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支教”母爱浩荡:痛失三子我还有600个深山儿女

2014-08-12 02:12波澜
妇女 2014年8期
关键词:杨芳深山恩施

波澜

妙龄女孩放弃大都市的工作机会,独自到深山中学当支教老师,她不仅与600多名留守孩子演绎出动人“母子情”,也邂逅了长相酷似周杰伦的恋人。但厄运却在婚后接踵袭来,她先后生育3个儿子全部夭折!忍着锥心之痛和误解嘲讽,她将孩子的眼角膜等器官捐给绝症儿童,为他们带去了光明和重生。

纵然一次次被命运抛进人生风暴中,这位“最美支教”却从未离弃那帮山里娃,并要扎根深山一辈子,用大爱之心照亮他们的天空……

深山支教,女大学生与家人反目

2009年5月的一天,22岁的杨芳正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所深山中学里上课,突然接到母亲从湖南家乡打来的报喜电话:“快回来吧!你伯伯已经在长沙给你找了份好工作!”杨芳在电话里“哦”了一声,答应妈妈尽快办理辞职手续回家乡。

可几天后,她却变卦了:“妈,深山里的这些孩子,比您更需要我……所以,我不回去了。”母亲在电话那头静默了一会,继而带着哭腔劝她:“你傻啊芳芳?省城的生活,要比你在穷山沟里当支教好上多少倍,何况工资又那么高。再说,我和你爸也想离你近些啊!”言语中充满对女儿的不舍,但无论父母怎么苦劝,杨芳铁了心要留在这座偏远的山区学校支教。父亲听了火冒三丈,在电话中向她下了最后通牒:“限你三天内赶到长沙上班,否则,我们就没有你这个女儿!”然而,杨芳却不假思索地当即表态,她哪也不去。

这个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就这样与家人反目,此后她再也没有接到过父母的电话。一名成绩优异的女大学生,毕业后为何宁愿放弃斑斓的都市生活,选择支教呢?这还得从杨芳的人生经历说起——

1987年,杨芳出生在湖南邵阳洞口县,她下面有一个弟弟。父亲常年跑运输,母亲在离县城不远的乡下经营着几亩农田,虽称不上多么富有,却也家境殷实。杨芳容貌清秀,性格乐观开朗,从小到大一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高考结束,杨芳填报了湖北民族学院的音乐专业。她以为学校在省会城市武汉,那座美丽的江城可是她向往已久的地方。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女孩傻眼了:妈呀,学校竟然在偏远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可木已成舟,别无选择。

刚进大学时,杨芳懊恼极了,但随着时间推移,她渐渐喜欢上了这里。“恩施靠近四川和重庆,语言带着四川方言那种糯糯的甜味儿,可好听。而且还有久违的清新空气和蓝天白云,山水风光也不错!”最重要的是,她很喜欢大山里那些纯朴善良的孩子。大四的时候,杨芳的课程不多,就经常到周边的小学当志愿者,教孩子们唱歌跳舞,有时还要“客串”英语老师。其间,孩子们破旧的书包,纯真的笑脸,对知识充满渴求的目光……给杨芳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2008年,杨芳大学即将毕业。此时,因山区中小学师资匮乏,学校向同学们发出了“支教倡议书”。杨芳面临两难的选择。为了可爱的孩子们,她最终决定留下来支教。同学们劝杨芳慎重考虑,毕竟回城市工作更具诱惑力!

父母也坚决反对杨芳的决定,并委托在长沙定居的伯伯,为她在省城找一份好工作。女孩随口应付:“等伯伯帮我找好了工作,我就回湖南。”

2008年9月,21岁的杨芳成为恩施龙凤镇龙马中学的一名支教老师。她除了教9个班的音乐课,还教2个班的历史。在学校,杨芳边教学边钻研,她制作的音乐课件,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励。

2009年4月,伯伯打来电话,称已在长沙市一所机关幼儿园为她找到一个在编教师的岗位,马上就能上班,工资是她支教补助的5倍!

“说实话,当时我确实动心了。”当杨芳去辞职时,一些前来送行的家长很惋惜地说:“以后孩子们又上不成音乐课了。”十几名学生也眼巴巴地望着她:“杨老师,您不要走好吗?”其中几名留守孩子,是颇有音乐天赋的,杨芳知道,一旦她走了,这些拥有清亮嗓音的“深山小百灵”,很可能就再与音乐无缘了!于是,杨芳心一横,不走了!这才出现本文开头的一幕。

收获爱情,儿子夭折引发人生风暴

杨芳支教的这所中学,地处一座偏远山岭上,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坐上车,要在险峻弯曲的盘山小路上颠簸许久才能抵达,初来时,她和另两名大学生志愿者被颠得哇哇大吐。下车后再一看那破败的校园,残缺的黑板和桌椅……其他两名大学生当即打了退堂鼓,要求调换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支教。只有杨芳一人毅然留下来,身兼多职地教11个班,共计620个学生!

杨芳每天的工作量很大,白天要给孩子们生动地讲历史、上音乐课、带他们到操场上跳“插秧舞”……晚上还要批改作业和备课,往往是到深夜时分,学校简陋的办公室里还亮着灯,把杨芳埋头加班的倩影,映照在糊了旧报纸的窗户上。

尽管每一天都被工作填得满满当当,上下班还要走好远的路,但杨芳却一点感觉不到累,“我很喜欢跟学生交流,在教授他们知识的同时,孩子们的纯真快乐也感染了我,让我忘记了世事纷扰。”

杨芳的学生,大多数是与打工父母天各一方的留守孩子,有些家境特别困难,工作之余,她还会为特困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初一女生邓佳就是其中一个。14岁的邓佳成绩优异却经历了种种不幸,她父亲赌博败光了家,母亲改嫁,后来父亲去广州打工多年未归,也很少寄钱回家,把女儿扔给了年迈的奶奶从不过问。老人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有病都不敢上医院,祖孙两个生活异常艰难。

得知邓佳的情况后,杨芳毅然决定每月拿出一半的支教补助500元,帮助这个苦难家庭。

一天,杨芳去看望邓佳。一个模样酷似周杰伦的年轻小伙,带着两脚黄泥来了,手里还拎着几包中草药。邓佳一见他,就亲热地拉着他的手喊叔叔。但事实上,这名龙凤镇上的青年与小邓佳一家无亲无故,只是听说她和奶奶相依为命很可怜,才定期来看望她们,送钱送物。和大家打过招呼,小伙子就开始默默地为房顶补漏,为邓佳修小板凳……看得杨芳心里暖暖的。

当天,杨芳与热心青年一同下了山。一路上,两人交谈甚欢,小伙子名叫彭伟,是一名退伍军人,现在恩施一家工厂做技术员。此后,两人将包括小邓佳在内的许多贫困学生的真实情况,发到了支教网站和爱心论坛上,为当地孩子募集到一批批崭新的衣物、文具和图书。而这两颗善良的心,也在携手做公益的过程中越贴越近,杨芳和彭伟最终成了一对甜蜜恋人!endprint

2010年底,两人在龙马中学举行了婚礼。杨芳的父母没想到女儿不但进山支教,竟然还嫁给了当地人,恐怕一辈子也难走出那重重大山了!他们气得要和杨芳彻底断交,连婚礼也没有参加。女孩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她下定决心:我就要一辈子待在恩施山沟里教学,不走了!

2011年9月,杨芳顺利产子,不想孩子刚满月便持续高烧,吞不进奶水,经常住院。一天,杨芳给儿子喂完奶,发现他又发出了大人打嗝般的声音,每当出现这种状况,孩子的小脸儿就会憋得通红。她一阵惊慌,一边抱着孩子往医院跑,一边给丈夫打电话。结果,儿子渐渐在杨芳的怀中失去了体温……才73天大的可爱宝贝,就这样不幸夭折了。

痛失三子,与600名深山“儿女”共依偎

儿子的突然离世,让杨芳痛不欲生。三个月产假未满,她就怀着一颗泣血的心提前返校。只有和校园里的孩子们在一起,她才能暂时忘掉痛苦。

一年后,杨芳心里的阴霾被再次怀孕的喜悦冲淡了。她仍像怀第一胎时那样,每周挺着肚子去给孩子们上课,直到后来腹部高高隆起,连走路都变得非常困难时,她才不得不在家休息几天。

2013年3月27日,惊喜再次降临,杨芳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她给两个儿子分别取名子健、子晨,希望他们“永远健健康康、像早晨一样充满希望”。然而,这对双胞胎的体质跟他们的小哥哥一样弱,6个月大的时候开始不断生病。

老大子健最先发病,在恩施的医院打了一个月吊针不见好。转去重庆一家大医院后,诊断结果让杨芳夫妇惊呆了:孩子患上了一种名叫“联合免疫缺陷”的病症,是杨芳遗传给孩子的,医生说,现在治疗已经有些晚了!杨芳小时候听家人说过,外婆曾有小孩没养活,母亲也失去过孩子。不过,长辈们都把这归咎于过去的生活环境,却不知是由这种怪病引起的。

杨芳和丈夫卖掉了家中的房子,东拼西凑花了近30万元医疗费用后,医院却建议放弃治疗。无奈,她抱着孩子回了恩施婆婆家。她教的一些学生家长送来了各种偏方和草药,乡亲们甚至帮她请来了巫师,小子健的病情却依然不见好转。

2013年10月的一天清晨,第二个孩子又躺在杨芳的怀里,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她抱着子健的遗体,发了一天一夜的呆。

后来,在丈夫和同事们的开导和关爱下,杨芳才从崩溃边缘回过神儿来,她一边坚持教学,一边呵护着仅存的小儿子,子晨是她的全部希望,不能再有半点闪失!不料两个月后,幼子也因感冒引发肺部感染,杨芳想去更好的医院治疗,全家来到了上海。

杨芳的困境,引起了家乡人、同学、网友以及恩施龙马中学师生和家长们的关注,大家你一百我两百,凑了将近18万元送到了上海!已经成为她干女儿的邓佳,还和爸爸一起带着礼品到上海看望杨芳母子,此时邓佳的爸爸已痛改前非,担起了家庭责任。

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杨芳看到许多跟自己一样处于绝望边缘的父母。很多人来自农村,条件甚至没有杨芳好,地铺成排铺在医院的走廊上,他们的孩子大多身患绝症,需要换器官!杨芳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万一留不住儿子,就把他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个失明儿童,让儿子以另一种方式活在世上。

没想到,婆婆愤怒地责问她:“你到底得了人家什么好处,竟舍得把自己孩子的器官割掉给陌生人!”杨芳只得耐心向她解释这是无偿捐献,能让子晨的生命,在另一个需要器官的孩子身上延续……杨芳不停地做家人的思想工作,直到双方父母和丈夫都咬牙同意了她的决定。

2014年2月19日凌晨,子晨因肺部感染加重,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他的眼角膜和有用器官,全部移植给了急需的孩子,让他们重获光明和新生!

临离开上海时,杨芳将剩下的8.5万元爱心捐款,全部拿出来资助病友……当晚,她颤抖着手在微信上打下这些字:“宝宝,你的眼睛那么亮,它可以帮助另一个宝宝看见这个精彩的世界,真的谢谢你。”

杨芳从上海医生那里还得知,她三四年后再怀孕时,只要早期介入治疗,还可以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对接连痛失三子的杨芳来说,这个消息简直是起死回生的救命稻草,让她觉得生活中希望尚存。

此时,一直陪伴着杨芳的母亲开始劝她和丈夫回湖南长沙定居,“离开那块伤心地,换个环境吧,住在大城市,起码医疗条件好,交通便利……”杨芳轻轻地摇摇头,说:“妈妈,我没事的,就算我命中注定一生没有孩子,在那座深山校园里,我还有成百上千懂事的学生,他们就是我的儿女。”当天,她和丈夫买了两张硬座火车票,一路站着回到了湖北恩施。

杨芳回到支教的龙马中学时天色微亮,正值阳春三月,树木泛绿,迎春花绽放,教室里传出孩子们的琅琅书声。“悲伤是暂时的,但感恩和爱会很久很久。明亮的事物,正随着远处的朝阳升起来。”杨芳望着那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喃喃地说。

5月11日“母亲节”这天,杨芳收到了学生们送来的小礼物,有人为她跑到山上采摘各种野花,精心编制了一个五彩花环,还有几个孩子亲手做了贺卡送给她,上面一笔一画地写着:“与您相处的日子,我真的好快乐!”“杨妈妈坚强,您还有我!”……捧读一片片贺卡,杨芳的泪水夺眶而出。

“人生就是找寻爱的过程,我在家人和这些孩子们身上,找到了世间至真至纯至暖的爱,还有什么理由不坚强呢。”杨芳说,她会一辈子扎根在这片深山,和满校园的“儿女”一起茁壮地活着,不忘初心地追逐光明与梦想!

编辑/倪 萌endprint

猜你喜欢
杨芳深山恩施
深山之“花”为什么这样红
恩施石油:党建为经营赋能
藏在深山里的歌
美丽的翅膀
——彬县城关中学校歌
织金洞:从藏匿深山到扬名世界
恩施方言中的“倒”和“起”
想起初春的那一天
恩施年俗——点路烛
动真招下苦功创建平安恩施
深山藏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