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4-08-11 14:22
山西建筑 2014年11期
关键词:力学知识点院校

何 静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2)

·建筑业管理与政策研究·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何 静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2)

针对高职院校《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现状,结合现今社会对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提出了《建筑力学》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的改革思路,以期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在工程结构和构件设计方面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筑力学,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1 课程开设背景

《建筑力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杆件或杆系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平衡条件及承载能力,为解决工程中的结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使所设计和施工的构件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通过教学,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工程结构和构件设计方面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课程教学现状

2.1 课程教学特点

高职院校开设的《建筑力学》课程与本科院校不同,它涵盖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大力学的基本知识,课程覆盖面广。三大力学自成体系,而又相互渗透,教学内容需要相互贯通,不能随意删减,使得内容和课时存在很大的矛盾。

2.2 学生学习现状

1)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物理和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加之《建筑力学》课程的学习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学生接受起本门课程来就显得越发困难。2)高职院校的学生总认为自己出去就是施工第一线的人员,认为力学知识只有设计人员及高层人员才用的到,对自己用处不大。这就使得学生对课程的定位不正确,认为该课程是可学可不学的,从而导致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3)由于《建筑力学》这门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开设于大一第二学期,很多学生还没有从高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所以习惯于只听老师讲,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学能力差。

2.3 教师教学现状

1)部分青年教师都是刚从学校毕业就来到高职学校当老师的,现场经验不足甚至没有,这就使得理论与实际脱节,授课内容枯燥无味,没有现场实例可举,使学生意识不到力学在今后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认识不到课程的重要性。2)由于该课程内容覆盖面广,而课时往往不够,有些教师经验不足,对课程的内容把握不当、取舍不当,完全按照本科的教学方式走,将重点全部放到了设计和计算上面,忽略了高职学生能不能接受和是否需要,出现“教师讲课痛苦,学生听课更痛苦”的局面。3)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主要采取讲授式教学,使得课堂枯燥乏味,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2.4 教学资源现状

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学生试验、实践的环节较少,加之高职院校学生本来的抽象思维能力就有局限性,导致学生对很多试验和结论理解不够深刻,不能学以致用。

3 课程教学改革

3.1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上好第一堂课。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第一堂课的重要性,可以从一些工程图片和工程实例开始举例,引入力学在学生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这门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后续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地基与基础等核心课程的基础。2)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学好《建筑力学》这门课程,教师就要在平时多注意积累相关的力学工程图片及资料,在讲授到某力学知识点时能够及时的补充相应的案例,使学生意识到力学无处不在,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没有力学知识就相当于没有安全保障。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有积极性,同时也能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

3.2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自学意识,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和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总结,善于传授方法,而并不是一味的将理论知识填鸭式的塞给学生。只有激发了学生的自学意识,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3.3 教学内容的取舍和重组

《建筑力学》课程涵盖的知识面很广,理论推导过程也较繁琐,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握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弱化理论推导、强化实际结论”,对授课内容要进行合理的取舍和重组,使课程具有较强的逻辑关系和合理的知识框架体系。

表1 《建筑力学》课程框架体系

从表1可以看出,《建筑力学》课程的逻辑性很强,一环套一环。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使学生从课程一开始就意识到,这门课程的任何一部分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不是独立存在的,只要有一些疏忽和不用功,后面的内容就会落下,这样一来学生从思想上就会重视起来。

3.4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讲授《建筑力学》课程时,存在很多抽象概念和试验,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很大的问题。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的内容,用图片、录像和动画等方式来实现,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问题。2)实例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引用周围存在的真实示例,以及近期发生的工程实例,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这样也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力学的重要性。3)试验教学。力学中的很多结论都是试验得来的,光靠语言讲解,学生是不能够深刻的理解其原因的。所以对于一些重要试验,很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动手,例如金属的拉—压试验。只有亲自经历,学生才能记忆深刻,以后才能真正的学以致用。当然根据各学校的教学资源情况的不同,有的试验对于学校本身来说并不具备其试验能力,教师也可以变换方式,适当运用社会资源,比如说联系当地的试验站让学生进行参观学习,由试验站的专业人员来进行演示实验。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演示一些试验视频,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其过程和结论。4)现场教学。课堂的讲授形式很有限,很多情况下学生想象不出来工程中的实际情况,所以教师可以带学生外出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各种构件的受力形式、变形形式在现场讲解,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快的理解知识点,并将其与现场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5)课堂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根据知识点的特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授课方式,对于一些选修的内容,可以采取学生自学讨论的方式。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学讨论,最后各组交流答案,教师总结。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4 结语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除了以上所说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善教学方法外,还应从改革考试制度和改善教学环境等方面入手,并深入探讨现时建筑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总结出适合我国现今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形势的《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1] 李晓霞.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刍议[J].中国建设教育,2009(8):26-28.

[2] 张兴梅.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反思[J].山西建筑,2010,36(8):224-225.

[3] 李广军,王文仲,冯 砚,等.课时危机下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4):118.

The early reflec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ArchitecturalMechanics

HE Jing

(ShaanxiInstituteofTechnology,Xi’an710302,China)

Based on the teaching feature and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ArchitecturalMechanics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combined with the social need for talents of architecture nowadays, some thinkings about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a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with a view to cultivates students’ abilities in aspects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 and structural design by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ir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tudy.

ArchitecturalMechanics,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reforms

1009-6825(2014)11-0263-02

2014-02-07

何 静(1987- ),女,助教

G642.0

A

猜你喜欢
力学知识点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弟子规·余力学文(六)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