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教育的中式别裁

2014-08-11 09:48赵永升
经济 2014年7期
关键词:文凭多元化法国

赵永升

中国的职业教育正在走向正轨,西方国家又如何呢?

众所周知,由于起步较早,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比较发达,“教育——就业”的体系也日臻完善,例如德国的“双元制”,堪称世界先进职业教育的一个典范。其实,要论历史,法国才是世界上“现代教育”的鼻祖。如果不算中国的“书院”,巴黎索邦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具备现代意义的“大学”。索邦大学始建于13世纪,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获得当时法国国王圣·路易的大力支持,国王身旁的神父罗伯德·索邦,在圣·杰内芙耶芙山丘上成立索邦学院,之后扩建的索邦大学正是以索邦神父的名字命名。索邦大学随即蜚声欧洲大陆。后来,有人从索邦大学去了英国,在那里创建了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再后来,又有人从剑桥和牛津去了北美,在美国建了哈弗大学和麻省理工。

姑且“好汉不提当年勇”。纵使现在法国的教育在笔者看来,也堪称世界上最为完善与独特的体制之一。法国教育的特点,笔者将其归纳有三:多元化、专业化与实用化。

首先,法国教育的“多元化”。法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分为3大类:综合大学、大学校和短期高等教育机构。目前,法国有综合大学87所,是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主要培养教师、科研人员、公职人员、律师和医生等专门人才;“大学校”则主要进行高等专业教学,学制为3年,实行俗称的“精英教育”,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各类专业人才的高教机构;短期高教机构,分为两类:大学技术学院和高级技术班,基本学制是两年。而这些尚且是大的分类,如果细分下去,法国高教机构颇为纷繁复杂,甚至到了让普通法国人都眼花缭乱的程度。法国教育体制的多元化,不但体现在法国高校种类的多元化,而且体现在颁发文凭的多元化、师资资格评定和学生毕业去向等的多元化。

其次,法国教育的“实用化”。在法国教育中,职业教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法国的职业教育源源不断地为法国输送工程师、高级技师和技工。法国的职业教育贯穿于“初始教育”和“继续教育”两个阶段,分为“正规”与“非正规”两种类型。法国职业教育体系也是十二分的复杂,同时也颇为多元化与专业化。实际上,法国职业教育体系有其“金刚钻”,可将其归纳有三:一是既将就业与深造相结合,又将职教与普教相关联;二是既有国家立法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又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三是营造对职业人才认可和尊重的社会氛围,则是法国发展职业教育的一大举措。

在法国职业教育的三大“金刚钻”中,笔者想强调的是4个字——“改革”与“营造”:一个是教师、课程与文凭的改革,另一个是对职业人才认可和尊重的社会氛围的营造。一个高校的核心无非是教师、课程与文凭,职业教育机构更是如此,由于他们比传统的综合大学,更加需要社会与企业的认可和接纳。法国的职业教育机构有自行评定并聘任教授的权力,而公立综合大学则需要参加法国全国统一教师资格考试后获得的资格认定;法国的职业教育机构有自行决定课程设置的权力;法国的职业教育机构可以自行颁发文凭,无需法国高教部认可。

目前,中国的教育在调整期,社会也要改变观念。以往的状元、榜眼、探花的观念自然没什么错,但一味追求文凭的级别而忽视文凭所包含的能力与就业性,则是亟需改变。一听是“职业学院”或“职业大学”,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会立马皱起眉头,就足见对职业人才认可和尊重的社会氛围的营造,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国家、企业、学生与家长三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该营造宗旨。

另外,除了中国教育部宣布的将600所大学改为职业大学,笔者建议也可在同一所传统的综合性大学里,哪怕是北大和清华,也可将其不同的专业分为“职业型”专业与“学术型”专业。至于教育机构的所有权,也可借鉴法国的做法,分为公立、私立以及公私参股等多种形式。应用型强、市场认可度高的商科类专业或院校,实行法国的“高收费、高回报”的做法未尝不可;而社会与人文类专业或院校,则可实行免费制,以鼓励和资助有志于非具短期效应专业的研究等。

总之,笔者认为中国教育亟待启动从“批发型”教育向“定制型”教育的改革。以前是“模仿”和批量生产,现在中国很多领域都已迈到了世界的技术前沿,需要相应的教育制度跟进。都更需要实用型的人才。中国在教育体制改革上,可多借鉴“法式多元制教育”,当然采用的方法是“中式别裁”,而非生搬硬套。

猜你喜欢
文凭多元化法国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不单纯以“文凭证书”识才——营造“高可成低可就”的人才聚集磁场
法国(三)
法国(一)
巴西要发电子文凭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建阳 建阳区在书坊乡开办中专班老区群众自家门口拿文凭
法国浪漫之旅(二)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