓低矮,外形紧凑。但“堡垒”采用了焊接炮塔取代T-80UD的铸造炮塔,正面藏有复合材料夹层,炮塔四周配置有多组内置式反应装甲模块,每组模块由2个反应装甲盒呈“V”型布置,以加大反应装甲与主装甲的距离,减小聚能金属射流对主装甲的损伤。改进后的“堡垒”复合结构炮塔前部可抵御120毫米口径脱壳穿甲弹及其它大口径反坦克导弹的直接打击,炮塔两侧及后部可防单兵反坦克火箭筒(破甲厚度在200毫米以内)的攻击。T-84坦克的两侧裙板上_也装有内置式反应装甲(每侧三组,能够屏蔽两侧车体的前半部分)。endprint

由于炮塔顶装甲防护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在T-84的炮塔顶上,除了为安装观瞄仪器及其它设备而留出的空间外,其余部位均被反应式装甲所占据。同炮塔前部的反应式装甲一样,在每个反应式装甲盒上面,也安装有10毫米左右厚的抛板,以减小反应装甲被诱爆的可能及提高其作用效果。反应式装甲盒内部采用双层结构,以便在保证效果的同时减小对主装甲的冲击。反应装甲盒与炮塔顶装甲之间还安装有缓冲材料(一般为橡胶垫)。

“堡垒”主战坦克装有“警卫”激光全向告警及干扰系统是“窗帘”1的改进型。当敌人使用激光测距、半主动式激光制导导弹的导引设备对其进行激光照射时,该系统能自动向乘员发出报警信号,同时火炮自动对向激光源方向,并使车载烟幕发射系统工作,向激光源方向发射烟幕弹。该系统能有效地对二代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实施干扰。坦克表面涂有一层隐身涂料,其它防护措施还包括灭火抑爆系统、三防系统、热烟幕装置等。

“堡垒”坦克的主武器是1门50倍口径的120毫米滑膛炮,有双向稳定器,带自动装弹机,射速最高可达10发/分。弹药基数40发,22发装在弹舱里,另有16发布置在车内,2发布置在战斗室。它可发射北约的STANAC4385和STAN-AG4110标准的120毫米滑膛炮炮弹,弹种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弹等,还可以发射乌克兰设计的120毫米炮射导弹。新型尾翼稳定贫铀脱壳穿甲弹可在1000米距离垂直击穿厚达650毫米的钢装甲板,这和美国M1A2坦克配备的最新贫铀穿甲弹大致相同。另一种是带有贫铀药型罩的三级串联破甲弹,对均质装甲的破甲厚度约在700毫米左右,能轻易击毁安装附加反应装甲的主战坦克。炮射导弹为分装式,存放在圆盘式旋转弹仓内,全车配8枚,主要用于攻击远距离的敌方装甲目标及低空飞行的直升机。位于车体早的备用弹可用一套机械装置实现半自动补充弹药,也可以手动再装填。

“堡垒”主战坦克的辅助武器为2挺机枪。一挺是安装在主炮右侧的7.62毫米并列机枪,弹药基数1250发。另一挺是装在车长舱门上的12.7毫米NSVT高射机枪,弹药基数500发。12.7毫米高射机枪由车长在车内遥控射击,也可以手动射击。

“堡垒”主战坦克的动力传动装置采用了乌克兰设计制造的6TD-2型6缸水冷二冲程多燃料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1200马力。该车最大速度6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40千米,最大潜渡深度达5米。无需特殊准备,即可驶过深度1.8米的水障。

“堡垒”坦克在车体前部的下方安装了一个为自身隐蔽所需的推土铲,可以根据土质类型在15~40分钟内挖出壕沟把自身隐蔽起来。它还可以装各种不同类犁的扫雷装置,包括KMT-6型扫雷犁和KMT-7型重型扫雷辊。

有人说,“堡垒”坦克是俄国的“身子”西方的“头”。也就是说,“堡垒”坦克是在T-84主战坦克的底盘上,换装北约标准的120毫米滑膛炮制成的。但将火炮由125毫米火炮换为120毫米火炮,不是简单的换炮问题,而是涉及到炮塔重新设计的大问题。

实际上,“堡垒”坦克在包括综合防护等方面在内的设计理念上都有了重大改进。莫洛佐夫坦克设计局的官员特意宣称:装有炮射导弹的“堡垒”主战坦克,只有乌克兰才能设计和制造。乌克兰的这种自豪和骄傲在BTR-4装甲输送车体现得更加充分。

BTR-4装甲输送车

与俄罗斯一样,乌克兰军队也大量装备BTR-80系列8轮装甲车,并将其归为陆军机械化部队主战装备之一。从本国需要出发,乌克兰对BTR-80系列进行了多番创造性改造和升级,发展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装备,BTR-4型战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BTR-4在外观上与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生产的6×6型“狐”轮式装甲输送车十分相似,其内部设计也与其具有相似之处。驾驶员和车长位于车辆前部,动力组件位于驾驶员和车长后方,最后是乘员舱,乘员可由后边的双开门通道进出车辆。动力组件主要包括乌克兰产的功率为368千瓦的3TD柴油机,最大公路行驶速度为11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约690千米。

BTR-4与苏联8×8装甲输送车具有不同的布局。苏联装甲运兵车的主要缺陷是后置式发动机,使得士兵必须通过侧门离开车辆,容易暴露在敌人炮火下。而BTR-4将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置于车体中间,输送隔舱置于尾部,布局类似于西方设计。该车基础版本可全方位抵御7 62毫米子弹的攻击,正面装甲可抵御12.7毫米子弹的攻击,同时能承受6千克的反坦克地雷爆炸。

BTR-4装甲车还具有两栖性能,水中推进由安装在车后部的两个喷水式推进器提供。BTR-4装甲车前面的4个轮子均为转向轮。基型BTR-4可安装多种武器站,包括由乌克兰研制的新型武器模块,其上可以装配30毫米机关炮、7.62毫米并列机枪和4枚反坦克导弹。

BTI{-4的载员数量因所选装的武器系统不同而有差异,基本型可运送7~8人。在车尾有两扇左右开启的舱门,载员舱上方还有两个舱门。载员舱车体两侧分别设有3~4个射击孔,右侧尾门上也有1个射击孔,可供载员用随身武器向外射击。顶部两侧设有潜望镜,供载员观察外部情况。该装甲车除了用于完成常规作战任务,还可用于完成多种作战任务,包括防空、战场救护、战地指挥、火力支援和侦察等。

乌克兰深知苏式战车的优缺点,“西风东渐”的结果使得BTR-4的设计有了质的飞跃。乌克兰国有国防工业控股集团乌克兰国防工业公司3月13日表示,在与俄罗斯供应商进行了激烈竞争后,该公司在2月底完成了与印尼国防部的谈判,已经与印度尼西亚签署了一份合同,将向印尼海军陆战队提供RTR-4,合同价值将达到5000万美元。BTR-4装甲车出口合同代表了乌克兰近20年来首次向印尼军事出口。

乌克兰的装甲车在国际市场能够战胜俄罗斯取得订单,主要原因包括设计能力进一步增强,与世界同类产品相比价格相对便宜,配装有性能甚至优于欧洲国家同类产品的高精确打击武器,以及能够提供全寿命周期服务等。相信假以时日,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看到更多乌克兰坦克装甲车的身影。

[编辑/王瑾]endprint

猜你喜欢
炮塔装甲车堡垒
封控小区里筑起“红色堡垒”
打造党支部“四个堡垒”推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
没有门的房子
阅读理解专练
M2布拉德利装甲车
基于Unity引擎制作塔防游戏
反欺凌装甲车
莱茵金属公司将扩展德国“美洲狮”步兵战车性能
伊朗新型“克拉尔”KARRAR主战坦克在当地电视台出现
英国海岸线上废弃的“外星人”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