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2014-08-15 00:53马瑞崎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14期
关键词:中国化资本主义现代性

马瑞崎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梳理

中国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身发展的指导性理论是有一定的历史缘由的,中国现代性的建构本不是一个有计划与特定的步骤,中国有着灿烂而丰富的文化与历史财富,但是,近代的中国在经历了帝国主义的大肆侵略之后,自身的国力与财力都难以继续支撑国家的继续发展,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本来就发展迟缓的中国更加难以持续发展,而中西的意识形态的冲突也使得中国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的现代化水平,提升国家的现代性。这就需要一个切实而可靠的指导性理论。早期的中国也曾经试图尝试多种指导理论,但是在历史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在当时的众多思潮之中成为了中国发展的指导性理论,这一理论也在经过不断的验证与尝试中逐步成为了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指导性理论。

在旧的中国中,马克思主义被选择并且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理论是有其必然性的。一方面,中国深受当时的西方帝国主义的压迫,而反观中国在受到了中国的繁荣之后的封闭所带来了危害后,面对西方列强们现代化的成果,那时的中国是有着强烈的现代化诉求的。同时,西式的现代化也在意识形态之上给予了中国自身的现代化与发展的冲击,是中国自身对自己的现代化发展进行了否定,进而认定自己的非现代化地位。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中国的持续封闭,中国已经不能够以相同的方式再次进入到常态的现代化国家中,同时西方对于中国的现代化也是抵制的,不论是在意识形态上还是在思想与经济上,西方与中国都产生了抵制矛盾,这就是外部否认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从内部来说,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不是彻底的革命,其无法彻底摆脱对于封建社会的依赖,也无法通过自身的发展与改革脱离自身弱势的地位。因此,中国的革命道路必须要依靠中底层的人民来进行,是一场彻底的革命,因此,马克思主义便在这个中空的时期恰好进入到了中国早期革命人士中,这既是历史的自然发展规律的结果也是中国革命的必然要求。

指导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理论也必须是一个具有现代性的理论,其也必须能够与时俱进,并且能够适应中国的具体国情。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必须是一个辩证的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思想的源头并不是单纯的西式的范畴,但是其表现形式仍然是建立在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形式之上的。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结合了西方理论形式的中国化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肯定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成就,并且承认了资本主义为世界创在了现代化的历史功绩,同时认为资本主义给全世界带来了现代性的愿景:“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资本主义不同,资本主义制度总是希望将自身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捆绑到一起,资本主义制度的确为了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与能够进行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基础,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完全的否认资本主义制度给世界带来的财富,其根本来看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超越与资本主义缺陷的扬弃。当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拥有稳定且有序的社会时,资本主义会走向终结,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是社会实现共产主义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一个积累财富与基础的环节,但是在社会文明与精神文明上,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却出现了问题,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现状,创建新的精神文明与文化体系,更好的使人类社会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启蒙

从观念上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速来注重群体观念,包括现代中的少数服从多数就是这一现象的最好体现,可以看出我国具有一种高度的群体整合性,这种现象的优势是能够最大范围的减少群体中的不同意识对于群体协作的影响,但是这种行为是对个体意识的消解,是一种集体主义,这种团队会影响团队中个体成员的个性以及独自思维能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内,个人的群体性气门与资产阶级的气门是有区别的,资产阶级启蒙强调的是私有化的个人主义,这种意识形态是难以被传统的中国乃至近代的中国所接受的,但是,这种个人的主义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又是需要一定的体现的,所以我们就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将这两种观念统一,形成一个适合中国的现代化指导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启蒙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第一,首先是个人对于自身所属阶级的认同,并且在认同之后在进行组织意识的传达,这样的个体不在仅仅是没有组织的个体,而是具有高度积极性与动力的个体,其能够成为自身行业的积极人,能够主动的负担起自身的使命,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的这种共同体就是不但是组织中的个人具有独立的人格,同时还能够使他们积极的工作。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得中国对于自身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论有了更加开放与自由的实现方式,不在仅仅局限于书本中的内容,而是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对发展的策略进行调整。

对于国家现代化的理论是复杂的,对于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必然的要求,同时相对于整个中国现代性建构使命而言,上述启蒙还只是初步的,它还需要历史性地拓展和根据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水平而不断进行调整的。

[1]郜军.从文化视域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理性与认同性[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2]付秀荣,王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代性诉求[J].社会主义研究.2014(01)

[3]宋吉玲.现代性视阈下中国现代化推进方式的转换轨迹[J].新疆社会科学.2014(01)

[4]张苏串,刘维奇.新教工作伦理跨文化的公度性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猜你喜欢
中国化资本主义现代性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对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辛勤探索的力作
——《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的比较研究——基于国际理论家的视角》评述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北京晚清园林中的现代性线索
牛仔少年的孤独:论《骏马》中现代性对西部空间的争夺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也谈现当代诗词“入史” 及所谓“现代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