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ICU医院内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4-08-10 12:22
淮海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鲍氏内酰胺革兰

陈 启

某院ICU医院内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陈 启

目的 了解某院ICU的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细菌分布及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某院ICU患者的308份标本送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查,统计病原菌分布的构成比及耐药率。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82.56%,革兰阳性球菌占17.44%,鲍氏不动杆菌占55.8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5.70%。鲍氏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在90%以上,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70%,而少数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也敏感。结论 某院ICU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鲍氏不动杆菌最为多见,革兰阳性球菌以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最为多见。鲍氏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有少数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敏感。

交叉感染; 多重耐药菌; 耐药率; ICU

众所周知,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大多病情严重,常存在免疫力低下,接受多种侵袭性医疗操作,长期卧床,长期使用及联合使用光谱抗菌药物,使用激素等致使ICU患者易发生医院内感染,且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较多。该研究通过对我院近两年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以了解我院ICU的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细菌分布情况及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集我院ICU患者的痰、尿液、血液、脑脊液、伤口分泌物标本308份送检,其中172份标本培养出多重耐药菌并诊断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同一患者相同标本多次分离出同一菌株的算为一株。

1.2 试验方法 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方法:留取标本后立即送我院微生物室,使用VITEK 2 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使用MIC法进行药敏试验。诊断标准:多重耐药菌诊断依据2012年国家质检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内感染的诊断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计算构成比、耐药率。

2 结果

2.1 主要菌种分布 在172份培养出多重耐药菌的标本中,鲍氏不动杆菌96株为最高,阴沟肠杆菌1株为最低,主要病原菌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ICU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

2.2 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对培养出的96株鲍氏不动杆菌均做药敏试验,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2。

3 讨论

医院内感染是住院患者发生感染的一个重要方面,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常常导致患者病情的恶化,使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严重的甚至可造成患者死亡。ICU内的患者因基础疾病重;住院时间长;机体免疫力低下;多接受多种侵袭性操作如使用有创机械通气及肺功能监测、血液净化治疗、有创动力学监测;留置尿管、胃管、中心静脉导管等各种引流管;使用广谱抗生素及联合使用抗生素;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肠外营养的应用;环境因素的影响等。

以上因素致使ICU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一般普通科室要高且感染病原菌多为多重耐药菌,使得治疗更加困难,后果更为严重。

本研究中,我院ICU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多重耐药菌感染的82.56%,其余为革兰阳性球菌占17.44%,这与其他既往医院内感染的研究相似[1]。考虑其原因可能为应用各种侵袭操作,应用留置静脉导管、留置导尿管、腹腔和脑室内引流装置以及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从而造成各种条件致病菌,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的感染机会增多;近年来,广谱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具有强大抗革兰阴性杆菌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造成细菌的选择性压力,使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和耐药菌株型别不断增多,出现多重感染或交叉感染[2],使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在医院内居高不下。本研究表明,我院ICU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以鲍氏不动杆菌最为多见,占55.81%。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方面:患者原发病严重,机体免疫力低下;接受侵袭性操作进一步破坏机体的防御机能;患者在进入ICU之前往往使用过广谱抗生素。鲍氏不动杆菌为条件致病菌,以上因素为其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鲍氏不动杆菌对紫外线、湿热和各种消毒剂等均有很强的抵抗能力,使用常规的消毒措施很难将其彻底杀死[3],因而医院的工作人员和设备等的交叉污染是造成医院内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可能与鲍氏不动杆菌对绝大多数抗生素耐药,使用一般广谱抗生素难以将其抑制或杀灭,从而在对使用抗生素后的患者进行细菌培养时其阳性率较高有关。近年来,院内MRSA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ICU中MRSA的感染率可高达76%[4],且易引起暴发流行并播散到其他病房,必须高度重视。本研究中,我院ICU多重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中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占15.7%。

鲍氏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临床上使用的绝大部分抗生素不敏感,近年来,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高且耐药性较前亦有所变化。以往研究认为鲍氏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耐药率高[5],其机制为:该菌能产生Ampc酶、金属β-内酰胺酶、苯唑西林水解酶及ESBLs,这些酶可破坏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该菌膜孔蛋白发生突变、缺失,影响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进入细菌内发挥作用。本研究表明在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仅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95.83%,其他耐药率均为100%。与既往相关研究比较,鲍氏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更加严重,这可能与近年来这些药物包括三代、四代头孢的广泛使用有关。本研究还发现,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也很高,对亚胺培南达到77.08%,对美罗培南达到78.13%,高于其他研究的耐药率。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的原因包括产生碳青酶烯酶、AmpC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外膜蛋白缺失、主动外排机制等,其中产碳青酶烯酶是最重要的原因,碳青酶烯酶属于β-内酰胺酶,有苯唑西林酶(D类)和金属酶(MBLs,B类)。耐药率高的原因可能与ICU患者常存在严重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及美罗培南较多有关。在本研究中少数鲍氏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药物敏感,考虑与上述药物在ICU使用很少有关。

综上分析,我院ICU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鲍氏不动杆菌最为多见,革兰阳性球菌以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最为多见。鲍氏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高于其他相似研究结果,而少数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敏感。

[1] 车 娟.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内感染调查分析[J].浙江医学教育,2013,12(2):60-62.

[2] 钟馥霞,陆 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及基因分型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5(3):198-201.

[3] 苏兆亮,糜祖煌,孙光明,等.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与转座子及插入序列遗传标记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0):3085-3087.

[4] 李雅卿,黄卫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2,12(2):151-152.

[5] 赵继英,胡 洁.ICU鲍氏不动杆菌感染20例临床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2013,(1),83-88.

欢迎使用电子信箱与我们联系:

E-mail:bbhhyy@vip.163.com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distribution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a hospital's analysis

CHEN Qi.

(ICU of Bengbu Third People's Hospital,Anhui 233000,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distribution of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and drug resistance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 our ICU.Methords 308 specimens from the ICU were collected and bacterial culture and drug sensitivity test were done.Constituent ratio of bacteria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rate were counted.Results In terms of these specimens,gram negative bacillus was 82.56%,gram positive coccus 17.44%,acinetobacter baumannii 55.81%,and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15.70%.Drug risistance rate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to beta lactam antibiotic was over 90%,to carbapenem antibiotic was over 70% and some were sensitive to aminoglycosides and quinolones antibiotics.Conclusion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in the ICU basically results from gram negative bacillus,of which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re most common.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ccounts for the large part in gram positive coccus.Drug resistance rate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s high for beta lactam antibiotic and carbapenem antibiotic.Some are sensitive to aminoglycosides and quinolones antibiotics.

Cross infection;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Drug resistance rate; ICU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ICU,233000

陈 启(1978-),男,安徽定远县人,主治医师,研究生。

R446.5

A

1008-7044(2014)04-0346-02

2014-03-10)

猜你喜欢
鲍氏内酰胺革兰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预后分析
ICU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分析的新型荧光检测物》图版
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预防控制措施
FeCl3 Catalyzed Carbon-Carbon Bond Formation by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of Hydroxy Groups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