虻虫活性蛋白聚糖结构中单糖、氨基酸组成及分子量的分析测定

2014-08-09 08:45刘大有蔡广知王淑敏陈迎男邓明鲁
吉林中医药 2014年10期
关键词:蛋白聚糖乙酰化分子量

刘大有,赵 博,蔡广知,王淑敏,陈迎男,徐 莉,邓明鲁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中药虻虫为虻科昆虫腹带虻(TabanusbivittanusMat.)等的雌性虫体[1],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虻虫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以牧区居多,资源丰富,但野生采收较为困难,因此研究不多。对虻虫的药用成分和性质了解也较少。虻虫具有逐瘀、破积、通经的功效,用于治疗症瘕、少腹蓄血、血滞经闭、扑损瘀血等症,是大黄 虫丸等中药成方的主药之一[1-2]。前人曾对中药虻虫有过化学及药理作用研究。杨星勇等[3]从华广虻(TabanusameanusWalke)中分离纯化出纤溶活性蛋白TAFP,及TFC1和TFC2[4]。刘大有[5]对姚虻(TabanusyaoMacquart)中多糖类成分进行了提取和分离,从制备性高效液相分离得到高纯度多糖TybⅡ。金伟[6]从尔瘤虻(TabanusnodiferaWang)中分离得到糖胺聚糖TAG。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虻虫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Fe、Zn、Cr、Mn、Mg、Sr等[7]。芮和恺等[8]采用气相层析从腹带虻中分离得到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4种有机酸类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表明,虻虫提取物具有延长动物凝血时间,降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9]、改善血液流变参数(减少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抑制血小板黏附性,降低全血黏度比、血浆黏度比和降球压积,减慢血沉速度)[10]、抑制体内血栓生成[11]等作用。临床应用其治疗血液系统疾病[12-13],肝病[14-15],妇科疾病[16-17]及皮肤科疾病等[18]。 本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对虻虫中宝鸡虻(TabanusbaojiensisXu)提取的蛋白聚糖结构中单糖、氨基酸组成及分子量范围进行了研究。为中药虻虫蛋白聚糖的应用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用虻虫药材经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饮片加工厂购自安徽亳州,产地为四川,经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昆虫教研室史树森教授鉴定为宝鸡虻(TabanusbaojiensisXu),属姚虻群。Sartorious BS110S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ous公司生产);DGE 30/14-IIA电热鼓风干燥箱(南京化学仪器厂生产);UNICAM紫外分光光度计(美国热电仪器集团公司生产);RE52-98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生产);LGJ-10冷冻干燥机(北京四环科学仪器厂生产);HYDRASYS自动电泳仪(法国Sebia公司生产);Varian3400GC气相色谱仪(美国VARIAN公司生产);Agilent1100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生产);Agilent GC-MS 689015973N气质联用分析仪(美国安捷伦公司生产)。氯化钠、三氯乙酸、过氧化氢、醋酸铅、醋酸氨、浓硫酸、碘化钾、酸性氯化亚锡、碳酸钠、氢氧化钠、硫酸 盐酸、葡萄糖(TLC用)、鼠李糖、阿拉伯糖等,均为北京化工厂生产的分析纯试剂,所用乙醇(醇沉淀用)为医用乙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葡萄糖对照品(GC用)均为美国sigma公司生产。考马斯亮兰R.250、电泳凝胶、免磷酸化酶、牛血清蛋白、兔肌动蛋白、牛碳酸酐酶、胰蛋白酶抑制剂、鸡蛋清溶菌酶均为瑞典Amersham公司产品。SephadexG-200为瑞典Pharmacia公司产品。标准牛血清蛋白为德国BOEHRINGER MANHEIMGmbh公司产品。活性炭为试剂级,四川省峨边华泰活性炭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薄层硅胶预制板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透析袋为美国Sigma公司生产(进口分装)。

2 虻虫蛋白聚糖制备

虻虫药材破碎,以10倍量生理盐水60 ℃浸渍3次,每次12 h,滤过,滤液60 ℃减压浓缩至1 g原药材/mL,加CCl3COOH至终浓度5%,4 ℃静止24 h,抽滤,滤液加水稀释至0.2 g原药材/mL,加H2O2至浓度达2%,静止8 h脱色,NaOH调PH中性,3500分子量截流透析袋常水透析48 h,蒸馏水透析24 h,60 ℃减压浓缩至0.5 g原药材/mL,加乙醇至含醇量70%,4 ℃静止过夜,上清液加乙醇至含醇量90%,4 ℃静止过夜,过滤收集沉淀部分,60 ℃挥干残留乙醇,加水稀释至0.5 g原药材/mL,-49 ℃冷冻干燥48 h即得。

3 虻虫蛋白聚糖水解液单糖组成测定

3.1 TLC检识

3.1.1 虻虫蛋白聚糖的水解 样品30 mg以50 mL 1 mol/L硫酸封管120 ℃水解1 h,加Ba(OH)2调PH至7,离心,上清液100 ℃水浴挥干。

3.1.2 虻虫蛋白聚糖水解液薄层检识 将水解液挥干所得粉末及单糖对照品分别用蒸馏水溶解,水溶液依次点于硅胶薄层板后,进行展开、显色。

展开剂:正丙醇∶氨水∶水(60∶40∶5); 显色剂:硫酸∶乙醇∶苯酚(0.5 mL∶9.5 mL∶0.3g); 显色条件:105 ℃加热10 min。

结果:TLC显示蛋白聚糖水解液中单糖组成为葡萄糖。

3.2 GC检识

3.2.1 乙酰化物的制备(糖腈乙酰化法)[19]称取2所得干燥粉末及葡萄糖对照品各10 mg,分别加入盐酸羟胺8 mg,吡啶0.5 mL,于90 ℃水浴并振荡,30 min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后,加入醋酸酐0.5 mL,90 ℃继续加热30 min乙酰化,得到乙酰化物。乙酰化物减压蒸干,加氯仿2 mL溶解,即得供试液。

3.2.2 乙酰化物TLC检识 将2所得对照品、样品及空白乙酰化物氯仿溶液,与葡萄糖对照品、样品水溶液依次点于硅胶薄层板后,进行展开、显色。(TLC展开剂、显色剂及显色条件同2)。

结果:TLC肉眼观察原单糖位置无斑点显色,乙酰化较为完全。

3.2.3 乙酰化物GC检识

3.2.3.1 气相色谱条件 气相色谱柱:SE-54 15 mm×0.22 mm×0.25 μm;气相柱升温程序:150 ℃(2 min)→10 ℃/ min 250 ℃→(20 min);进样口温度:300 ℃;柱压:90 kpa;检测器:FID(300 ℃)。

3.2.3.2 气相色谱检识 用微量进样器精密吸取0.2 μL 2项所得供试液及对照品乙酰化物氯仿溶液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结果如图1、图2。

结论:TLC上虻虫蛋白聚糖水解液与葡萄糖对照品溶液斑点位置一致,GC出峰时间一致,表明虻虫蛋白聚糖的单糖组成为葡萄糖。

4 虻虫蛋白聚糖氨基酸组成测定(HPLC法)

4.1 测定方法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VID)测定。由于荧光监测器FID对胱氨酸、赖氨酸不敏感,采用二级管阵列DAD、FID双检测器。

图1 葡萄糖对照品乙酰化物GC

图2 蛋白聚糖水解液干燥产物乙酰化物GC

4.2 HPLC色谱条件 仪器型号:Agilent 1100;色谱柱:Iorbax EClipse AAA.4.6 mm×75 mm×3.5 μm;流动相:A:PH值7.8 NaH2PO4缓冲液,B:乙腈:甲醇:水(45∶45∶10);检测器:DAD二级管阵列、FID荧光;流速:2 mL/min。对照品溶液制备:17种Sigma-aldrich氨基酸对照品配制成2.5 μg/mL蒸馏水溶液。

4.3 样品水解液制备 称取虻虫蛋白聚糖样品30 mg,置水解管中,加入10 mL 6 mol/L HCl、0.1%巯基乙醇充氮气后封盖,110 ℃水解24 h。

4.4 水解液氨基酸组成测定 用微量进样器精密移取各对照品溶液及虻虫蛋白聚糖水解液0.2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结果如图3、图4(上图为DAD二级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结果,下图为FID检测器检测结果,nva为仪器校正内标)。

对比虻虫蛋白聚糖水解液与对照品出峰时间,确定水解液中所含氨基酸种类,通过峰面积计算水解液中各种氨基酸所占百分比,结果见表1。

结果:虻虫蛋白聚糖水解液中共检测出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丝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赖氨酸、丙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等16种氨基酸,未发现胱氨酸。

图3 氨基酸对照品HPLC

图4 样品水解液HPLC

检测项目检测结果/(g/100 g)检测项目检测结果/(g/100 g)天冬氨酸2.23胱氨酸 —谷氨酸 3.19缬氨酸 0.55丝氨酸 0.99蛋氨酸 0.18组氨酸 0.56苯丙氨酸0.34甘氨酸 1.42异亮氨酸0.39苏氨酸 0.83亮氨酸 0.55精氨酸 1.17赖氨酸 1.22丙氨酸 1.18脯氨酸 0.64酪氨酸 0.47总 和 15.89

5 虻虫蛋白聚糖分子量范围测定

5.1 电泳测定

5.1.1 电泳条件 SOD.PAGE分析:Laemmi法,不连续胶系统,5%浓缩胶,15%分离胶,考马斯亮兰R.250显色,marker为Amersham公司出品。

5.1.2 虻虫蛋白聚糖分子量测定 分别将待测样及对照品以蒸馏水配制成各1 mg/mL的溶液,于凝胶上进行电泳,结果见图5。

结果:电泳结果显示虻虫蛋白聚糖分子量范围约为8 000~35 000。

5.2 sephadex G-200凝胶柱测定

5.2.1 sephadex柱层析条件 sephadexG-200为Pharmacia公司产品,蒸馏水浸泡24 h充分溶胀后装柱,凝胶柱1.5 cm×97 cm,蒸馏水洗脱,流速1 mL/min。

5.2.2 药液配制 不同分子量对照品及虻虫蛋白聚糖样品以蒸馏水配制成1 mg/mL的溶液后上柱。

5.2.3 测定方法 不同分子量对照品依次上柱,自流下第一滴洗脱液开始计算洗脱体积,每管3 mL收集洗脱液,直至酚-硫酸显色反应呈阳性为止,记录各自从凝胶柱上洗脱的体积。兰葡聚糖凝胶(分子量2,000,000)上柱测得其洗脱体积Vo=71.5 mL,此即水体积。不同分子量对照品上柱测定洗脱体积Ve。结果见表2。

结果:计算得标准曲线,Y=-0.805X+5.560 5(r=0.992 5),绘制标准曲线,如图6所示。

图6 对照品凝胶柱洗脱标准曲线

虻虫蛋白聚糖水溶液上柱洗脱,洗脱液不经显色于280 nm处得吸光度A2(图14中系列2),洗脱液按酚-硫酸法显色,于490 nm处测得吸光度A1,结果见表3。

表3 sephadex凝胶柱洗脱体积与吸光度

按表3绘制样品洗脱图如图7。

图7 样品洗脱图

结果:多糖类物质洗脱体积为135~168 mL,蛋白类物质洗脱体积为138~165 mL。 结论:洗脱体积代入标准曲线计算求得虻虫蛋白聚糖分子量范围为(1.03~3.92)×104。多糖类物质洗脱体积与蛋白类物质洗脱体积基本一致,证明所得提取物为蛋白与大分子糖类结合而成的蛋白聚糖。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2005:23.

[2]江苏中医学院.中药大词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654.

[3]杨星勇,闫光凡,胡开治,等.华广虻溶纤活性蛋白(TAFP)的性质和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5,16(3):352-356.

[4]杨星勇,胡开治,闫光凡,等.中药虻虫纤溶成分(TFC)及其性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2(2):173-176.

[5]刘大有,徐莉,张辉,等.姚虻抗血栓成分TybⅡ的化学结构研究[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7,15(7):136-138.

[6]金伟.虻虫抗凝血物质的提取与鉴定[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3):58-60.

[7]龚跃新.抗癌虫类的微量元素分析[J].中药通报,1988,13(11):37.

[8]芮和恺,袁明耀,余秋妹,等.七种昆虫药材脂肪酸分析[J].中草药,1981,12(2):35.

[9]陈育尧,孟庆隶,佟丽.虻虫水提物对大鼠出血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0,10(3):260-261.

[10]赵国荣,姜波.虻虫提取液对家兔血液流变学的作用[J].中草药,1993,24(2):37-39.

[11]金伟,王亚威.虻虫抗凝血物质的药理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5(3):64.

[12]范慈君.大黄 虫丸治疗高血脂症48例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03,15(6):363.

[13]陈俊发.大黄 虫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1,20(6):331-332.

[14]谢周杰,王晓丽,蔡根牢.赛诺金联合大黄 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9):551-552.

[15]张水源,张婷婷.丹参注射液合大黄 虫丸治疗慢性肝病纤维化的临床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3,13(3):3.

[16]黄凤霞,王荣友,张富和.大黄 虫丸促流产作用的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9,15(2):29.

[17]程蓝,黎小斌.大黄 虫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1999,20(7):565-566.

[18]郑文生.大黄 虫丸在皮肤科的应用[J].陕西中医,2003,24(1):76-78.

[19]Varma R,Varma RS,Wardi AH.Separation of aldononitrile acetates of neutral sugars by gas-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olysaccharides[J].Chromatogr,1973,77:222-227.

猜你喜欢
蛋白聚糖乙酰化分子量
抑癌蛋白p53乙酰化修饰的调控网络
加入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石墨烯纤维导电性优异
改良的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胸腺肽分子量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不同对照品及GPC软件对右旋糖酐铁相对分子量测定的影响
低分子量丙烯酰胺对深部调驱采出液脱水的影响
慢性支气管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增强
核心蛋白聚糖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CGTHW3细胞增殖的影响
竞争性ELISA法测定软骨细胞蛋白聚糖代谢片段的可行性分析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