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社区远教“最后一公里”

2014-08-12 15:43张佳蕊
关键词:集中学习最后一公里流动人口

张佳蕊

目前推进远程教育进社区工作正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很多社区都纷纷挂起了远教站点的牌子,看上去形势相当喜人。然而,近日笔者在社区站点走访时,却听见不少“不同声音”:社区远教管理员普遍反映“集中学习难”,认为“根本张罗不起来”;社区居民对集中学习颇有微词:有的不以为然,认为“走形式”;有的提不起精神,认为“没意思”;有的认为学习时间不合理,“乱安排”……社区远教如何增强居民的学习兴趣,如何疏通学用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为什么居民对集中学习都敬而远之?笔者调查后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集中学习的基础在社区还有些“不具备”。在社区居民看来,自身信息化程度已经足够高了,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何必去站点“集中走过场”呢?管理员也有苦衷:社区内流动人口管理本来就是老大难,想把“流动人口”集中到一起学习,费时又费力;而且居民各有各的作息规律,根本找不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集中学习的时间段。总之,每次组织集中学习,管理员是费时费力,却“集中”不来多少人。总是这样“文全武不全”,管理员自然不愿再张罗了。其次,集中学习的内容在社区针对性不够强。现在很多远教课件往往更针对农村,多是种植、养殖,对社区适用的课件还开发得很不够。居民到了站点,却学习些“无用”的课件,自然提不起兴致来,也就不愿再参加这种“对牛弹琴”式的集中学习了。再次,集中学习的形式在社区还有些“不适用”。目前社区站点开展集中学习的形式,还是沿袭着过去的“排排座、上上课”的老一套,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自然很难吸引眼界相对开阔的社区居民,居民也就不愿意到站点“集中受罪”。说到底,集中学习目前在社区,还是有些水土不服。

那么,如何让社区居民党员的集中学习能真正接上地气呢?笔者认为,应对症下药,以扎实细致的措施来化解“集中学习难”问题。首先,夯实社区居民党员集中学习的制度基础,要针对社区居民的生活特点安排和组织集中学习。 应加大对社区流动人口的管理,可考虑建起流动人口远教管理手册,并通过加强远教学用转化这一措施,充分调动他们参与集中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远教管理员应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出灵活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集中学习时间表。可考虑针对不同群体,建立“群体分类集中学习机制”,进行轮流式的集中学习,以保证集中学习在社区真正具有可行性。其次,调整社区集中学习的内容,根据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做到因需施教。课件制作部门加大对社区适用课件的开发力度,多制作城镇居民喜闻乐见、愿意接受的课件,如就业技能培训、社区文化宣传等方面的课件,让居民对集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保证集中学习在社区的实效性。再次,丰富社区集中学习的形式,根据社区居民的喜好习惯,整合社会各种资源,拓展集中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应加大对社区居民的宣传力度,让居民深刻了解到远程教育的用处,从而提高参加集中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大力丰富集中学习的形式,改变以往集中学习那种刻板的看片念报形式,多搞些如知识竞赛、小比赛等新招数,使居民有兴趣参加集中学习。只有如此,集中学习才能在社区真正站住脚。

远程教育有着其自身特殊的运作规律,“集中学习难”这个难题,从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单一问题,但往深层思考,却发现这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远教初入社区存在的“不适应症”。因此,化解远教在社区“集中学习难”,让社区居民学用远教的渠道畅通起来,才是针砭积弊、让远教真正扎根社区的应时应势之举。endprint

猜你喜欢
集中学习最后一公里流动人口
河南省人社厅举行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
漫画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水利部党组中心组开展严以律己专题集中学习研讨
水利部党组中心组开展“严以修身”专题集中学习研讨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疏通社区远教“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