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研究

2014-08-15 00:52刘承谕
科技传播 2014年12期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空间

金 玮,刘承谕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1 学习共享空间的研究背景

在作为信息社会的当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已不仅仅再是聚集英才、师承授业,为高校人才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高端的科技设备已经是现今大学的基本要求,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大爆炸以及高校人才对知识的渴求,现今的软硬件设备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何能在现有的良好环境和各式各样的设备支持下,引领知识的冲击和创造成为现今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发展和主攻方向之一,而在这时期,学习共享空间就成为这样的一个载体。

1.1 学习共享空间的基本含义

学习共享空间,又称LC(Learning Commons),是在信息共享空间的基础上深层次的发展。它主要包括3个层面的含义:1)实体环境,主要是图书馆和学习的物理空间;2)虚拟环境,主要包括Internet、基于Web2.0技术的数字化资源等;3)支持环境,主要包括技术设备,系统网络等。

综合对学习共享空间的各种定义和理解,可以说,学习共享空间是一个利用信息网络时代下的先进技术和设备,针对学生的深层次学习需求而建设的无缝学习空间。它采用开放、团体协作模式来促进知识的创造。它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是一个社会参与的过程,强调非正式学习在学术发展上起的关键作用[1],是新时代下图书馆的崭新产物。

1.2 学习共享空间的发展

学习共享空间的基本思想是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强调的是协同学习过程的全面支持,是校园内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协同与交互式学习环境[2]。它起源于信息共享空间,从信息共享空间到学习共享空间,实现了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突破。

在信息共享空间中,配置了各类的资源,将不同的数字化服务功能整合起来,学生可以以之开展个人或者集体学习的研究[3]。然而,随着信息共享空间作为信息中心的地位随着网络资源的丰富受到了严峻的挑战[4],以及在教学模式上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过程逐渐变为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构建的过程,而不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5]。因此,学习共享空间伴随着客观的需求而被提出,是更高层次的图书馆服务[6]。

2 图书馆知识共享的模型及实现

本着协同性、交互性的理念,知识共享空间在包括我国的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知识共享空间集成了种类丰富的服务,全面地为用户创造知识提供服务,受到用户的欢迎。然而,在知识共享空间取得一系列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及推广的一些困难。

2.1 构建情况调查

在世界各地的大学图书馆中,知识共享空间取得了蓬勃发展,成功的案例如加拿大皇后大学Stauffer图书馆、美国Dartmouth大学图书馆、加拿大Guelph大学McLaughlin图书馆[7]等。其中,加拿大皇后大学Stauffer的学习共享空间在信息共享空间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更多支持学习活动的区域、设施和人员[8]。此外,美国密歇根州Oakland大学Kresge为实现对学生无缝式的技术支持与指导、讨论交流环境与学习写作指导,将写作帮助中心、大学技术支持中心、电子学习培训中心三个独立分散的部门整合到图书馆,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台在主入口的同一楼层,并在同一个区域为学生提供帮助[9]。

在我国,近年来对于学习共享空间十分关注,港澳台地区起步较早,目前,开展学习共享空间服务较为著名的包括有香港城市大学邵逸夫图书馆、台湾辅仁大学的图书馆学习同享空间;大陆地区的学习共享空间正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有一些图书馆构建了信息共享空间,具有代表性的例如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10]。

综合国内外学习共享空间的信息,国外的学习共享空间注重于对学生的指导,包括写作工作室、学习指导室等,而国内大学的图书馆,则多注重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例如小组学习室、开放交流区等。两者出发点不一样,产生了不同的构建形式。

2.2 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资金和空间场所的问题,构建学习共享空间相比构建普通的自习室或是信息共享空间的花费高出许多,主要在于各类设备及信息的构建、组织与维护;资金和场所的不足成为了学习共享空间发展的首要障碍。

其次,是构建学习共享空间的设计思路问题。学习共享空间强调协作性、交互性,强调以人为本对于学生提供支持。然而,在如何整合各类机构对用户提供支持,以及如何重新整合原有服务的方面,高校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建设上仍有很大改进空间,需要更进一步地参考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为自身的建设提供借鉴。

此外,是构建学习共享空间的人才选择问题。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包括图书情报、外语、计算机技术和学科专业等各方面的人才[11],特别是掌握多种技能的复合型的人才,而在这方面实际上人才及其匮乏。这也影响了学习共享空间的服务质量,间接导致学习共享空间的发展难以大范围拓展。

3 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

学习共享空间由于其含义广泛,它的构建包括多个不同的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方面包括学习共享空间的物理构建、虚拟环境构建以及支持服务构建三个部分,对于上述三个部分提出了不同的构建要求。

3.1 学习共享空间的物理构建

学习共享空间物理构建的设计,目的在于创设出一个独立的空间,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相互讨论。对于学习研讨室的设置,应利用先进的设备支持,便于演示和交流,让学习便捷化、高质量化,克服传统学习模式中的缺点,如效率低下,信息来源局限等;对应各种不同的需求,应设置不同规模、不同物理布局的研讨室,优化空间使用效率;

除物理结构和硬件配置外,学习共享空间还应该有良好的环境设计。学习共享空间应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例如自在舒适的桌椅、柔和安静的场景,便于讨论者思维的发散与拓展、创新;此外,随手可得的纸质及电子资源也是学习共享空间必不可少的部分。

3.2 学习共享空间的虚拟环境构建

虚拟环境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在以互联网为主的各类信息平台上为用户提供各类学习信息、交流场所以及学术协作平台的环境,它是推动远程协作学习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体构建的基础上拓展构建学习共享空间的内涵。

虚拟环境建设的主要目标,一是整合数字学习资源,提供在线的指导和帮助,支持用户跨越时空的协作与交流;二是建立各类虚拟社区,如学习社区、兴趣社区、实践社区、交流社区及社会网络社区,为读者进行各种学习交流讨论、提升能力、接触社会提供平台[12]。实践证明,社会网络平台在信息的分享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是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中需要重视并学习的。

3.2 学习共享空间的支持服务构建

人工的专业知识指导是一笔财富,指导室的建设能让这种财富很好的传递下去。借鉴国外学习共享空间的成功案例,其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普遍设有相关的指导室,例如写作指导室、写作实验室等,这些设施是基于高校人才研究的需求而建立的,加强了学生作为学术群体中完整的一部分的身份,为学生提供新的方式、成员和群组成员进行互动和交流[13]。

此外,对于图书馆而言,其图书馆员的知识传播与共享也是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图书馆员应尽力于向用户提供知识共享,并鼓励用户参与到知识分享的过程中来,以拓展用户的知识水平,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提升学习共享空间的实际使用效果。

4 构建知识共享空间应注意的问题

4.1 用户积极参与知识共享空间的建设

信息共享空间以用户为本的,其中用户的主体是学生,而它也是以学生和老师互动交流为本的,因此,在构建学习共享空间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比如乔治亚大学在建设西区的共享空间时,图书馆工作人员和教师、学生一起合作参与到规划过程当中,组成两个小组:高级咨询小组和实施工作小组。由于在建设过程中有学生代表根据学生的需求给予建设的建议,因此西区的学习共享空间的服务优于其他区的共享空间[14]。

上述例子表明在构建过程中,用户的参与对学习共享空间的价值发挥有着莫大的联系。学习共享空间最根本的宗旨就是为用户提供一切有利于知识创造的服务。如果在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之初便忽视了用户的需求,将难以保证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合理有效。因此,在建设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过程中,要做好用户的需求调查分析工作。

此外,部分的用户也许在当下尚未没有意识到这个学习空间的作用,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先让学生了解到学习共享空间对学生本身的意义,在学习中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服务和效益,通过宣传、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的使用学习共享空间的作用发挥出他的价值。

4.2 图书馆应更注重知识创新而非实物储存

在未来的图书馆发展趋势中,图书馆保存实物资源的功能占图书馆全部功能的比重将越来越小。图书馆将逐渐从信息(特别是书本)的简单存储向对信息的搜寻、对知识的创造进行过渡,后者将成为图书馆工作新的核心。在图书馆的物理空间固定的情况下,为支持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可以利用先进技术,对可以进行数字化的资源进行数字化,腾出一些物理空间,来促进学习共享,知识的创造。图书馆应主动率先改变服务理念,推进这一过程,促进图书馆向知识发现、分享、创造进行服务转型。

在通过数字化整理并节省了适当空间后,开辟出来的学习共享空间要充分发挥每一个设施的效用与价值,保证各项设施的可用性、易用性,以及设施设置的全面性;此外,在设计上要综合考虑学习与生活的无缝连接,让用户感觉能够顺畅地在图书馆完成各项学术事务,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5 结论

通过回顾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含义与发展,对比当下世界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成果及其不足,本文提出了一套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内容,阐述了在构建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工作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具体而言,本文产生的理论贡献在于:

第一,提出了图书馆在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中,包括物理构建、虚拟环境构建以及支持服务构建三个方面的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和借鉴例子,以及对具体要求的举例描述。第二,提出了使用户积极参与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的思路,以及转变图书馆发展理念,适当将实体存书空间转变为学习共享空间的设想,以促进图书馆向知识发现、分享、创造进行服务转型。

[1][13]邹凯,李颖,蒋知义.学习共享空间的理念与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09,1:13-17.

[2][8]任树怀,盛兴军.学习共享空问的构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20-26.

[3]张连分.从信息共享空间到学习共享空间[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4):71-73.

[4]宋惠兰.从I C到LC:大学图书馆服模式的构建与拓展[J].图书馆学研究,2009(7):73-77.

[5]甘永成.Web协作学习与CSCL的应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1):54-5.

[6]朱必云,周凤飞,冉东贤.论学习共享空间[J],

2009(6):311-313.

[7]范艳芬.学习共享空间的理念与构建[J].图书与情报,2011,2:65-68.

[9]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启示-大学图书馆已从信息共享空间建设走向学习共享空间建设[J].王钊.档案管理与图书馆建设.

[10][11]李莉. 我国图书馆构建学习共享空间的障碍与对策[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4:53-55.

[12]郭俊仓,徐阳. 普通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问构建内容的探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5:61-63.

[14]李军.数字化学习共享空间建设:乔治亚大学和中佛罗里达大学的经验.情报探索.

猜你喜欢
大学图书馆空间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空间是什么?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创享空间
图书馆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