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依法推动煤炭工业改革发展

2014-08-09 04:27王显政
中国煤炭工业 2014年12期
关键词:煤炭工业党的领导小康社会

◎王显政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依法推动煤炭工业改革发展

◎王显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对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凝聚了全党智慧,体现了人民意志,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总要求。11月18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召开全体职工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作重要讲话。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更好治国理政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个全局性问题。落实好这项重大战略任务,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

回顾中国近代历史,一些仁人志士对厉行法治进行过多次探索。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法治都未曾在中国得到真正实行。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为国家法治建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上了探索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始终把法治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考虑、来谋划、来推进,依法治国取得了重大成就。

我国是一个13多亿人口的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特别是当前我国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的目标任务的现实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当前,正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凸显,人民群众对法治的要求越来越高,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是立足解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考量,也是着眼于长远的战略谋划,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才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旗帜鲜明回答了依法治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新中国成立65年,改革开放36年,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归结起来就是一条——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这是一条既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又借鉴国外法治文明有益成果的正确之路,是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贯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总任务、总布局,四中全会决定深刻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路径,澄清了社会上一些长期存在的模糊认识。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正本清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所系、利益所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逻辑关系愈发清晰。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到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既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又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不照搬照抄别国模式,在逻辑层面环环相扣,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三是首次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全新命题。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清晰地阐述出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涵、目的和要求。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一字之变,折射出我们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意味着,不仅要制定出法律,更要实施法律、遵守法律、落实法律,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明确政治保证、体制机制、工作布局和努力方向。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煤炭工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础产业,涉及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煤矿安全、矿区社会发展等多方面,为规范煤炭工业发展,国家制定了《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多部法律和一系列相关产业政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充分发挥法律的力量,协调煤炭资源地区、煤炭上下游企业和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规范煤炭资源开发、生产、运输、消费各个环节的行为,依法解决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才能确保煤炭工业在深化改革中不断进步和发展,才能在推进煤炭生产、消费、技术和体制革命的进程中突破一切障碍,实现煤炭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厉克周琼)

猜你喜欢
煤炭工业党的领导小康社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
坚持党的领导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继往开来 接力奋斗 谱写煤炭工业改革发展新篇章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数”说煤炭工业改革开放四十年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